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立德
一位當代最杰出的火炮設計師,于3年前被神秘地暗殺了。兇手是誰,迄今仍是一個謎。
遠在海灣危機之前,西方軍事情報專家便認為,薩達姆的武器庫中,不僅有在射程和精確度性能上完全超越西方的先進火炮,更有令人生畏的“超級巨炮”。
薩達姆為什么要制造這種巨炮?其總設計師是誰?一系列高精尖技術(shù)和零部件從何而來?圍繞這些秘密,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的情報機構(gòu)和特工人員,與伊拉克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甚至刀光劍影的較量。
殺手向布爾腦后開槍
1990年3月的一個傍晚,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近郊的一條林蔭道上,緩緩地走來一位年過花甲的男子。他像往常一樣來到自己的寓所前,手伸到口袋里掏鑰匙。此時,兩名躲在陰影中的刺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到他的身后,用7.65毫米口徑的無聲手槍向他的腦后和背后連射5槍,他一下子倒在血泊中。整個行動不過持續(xù)了幾秒鐘。
沒人聽到響聲,沒人看到兇手,也沒人宣稱對此事負責。
警方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死者攜帶的2萬美鈔分文未少,但在他身上卻有兇手放置的一份秘密文件,標明歐洲各國許多公司形成的一個巨大商業(yè)網(wǎng)絡,暗地為伊拉克的“超級巨炮”提供部件。這顯然是一起政治謀殺,刺客是訓練有素的職業(yè)殺手。
死者叫吉拉德·布爾,62歲,是當今世界最杰出的大炮設計專家。
德意志帝國的絕密檔案
布爾1928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諾思貝,在10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3歲時母親去世。隨后,當律師的父親棄家出走,他由叔嬸一手帶大,童年的不幸造就了布爾敏感、孤獨并易于發(fā)怒的性格,但他在學校里卻是個出類拔萃的學生。22歲時,他以出色的成績獲得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不久,他便以火炮技術(shù)和創(chuàng)造上的杰出才能嶄露頭角。1953年,加拿大一家科學雜志稱他為“少年火箭科學家”。30歲剛出頭,他已是麥基爾大學宇宙研究所的教授了。
1965年,一位中年德國婦女專程來到蒙特利爾,尋訪37歲的布爾教授。這位婦女的父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參與德意志帝國絕密的“巴黎大炮計劃”的工程師。“巴黎大炮”由德國著名的克虜伯軍火公司制造,射程遠達110公里,是當時威力最大的榴彈炮。
雖然法國及盟軍的情報人員千方百計想把這種大炮搞到手,然而三門“巴黎大炮”及其設計圖紙卻在大戰(zhàn)結(jié)束前神秘地消失了。只有一份原始手稿,一直由大炮的設計師——克虜伯火炮研制部主任弗里茨羅森伯格的家族保存著,秘不示人。借助這位婦女之手,布爾終于揭開了這座掩藏了近半個世紀的“技術(shù)迷宮”。從此,布爾如猛虎添翼,他的一生也與大炮結(jié)下不解之緣。
“巴巴多斯大炮”與“高空飛行研究計劃”
布爾渴望對現(xiàn)代火炮設計掀起一場革命性變革。不久,幸運之神降臨了。
在美國陸軍研究發(fā)展部首腦亞瑟·特魯多中將、加拿大國防部和麥基爾大學的支持下,布爾博士在巴巴多斯島建立了一個試驗場,開始了代號為“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秘密使命。布爾深知,如果巨型炮的發(fā)射物是一枚有推力的火箭,其射程將得到極大延伸。于是,他將美國海軍的兩門大炮焊接起來,制造出一門長達36米、口徑424毫米的巨炮。在隨后的試射中,大炮成功地將發(fā)射物拋向180公里的太空?!鞍桶投嗨勾笈凇闭故玖巳魏纹渌愃鶡o法企及的優(yōu)越性。在世界現(xiàn)存的可實用的大炮中,這門巴巴多斯巨炮所保持的先進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正當布爾躊躇滿志之時,官方突然于1967年6月宣布終止“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理由有二:加拿大政府不愿將空間計劃與軍事工程連在一起;美加兩國科學界都認為,與導彈系統(tǒng)相比,大炮發(fā)射火箭已顯得過時。
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布爾一時茫然不知所措。但他很快便振作起來,決心單槍匹馬闖蕩一番。
違反禁令被判入獄
布爾自己成立了一家專門研制并銷售常規(guī)火炮的公司——布爾太空研究公司。他以有限的代價接收了“高空飛行研究計劃”的資產(chǎn),包括巴巴多斯試驗基地,并且很快便從美國軍方得到一筆價值1100萬美元的研究合同。他設計的155毫米口徑大炮使美國軍隊的M198型加農(nóng)炮相形見絀。盡管美國軍方最終未采用他的方案,然而按照他的設計而生產(chǎn)的5萬發(fā)非核炮彈最終賣給了以色列。為了獎勵他的杰出貢獻,美國國會于1972年通過了由參議員戈德華特提出的議案,給予布爾10年內(nèi)任意加入美國籍和美國高級核安全部的特許。
