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祖芳
南京市天目路是一條幽靜、整潔的小路,筆直地向高坡伸展上去。從這條小路彎進小巷深處,便到了南京鋼窗廠退休工人李玉林的家。
李玉林應約在家中等著我。他中等個兒,精瘦的身軀,但是蒼勁、硬朗,看上去象小坡上馬尾松,雖不高大,但是充滿生氣。他那黑紅黑紅的臉上每一道線條都是流暢的,顯露著從心底涌上來的微笑,這是生活充實、洋溢著生命活力的人才有的那種微笑。
有人說:“退休退休,一生到頭,萬事罷休?!笨衫钣窳滞诵莺蟮纳顓s完全不是這樣,而是走進了一個新階段。生活對他來說,甚至比退休前更加喧鬧、更加沸騰、更加有味。退休三年多來,他一直在生活的海洋里暢游著。
每天六點,在屜霧彌漫中,李玉林就跑開了步。從天目路出西康路,轉到北京西路,經過草場門,跑一圈回家,足有七,八華里。這是他一天生活的起點。吃罷早飯,常常是飯碗還未放下,就有人上門來把他堵在家里了。因為他是擁有一千五百多戶居民的天目路居委會的調解委員。一千五百多戶人家,凡婆媳不和、夫妻吵架、妯娌瓜葛、弟兄爭執(zhí),或鄰居之間的糾紛,都找到李玉林的門上來。于是,李玉林盡力勸阻,先使激動著的雙方情緒平靜,然后“和稀泥”、磨嘴皮。本著“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方針,妥善地處理這些婆婆媽媽的家務糾紛。如果事態(tài)擴大,還得找雙方單位的領導人出場,來個“三堂會審”,然后秉公而斷。光這攤子事,就夠李玉林忙的了!
此外,他還得到“一廠、一組、兩隊”去轉轉。一廠,居委會的紙盒廠,一組,居委會辦的冷作組;兩隊,居委會組織的兩個服務隊,一個在十四所,一個在八○八庫,常年承包工程。這“一廠、一組、兩隊”,都是李玉林退休后一手組織起來的,每天不去轉上一圈,他覺得不踏實,就象母親每天都要看看兒女才能放心一樣。
這“一廠、一組、兩隊”,安排了天目路居委的上百個閑散勞力,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待業(yè)青年。這是一箭三雕:一為四化增添了力量;二解決了就業(yè)問題——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三為居委會開辟了財源——居委會在分成收入的部份中,除百分之八十八上交街道辦事處,自己可留百分之十二。三年來,僅這一項收入就是五千多元。于是,居委會蓋了三間新房,為讀報組購置了兩臺電扇。退休老人夏天讀報,不再揮汗如雨了。
現(xiàn)在,天目路居委會的工作越做越活,李玉林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要,成天忙得馬不停蹄,他的精神更加振奮了。他對我說;“退休不是船到碼頭,車到站,而是進了加油站?!?/p>
李玉林哪來這樣大的動力?這要從頭說起。他的老家在蘇北雎寧縣農村。解放前,這里“十年九不收,大雨大澇,小雨小澇、無雨旱災”,父母養(yǎng)不活他,他十幾歲就逃荒到南京,拉過車,賣過菜,做過營造廠的苦力工。李玉林說:“解放前那年年三十晚上,有錢人家吃年夜飯,我連喝七碗薄浪湯的稀粥,頭暈、眼花、肚子脹,倒在稻草鋪上??涩F(xiàn)在呢?老伴兒是老工人,大兒子、閨女都在廠里工作,小兒子作為飛行學員被挑送到空軍學校去培養(yǎng)。老家睢寧農村,實行責任制以后,二弟、三弟來信說糧食吃不掉,去年還分得兩千多元現(xiàn)金。沒有共產黨,哪來幸福的今天?所以啊,只要活著,我就要做點貢獻,小車不倒盡管推啊!”
李玉林是個大忙人,在我們短短的談話過程中,就有三兩起人來找他,我只好起身告辭了。
李玉林送我到門口,握著我的手說:“同志,你問我為什么退休后還心甘情愿地從天亮忙到天黑。我覺得這才是生活,充實的生活!”
“生活,充實的生活!”我一路上咀嚼著這兩句意味雋永的話。李玉林說得真好!可不是嗎?生活只對那些空虛的人才缺乏意義。不管在哪里,不管在什么崗位上,生活總是豐富多采的,生活在沸騰,問題在于您是不是熱愛它。一個人可以從職務上退休,但無法從生活中退休。生活對任何人都是公正的,不管您做官,還是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