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搞國家重點建設?
國家重點建設的歷史和現狀是怎樣的?
重點建設對于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意義是什么?
1989年8月22日,新近落成的中國工藝美術館舉行了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攝影展覽。如此集中地反映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取得的巨大成就,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置身于展覽大廳,站在那一幅幅攝影作品前,任何人都會油然產生一種振奮感,為祖國的經濟建設成就而自豪,由衷地贊嘆千千萬萬建設者們的奉獻精神。一位參觀的老同志說:“這個展覽太好了,它真實地告訴我們,共產黨到底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什么事。”
為了讓更多的青年了解近十年來重點建設的情況,我走訪了國家計委重點建設協調監(jiān)督司司長曾昭運同志。
記者:最近舉辦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攝影展覽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青年》也想建國41周年之際宣傳一下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績,希望您能為我們的讀者介紹國家重點建設方面的一些情況。
曾昭運: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宣傳國家重點建設,這也是我們的義務。
所謂重點建設,是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全局需要出發(fā),根據國力的可能,確定的重點進行建設的行業(yè)和骨干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現代化建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建國40年來,黨和政府在經濟建設中始終注意突出重點,每一時期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把關系到國家長遠發(fā)展和國計民生的重要建設項目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50年代,我們集中力量,以“156項”為骨干,在冶金、機電、國防軍工和水利等方面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重點建設,如鞍鋼的擴建、第一汽車制造廠、東北三大動力、治淮工程、白銀有色金屬基地、蘭新鐵路等一批骨干企業(yè)和工程,就是那時建設起來的。這些工程的建設投產,不僅奠定了新中國工業(yè)化的基礎,而且為后來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培養(yǎng)了干部,積累了經驗。
60年代到70年代,我們重點建設了大慶油田、攀鋼、武鋼、劉家峽水電站、十三套大化肥裝置、湖北第二汽車制造廠和成昆鐵路等一大批項目,大大提高了我國主要工業(yè)產品生產能力,改善了工業(yè)布局,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的交通運輸骨架。同時加強了航空航天、電子、船舶、兵器工業(yè)和核工業(yè)的重點建設,使我國的國防和科學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為落后地區(qū)的開發(fā)及后來實行改革、開放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粉碎“四人幫”后,國民經濟先是做了一段調整,從1982年開始,國家根據需要和財力,在當年在建的幾百個大、中型項目中優(yōu)先選擇了一些定為重點建設項目。主要是交通、能源、郵電、重要原材料以及科學、教育、文化和與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從1982年到1990年上半年,確立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達340多個,總投資占同期全國全民基本建設投資的三分之一左右,這些項目分布在除海南省外大陸的各個省(市、自治區(qū)),其中華東、華北、中南三大地區(qū)占的比重較大。
記者:您能對1982年以來的340多個重點建設項目談得列具體一些嗎?如工程進展情況,現代化程度,以及國家對這些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了哪些保證措施:
曾昭運:1982年以來確定的340多個項目,到1989年底,已建成投產140個項目和268個能獨立形成生產能力、發(fā)揮經濟效益的單項工程。其中能源項目(含單項)153個,較大的有龍羊峽水電站、鄒縣電廠、葛洲壩至上海五十萬伏超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平朔露天煤礦、勝利油田的孤東油田等;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項目(含單項)125個,如大同至秦皇島鐵路及電氣化一期工程、秦皇島煤碼頭三期工程、北京——武漢——廣州中同軸電纜通信工程等;原村料項目(含單項)88個,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一期工程,大慶、齊魯、揚子三大乙烯工程,山西鋁廠一期工程,唐山、濰坊、連去港三大堿廠,冀東水泥廠,上海耀華皮爾金頓玻璃廠等;還有江蘇儀征化纖廠、陜西彩色顯像管廠工程和北京圖書館、中央彩電中心、中國肢體傷殘康復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yī)院等一批與人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項目。
這些項目的建設和建成代表了我國現代化的最高水平。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建設水平。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并充分調動施工、設計、科研、院校等方面科研力量的積極性,把引進與開發(fā),技術攻關與施工生產緊密結合起來,在保證工程質量,爭創(chuàng)一流施工水平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在建成的項目中,我們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也引進了許多國外先進的成套設備和關鍵設備,使重點建設的現代化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重點建設項目歷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為重點建設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保證。如資金方面的保證,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國家總是優(yōu)先保證對重點建設項目的投資不受影響;再如物資方面的保證,以鋼材為例,一般建設項目的鋼材是根據每萬元投資按一定比例提供的,而重點建設項目基本不受這個限制,鋼材是按實際需要提供的,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其它方面的保證還包括運輸、設備訂貨、征地拆遷等方面。這些保證措施證明黨和政府確實把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放到了第一位。此外,特別應該提出各地方政府對重點建設的支持,現在各?。ㄊ?、自治區(qū))都成立有支援重點建設領導小組或類似機構,對當地重點建設項目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山東省曾提出這樣的口號:要像戰(zhàn)爭時支援前線一樣支援國家重點建設。應該說,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合作、配合,重點建設就不會取得今天這么大的成就。
記者:剛才您提到資金保證,我在參觀展覽看到有些大項目投資六七十億,小項目也達一兩億,這些巨大項目的資金都是國家提供的嗎?還是也有其它資金來源?
