2022年11期
刊物介紹
本刊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其辦刊方針是:堅持以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前沿性、導向性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依靠和團結全國廣大地學工作者,探索自然奧秘,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基礎理論研究,促進我國地球科學領域研究和發(fā)展,發(fā)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為我國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地學科研人才。本刊主要報道有關巖石學基礎理論的巖石學領域各學科包括巖漿巖石學、變質巖石學、沉積巖石學、巖石大地構造學、巖石同們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成礦學、造巖礦物學等方面的重要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同時也刊載綜述性文章、問題討論、學術動態(tài)以及書評等。
巖石學報
- 柴達木地塊寒武紀變質作用
——來自相平衡模擬和獨居石U-Pb年代學的約束* - 西秦嶺北緣秦嶺雜巖麻粒巖相變質作用:來自相平衡模擬和獨居石原位U-Pb定年的制約*
- 花崗質熔體結構的改變與稀有金屬W-Sn-Nb-Ta的富集:以夏如早古生代花崗巖為例*
- 藏東昌都地塊東南緣貢覺地區(qū)中深變質巖系的巖石學和年代學特征*
- 西昆侖造山帶晚奧陶世侵入巖的巖石成因:對原特提斯洋俯沖過程的制約*
- 東昆侖西段夏日哈木地區(qū)鄂拉山組安山巖對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制約*
- 青海共和盆地三疊紀中酸性侵入巖中電氣石化學組成、硼同位素特征及對巖漿-熱液演化的啟示*
- 蛇綠巖中識別出不同類型的方輝橄欖巖及其巖相分帶
——來自丁青蛇綠巖專項地質調查的證據* - 西藏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中段東巧豆莢狀鉻鐵礦特征及構造背景*
- 原特提斯洋的俯沖作用:滇西南瀾滄巖群惠民巖組的證據*
- 堿性巖中富鈦鈣鐵榴石的成因及成巖成礦意義:以河北礬山超鎂鐵巖-正長巖雜巖體中的石榴石為例*
- 古太平洋板片晚二疊-早三疊世俯沖后撤:來自海南島弧巖漿作用的制約*
- 印度-歐亞大陸側向碰撞帶的地殼組成:始-漸新世巖漿巖繼承鋯石U-Pb年齡及Hf同位素空間變化的啟示*
- 青藏高原東南緣金頂鉛鋅礦集區(qū)中新世沉積特征:大陸斜向碰撞帶周緣前陸盆地沉積*
- 滇西白洋廠砂巖型銅礦區(qū)逆沖-掀斜走滑斷層組合控礦構造解析*
- 蘭坪金頂跑馬坪鉛鋅礦床的三維地質結構與控礦構造*
- 龍門山地震斷裂帶的熱年代結果及其對斷裂活動的指示*
- 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斷裂帶孕震區(qū)域流體行為*
- 構造作用對花崗巖宏觀裂縫系統(tǒng)的控制:以共和盆地東北部黨家寺巖體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