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錦縣余積公社曹家大隊,一九六四年取得了一個好收成。今年一開始,黨支部根據當前的大好形勢,分析了各種條件,號召全體社員鼓足干勁,爭取在去年的基礎上,增產百分之二十一。
在討論生產規(guī)劃時,有一部分青年有畏難情緒,說:“去年增產百分之三十七,今年還要再增產,能上得去嗎?”也有的青年抱著無所作為的態(tài)度說:“人家咋干咱咋干,天天上工就是好漢!”團支部研究了這些思想情況,認為這是一部分青年對當前大好形勢認識不清,看困難多,看有利條件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用毛澤東思想掛帥。于是,團支部請黨支部書記給青年們講了當前的大好形勢,和繼續(xù)增產的有利條件,并組織青年學習毛主席關于不斷總結經驗的指示。經過學習討論,大家認識到:世界是不斷發(fā)展的,種莊稼也要不斷發(fā)展,雖然我們隊的生產幾年來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是我們不能有停止的論點,驕傲自滿的論點。有的青年說:事在人為,我們還有增產的潛力。我們一定要象毛主席指示的那樣,作到四個“有所”,在生產新高潮中貢獻一分力量。
接著,團支部又提出了“在生產高潮面前青年能有些什么作為?”的問題,組織大家討論。青年們一致認為,在新的農業(yè)生產高潮中,只要解放思想,農村青年是大有作為的。團支部和青年們又具體的分析了當前生產中的問題,認為要爭取今年大幅度增產,必須準備足夠的肥料。這里春耕時用的肥料,有相當一部分是炕土。過去總是要等到天氣暖和了,再托坯換炕,這樣就和春耕播種在時間上發(fā)生了矛盾。共青團員王永海提出提早托坯換炕的建議。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黨支部書記也說:“你們要是能夠冬天托坯換炕,早些把肥備足,這就是一個大的創(chuàng)造?!钡乔嗄陝⑹缜賲s說:“冬天托坯一凍一化,非粉不可,這樣能行嗎?”分歧的意見出來了,團支部就引導大家進一步討論。團支委劉寶山說:“困難是有,但是我們革命青年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怕困難就不能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彼€提出了一個辦法,在炕上托坯。他說:“在炕上托坯準行,反正人不凍,坯也就凍不了……”大家一聽,覺得這是個門道,可以試試看。
二月十三日正是農歷正月,天氣很冷,一部分團員和青年就開始行動起來了。沒有土,他們到坑里刨;水冷下不去手,他們燒水和泥。劉寶山,王福悌等說服家庭,在炕上托了五十九塊坯。一個行動起來,就有第二個緊跟著,有的在炕上托,有的在窗戶底下朝陽的地方托,有的在場院向陽的地方托,也有的在俱樂部的屋里托。可是事情總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的。團員王永海等在大隊俱樂部托了三百五十塊坯,干了后怎么也拿不起來了,一拿就粉。這時,冷言冷語就出來了,有的社員說:“我說不行嗎!你們非得干,這回完了吧?!?/p>
團支部為了堅定青年們的信心,繼續(xù)前進,再一次組織青年們學習了毛主席的指示,認真地總結了這段托坯的經驗,找出了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土質太松,于是重新找黃土來托,終于成功了。
大隊領導上及時總結了他們的經驗,召集一部分生產隊長進行現場參觀,然后在全大隊推廣。在黨支部書記 、隊干部的帶領下,從二月二十四日到三月末,全大隊托了十萬余塊坯,換了三百間房子的炕,解決了二百一十萬斤肥。每坰地在平均施肥八萬斤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萬斤。
青年們冬天托坯換炕的活動,解決了生產問題,受到了社員的好評,也提高了思想覺悟。團支部為了防止青年們因為托坯成功而產生自滿情緒,又組織團員和青年結合思想和工作,進一步學習了毛主席關于不斷總結經驗的指示。共青團員王書經(七隊隊長)回憶過去的思想和工作說:“去年我們就是因為有停止的論點,驕傲自滿的論點,在生產上吃了敗仗,總認為論人論地,論牲畜,論經濟條件,別的隊不如我們隊,我們走,他們攆也攆不上。一自滿就對生產抓得不緊,措施抓得不具體,干勁也不足,結果到秋后叫八隊攆過去了,紅旗也拔走了。今年我們按毛主席指示辦事,一定吸取過去的教訓,把勁鼓足,秋后把旗奪過來。”很多人都說:學習毛主席指示以后,知道了事在人為,我們一定要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打破那四種錯誤論點,在迎接新的農業(yè)生產高潮中做促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