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
土地爺,歷史上亦稱土地老,它在迷信傳說中指管理一個小山面的神,即古代的“社神”。《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鼓用牲于社。”何休注:“社者,土地之主也?!薄缎⒔?jīng)緯》:“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王為社,以報功也?!薄锻ㄋ拙帯ど窆怼罚骸敖穹采缟瘢愫敉恋??!?/p>
不知您注意到?jīng)]有,眼下在廣州,土地爺成了港商的心愛之物。土地爺帶來了許多傳說,也引起了許多非議。人們深深感到:當大潮卷走了東方文明古國的那層神秘面紗,卷走了多年閉關(guān)自守的靜謐,中國就變得復(fù)雜起來了。
不可輕視的一席之地
虎年。港商馮先生滿懷信心來到廣州軍區(qū)某部投資辦廠,準備工作已陸續(xù)鋪開,機器設(shè)備也從香港啟程。簽訂合同時他提出,要在廠前樹一尊“門口土地財神”。
部隊領(lǐng)導(dǎo)為難了,精簡整編后,出租空余營房本是好事。但把土地爺擺到軍營里,可真是件撓頭事。道理顯而易見,干部戰(zhàn)士都是馬克思信徒、無神論者。
在軍營里辦廠,不僅安全可靠,而且房高寬敞,租金低廉。馮先生捫心自問,決定在原基礎(chǔ)上,將房租提高5%,為的是讓土地爺有一席之地。
部隊領(lǐng)導(dǎo)考慮結(jié)果,認為土地爺最好免了,舍此,別的都好商量。馮先生則希望,別的好商量,土地爺不可無。談話陷入了僵局,醞釀中的合同天折,許多人為此惋惜。
一氣之下,馮先生來到沙河大街,向同事李先生訴說自己在軍營的“遭遇”。
李先生則很幸運,他已有了廠房,有土地爺?shù)穆淠_點。美中不足的是廠門前車來人往,一派噪雜,李先生只好另辟蹊徑。他執(zhí)意要拆掉車間一臺縫紉機,讓土地爺安家落戶。女工們聞訊,困惑有之,嘆息有之,請愿者亦有之。她們難以理解,港商何以要如此大題小做?
“它能替我們招財進寶?!崩钕壬忉尩馈?/p>
坐落在白云山腳下的某部大院,港商張先生在此開辦了一家玩具廠。平心而論,張先生也明白土地爺這東西不可能保財保命保平安,而一個工廠的興衰與貧富,離不開科學(xué)管理和產(chǎn)品質(zhì)量等因素。“不過,別人喜歡土地爺,我也想花點錢試一試、玩一玩。”張先生這樣表白自己的看法。
據(jù)悉,他已投資3000元,要添置彩燈,要請書法家揮毫——為了立土地爺。
倘若土地爺有靈
種種跡象表明,一些港商對土地爺關(guān)懷備至、滿腔虔誠。本屬古董的土地爺由此而身價倍增,新潮得很。其選址之慎重,設(shè)計之周密,興建之精細,裝飾之華麗,都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在三元里,谷先生開辦了一家針織廠,廠門口的土地爺格外引人注目。它聳立于紅花綠葉中央,頭“戴”黃澄澄的琉瓦,身“披”馬賽克外套,腳下擺放著深藍色香盆,時常香煙繚繞。據(jù)該廠工人披露:谷先生平時很摳,但為土地爺花錢,從來都是大手大腳的。
在石牌一條小巷里,陳先生租了580平方米的舊房生產(chǎn)塑料花,由于天長日久,廠房已破爛。工人多次建議維修,但無濟于事。有意思的是那寒磣廠房的大門口,一尊土地爺成了重點保護對象,谷先生親自組織指揮興建了一個有機玻璃棚子,并裝上一排彩燈。白天,土地爺免受風(fēng)吹雨淋;入夜,土地爺光彩奪目。
在赤崗一家電子玩具廠里,發(fā)生過一件更為有趣的事。
