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邑
我國現(xiàn)在和西方各國一樣,都沿襲古猶太人的習俗,每七天休假一天。其實,我國古代也有休假的制度,只是辦法和現(xiàn)在不同罷了。
從漢代起,政府機關是每五天休假一天。到了唐代高宗永徽三年,改為每十天休假一天。
那時在休假日里,政府機關的辦公還是沒有停止的。譬如漢代的霍光休假時,就往往由上官桀去代他辦公。大概是采取了輪番休假和補假的辦法吧。
輪到休假的人,在休假日當然可以自由活動。象晉代的車胤為侍中時,每次休假,都約朋友們一起去游樂。南朝梁代的徐勉休假時,則喜歡在自己的園子里疊假山,聚奇石,種植果木花卉。后漢的宋均還利用假日跟從經(jīng)師學習,等等。不過,最普通的還是利用休假日洗頭、洗澡,所以古代的休假稱為“休沐”(洗頭)成“休浴”。似乎休假就是為了沐浴。這也難怪,因為沐浴在古代很不簡單。試想男子也同樣梳髻,頭發(fā)這樣長,洗一次多么難啊!所以《楚辭》常有洗了頭在太陽底下“晞(曬)發(fā)”的描寫。古人的休假,也可以說是“勞逸結合”吧!所以白居易的《和夢游春》詩中說:“竟日坐官曹,經(jīng)旬曠休沐?!辈贿^,古人的休假日到底是統(tǒng)治階級的事,和勞動人民無緣,和我們今天的休假也不能同日而語。
(北京王平摘自《蝸廬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