布爾又將目光投向地球的另一端。在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一位軍官的秘密協(xié)助下,太空研究公司于1976年4月與南非一家國營軍火制造公司簽訂了生產(chǎn)炮彈合同。由于南非屬于聯(lián)合國軍火禁運國,當新聞界1980年披露布爾向南非輸送炮彈和大炮后,立即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并發(fā)展成一場政治丑聞。經(jīng)過法庭審判,布爾以走私軍火罪被關入賓州阿蘭伍德監(jiān)獄,6個月后出獄。
布爾認為自己蒙受了奇恥大辱,是美國官場爭斗的替罪羊,決意以牙還牙。他離開了美國前往歐洲。
“巴比倫計劃”與超級巨炮
布爾的才智不久便受到一位神秘權(quán)勢人物的青睞。此人是伊拉克軍事工業(yè)部部長卡邁勒·侯賽因、薩達姆總統(tǒng)的外甥和女婿,他掌管全國的武器裝備。當時正值兩伊戰(zhàn)爭的關鍵時刻,伊拉克難以阻擋伊朗軍隊的人海攻勢,每年撥款140億美元,購買大量先進武器。
1985年,伊拉克從布爾那里得到第一批貨——200門GC——45型大炮。
此后幾年,在卡邁勒的親自支持下,布爾為伊拉克軍方制造或改造了多種大炮。由于伊拉克軍隊3700門大炮的火力得到極大加強,終于掌握了戰(zhàn)場主動權(quán)。據(jù)統(tǒng)計,伊朗在8年戰(zhàn)爭中陣亡的20萬官兵中,有一半死在火炮的轟擊中。
1985年初夏,布爾與伊方簽訂了一項新合同,由他主持“巴比倫計劃”,研制可遠距離發(fā)射化學、生物彈頭及小型人造衛(wèi)星的非常規(guī)武器——超級巨炮。計劃很快獲得進展,一門綽號為“巴比倫嬰兒”、口徑達一米的實驗型超級巨炮,不久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城附近進行了試射。
然而,布爾此時作夢也不會想到,死神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摩薩德發(fā)來催命符
布爾的所作所為使西方各國情報機構(gòu)嚴密監(jiān)視他的一舉一動。
其實,西方對布爾與伊拉克的關系早已察覺。1988年,太空研究公司曾向英國沃爾特·薩莫斯公司訂購了直徑330毫米的鋼管,用于石油提煉裝置,但提出的耐壓技術(shù)要求卻高于正常10多倍。這一異常情況引起廠方懷疑,并被報告給當?shù)氐淖h員,這位議員立即通知了M16——英國貿(mào)易工業(yè)部海外情報局和英國國防部。1989年9月,英國阿斯特拉控股公司接管與布爾合作的那家比利時軍火公司后,發(fā)現(xiàn)了約旦訂購火箭推進劑的合同,也立刻報告了國防部。由于當時英國并不了解布爾的確切意圖,也未掌握足夠證據(jù),因此沒有采取公開行動,但加緊了暗中調(diào)查。
此時西方已清楚地知道,伊拉克通過布爾已秘密發(fā)展了一個龐大的火炮供應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遍及歐、亞、美、非,涉及英國、意大利、比利時、德國、瑞士、美國、西班牙、奧地利、南非等許多國家和數(shù)十個公司。雖然西方對兩伊均實行武器禁運,但由于伊朗當時同西方關系緊張,所以對伊拉克擴充軍備采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tài)度。兩伊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西方認為薩達姆發(fā)展超常規(guī)武器將打破中東的戰(zhàn)略平衡,威脅西方的利益,便再也不能“坐視不顧”了。
1990年初,布爾前往伊拉克。后來他告訴身邊的一位工程師克里斯托弗·考利,他接到匿名警告電話,如不斷絕與薩達姆的關系將腦袋搬家。3月22日,布爾果然慘遭暗殺。
西方在布爾死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動。1990年4月,瑞士馮羅爾鋼廠為伊拉克生產(chǎn)的部件在聯(lián)幫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被扣。同月,英國海關突擊搜查了蒂斯波特港貨運碼頭,查獲即將裝船的8支巨型“石油輸送管”。
5月,運往伊拉克的巨型鋼管和集裝箱分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和意大利那不勒斯港被查封。幾乎與此同時,一位涉嫌參與超級巨炮后膛裝置設計的意大利工程師被捕,兩位英國商人因走私軍火被起訴,其中一人是布爾的雇員。布爾的兩個兒子米切爾和史蒂文清理了太空研究集團公司的債務后,也逃之天天。由于奧地利最大的國營企業(yè)奧鋼聯(lián)向伊拉克出售武器裝備,參與此事的兩位前總理和數(shù)名內(nèi)閣部長成為奧歷史上最大一起刑事犯罪案的調(diào)查對象。據(jù)英國情報機構(gòu)透露,此時,制造超級巨炮所必需的52根直徑一米的巨型鋼管,伊拉克已獲得44根。
誰是兇手?
布爾遇害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布爾死前的身份仍迷霧重重。雖然美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當時拍給國務院的電報說,布爾攜有美國護照,號碼是012521295,1985年由華盛頓簽發(fā),奇怪的是,美國官方在他死后一年仍拒絕承認他是美國公民。
比利時警方坦率承認:“此事極為棘手,破案希望渺茫?!?/p>
吉拉德·布爾之死至今仍是一個謎。
(摘自《環(huán)球文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