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我指的不是化妝品,不是空談,也不是掛在人們嘴上的口頭禪。理想是那么鮮明,看得見,而且同我們血肉相連。它是海洋,我好比一滴水;它是大山,我不過一粒泥沙。不管我多么渺小,從它那里我可以吸取無窮無盡的力量。拜金主義的“洪流”不論如何泛濫,如何沖擊,始終毀滅不了我的理想。問題在于我們一定要頂?shù)米?。我們要為自己的理想獻(xiàn)身。
我在二十年代寫作生活的初期就說過:“把個人的生命連系在群體的生命上面,在人類繁榮的時候,我們只看見生命的連續(xù),哪里還有個人的滅亡?”在三十年代中我又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愛,更多的歡樂,更多的眼淚,比我們維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們必須把它們分給別人,不這樣做,我們就會感到內(nèi)部干枯?!薄?/p>
五十幾年來我走了很多的彎路,我寫過不少錯誤的文章,我浪費(fèi)了多么寶貴的光陰,我經(jīng)常感受到“內(nèi)部干枯”的折磨。但是理想從未在我的眼前隱去,它有時離我很遠(yuǎn),有時仿佛近在身邊;有時我以為自己抓住了它,有時又覺得兩手空空。有時我竭盡全力,向它奔去,有時我停止追求,失去一切。但任何時候在我的前面或遠(yuǎn)或近,或明或暗,總有一道亮光。不管它是一團(tuán)火,一盞燈,只要我一心向前,它會永遠(yuǎn)給我指路……
親愛的同學(xué)們,我多么羨慕你們……理想就在你們面前,未來屬于你們。千萬要珍惜你們寶貴的時間……
(摘自1985年10月18日《解放日報》)
編者附注:
今年四月,江蘇無錫縣錢橋中心小學(xué)五年級“十個尋找理想的孩子”給著名作家巴金寫信,談了自己對社會生活的感受和“尋求理想”的決心。請巴金爺爺指點(diǎn)。六月二十五日,病中的老作家巴金以一顆慈愛火熱的心,花了三個多星期,用顫抖的手給十個孩子發(fā)出了長達(dá)三千多字的復(fù)信。本文是該信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