去年8月8日,平時在香港擔任顧問的汪先生匆匆趕來廣州。據(jù)說,他是輕易不肯光顧分廠的,因為分廠有他指定的專人負責。這次則是例外,分廠負責人告知“門口土地財神已快建成”,汪先生當即指示:8月8日舉行一次儀式。這一天,他掏出電子打火機將香一根根點燃,然后小心翼翼地來到土地爺面前,邊插香邊念道:保佑發(fā)財,保佑大家平安。那神態(tài),叫人哭笑不得。
不僅如此,一些港商還分配專人對土地爺進行“梳妝打扮”,有的甚至訂了條款納入廠規(guī),要求工人積極行動起來。
某絲織品廠門衛(wèi)馬大伯,平時除干好本職工作外,還要負責土地爺?shù)南聪此⑺?,僅此項收入,他的月薪就比一般工人高出50元。
工人小劉在越秀區(qū)一家服裝廠工作,她邊忙邊侃:“你問我喜不喜歡土地爺?怎么說呢,香港老板要大家敬香,不敬就扣工資。你知道,我們這些女孩子是從內(nèi)地鄉(xiāng)下來的,現(xiàn)在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掙點錢不容易。既然別人都給土地爺敬香,我也去了,做做樣子唄。”
奈何事與愿違
人有時會做些得不償失的事,好心不一定有好報。
港商朱先生在天河區(qū)投資70萬元辦皮件廠,工廠開業(yè)半年,皮鞋以優(yōu)取勝,銷路延伸到東南亞。正當生意越做越紅火時,一封加急電報拍到了新加坡,朱先生拆開一看,不禁勃然大怒。那上面赫然寫著:土地爺已修繕。
捧著電報,朱先生還能說什么呢?想當初,自己主張設(shè)土地財神為的是圖個吉利,后來土地財神被貨車司機倒車時撞破了一角,這點雞毛蒜皮的事也值拍加急電報?但這怪誰呢?朱先生有苦難言。
土地爺給港商們帶來的種種煩惱,這是他們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有關(guān)方面的調(diào)查表明:土地爺越是獲得青睞,港商們越是舉步維艱!
靠經(jīng)營石磨藍牛仔褲發(fā)跡的溫先生到廣州后,生產(chǎn)日益不景氣。冥思苦想中,他察覺廠門口的土地爺坐南朝北,經(jīng)不起風(fēng)吹雨打,顯得老氣橫秋。他疑是土地爺受了委屈而不顯靈,于是“贖罪”心切。他改燭香為電香,變粉刷為油漆,同時安排工人輪流值日,能想到的都盡力去做了。
但這一切都于事無補。牛仔褲的銷路越來越窄,工廠瀕于倒閉。在這節(jié)骨眼上,溫先生又與工人發(fā)生了一場大論戰(zhàn),工人們抱怨溫先生頭腦發(fā)熱,執(zhí)迷不悟,與其浪費人力、財力興師動眾去侍候土地爺,不如一心一意管理好工廠。
工人的看法不無道理。據(jù)悉,一位女工不慎在土地爺頭上坐了一會兒,溫先生就認為是“大逆不道”。于是,他勒令“肇事者”作出深刻檢查。
然而,這樣做又有什么用呢?作為一種觀念,土地爺之類的迷信不可能有超自然力。只有相信自己,保持足夠的自信心,才能少走彎路。
港商黃先生的一段經(jīng)歷或許能成為上述定論的最好注腳。
經(jīng)了解,黃先生曾經(jīng)相信土地爺。不過,土地爺并沒有給他帶來半點好處,相反,它給他幫倒忙,添麻煩的事時有發(fā)生。
黃先生介紹說:“由于我的言傳身教,工人對土地爺先是出于無奈,繼而應(yīng)聲附和,最后發(fā)展到挖空心思迎合我?!?/p>
為了土地爺,一些人爭先恐后圍著它轉(zhuǎn),明為敬香,實則東奔西竄,聊天吹牛,弄得正常工作時間難以保障。不僅如此,有的還借土地爺敲港商的竹杠,一會兒聲稱要補助,一會兒申報加班費。
嚴峻的現(xiàn)實使黃先生進行了反思,他心一橫,帶頭搗毀了自己心愛的土地爺,一頭扎進工廠進行管理去了。工人的工作責任心不斷加強,產(chǎn)品開始供不應(yīng)求,收入直線上升。黃先生苦盡甘來,心里好不歡喜。他感慨道:“靠土地爺這東西發(fā)不了財,還是相信科學(xué)和真理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