曾昭運:不錯,最大的重點建設項目已超過百億元,如寶山鋼鐵廠,一期工程投資達120億元。1986年以前,重點建設項目使用的資金全部是國家預算內財政撥款。1986年以后,由于經濟形勢的變化,單靠國家的財政不能完全滿足重點建設的需要,然而又不能因此削減重點項目,于是出現了資金多渠道的局面。除了由國家一方投資的項目外,有的項目由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如在某地建一個電廠,由國家出一部分資金,地方也拿出一部分錢聯合投資,待電廠建成投產后,再由國家和地方按投資比例分電。此外,其它資金來源還包括部門、企業(yè)自籌資金,發(fā)行重點建設債券、重點企業(yè)債券、能源交通基金、辦國內銀行(包括工商很行、建設銀行、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貸款和外國銀行貸款。就說舉世矚目的北京亞運會工程吧,既有國家投資,也有北京市投資,還有社會集資。還有一個項目,其資金來源于26條不同的渠道。這種資金多渠道現象既體現出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對重點建設的重視和支持,更反映了改革、開放為重點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記者:現在是一個講究效益的時代,國家花了那么多錢搞重點建設,給我們帶來了多少收益、實惠和好處呢?
曾昭運:首先應該說明,確定重點建設項目的標準并不單純是經濟效益。如果只考慮經濟效益,就只管發(fā)展加工工業(yè)好了。但是那樣最終會阻礙國民經濟的總體發(fā)展,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前面我已講了重點建設是那些對國民經濟長遠發(fā)展和國計民生舉足輕重的項目。因此有些項目建成投產后并不一定產生巨大、直接的經濟效益,但能滿足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某種重要需要,能對某個領域的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或能保證其它部門、行業(yè)創(chuàng)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如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我國的科技發(fā)展有重大作用;新建的北京圖書館是為了滿足我國文化建設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
盡管如此,不可否認重點建設仍然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已建成投產的140個項目和268個單項,使我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長,生產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比如大秦鐵路,這是我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雙線電氣化鐵路。它的主要任務是將山西的煤運到秦皇島。普通一列火車一般載重3000多噸,而大秦線的重載列車一列能載上萬噸,而且列車的裝卸都實現了自動化。大秦鐵路一期工程完成后投入運營,第一年就運煤2015萬噸,創(chuàng)出了新線建設的新水平,為擴大晉煤外運能力做出了重要貢獻。還有江蘇儀征化纖廠,建成投產后向國家上繳的利稅是國家投資的1.6倍。毫無疑問,隨著更多重點建設項目的建成投產,它的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出來。
記者: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也去過幾個重點建設項目,如齊魯石化公司,霍林河煤礦等。除了現代化的工業(yè)設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建設者們沖天的干勁和獻身精神。
曾昭運:你說的很對。50年代大慶出了個王鐵人,大慶人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三老四嚴的大慶精神享譽全國。今天,大慶精神在重點建設項目的建設者中,特別是廣大青年建設者得到了繼承和發(fā)揚。有人把重點建設比喻為國家的脊梁,我認為那千千萬萬的建設者們才是真正的共和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