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放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蔽覈鴤ゴ蟮牡乩韺W(xué)家和游記作家徐霞客就是這么一個既樂水又樂山的人。他從二十二歲開始旅游,直至五十五歲去世。足跡遍于華東、華北、東南沿海和云貴高原,在漫長的旅途生涯中,他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寫下了一部六十余萬字的《徐霞客游記》,為后世留下了一筆豐厚的地理學(xué)和游記文學(xué)的遺產(chǎn)。下面采擷他晚年旅途所遇數(shù)則,以饗讀者。
逢險而不畏怯
明朝崇楨十年(公元1637年),徐霞客來到湖南茶陵縣,聽說當?shù)氐穆槿~洞沒有人敢進,他不信邪,決心進去看看。霞客找村民作向?qū)В洗逯瞬桓胰攵磳?dǎo)游,只答應(yīng)點著火把在洞外護守,并告訴他說:這個洞里有神龍奇鬼,如果沒有符帖和法術(shù)是不能降服它們的。霞客不理睬這一套恐嚇,終于用重金聘了一位村民導(dǎo)游。當這位村民脫衣準備入洞時,問清霞客不是法士而乃一書生,大驚失色地說:我以為你是大法師,有降龍伏鬼的本領(lǐng),所以才敢放膽進洞,豈知你是個讀書人,我不能為你喪生在洞里。霞客見村民如此畏懼麻葉洞,只好和仆人顧某每人拿一支火把進入洞中,在洞口觀望的村民數(shù)十人,無一人敢跟進去。霞客在洞中搜奇探奧,大開眼界,并不見什么“神龍奇鬼”,一直到所帶火把用盡后才出洞。這時洞口圍觀者又增加了數(shù)十人,見霞客主仆二人安全出洞,莫不驚喜萬狀,紛紛慶賀說:我們等待很久了,還以為你二人已被神龍奇鬼吃掉了哩!徐霞客在事后感嘆地說:“然此洞但入處多隘,其中美勝,予所見洞俱莫及,不知土人何畏人乃爾。”
遇盜而不喪志
同年二月十一日,徐霞客的船??吭诤舷娼粋€叫對涯的地方,二更時,月黑風高,一伙強盜突然襲擊船只,將霞客的隨身用品、錢財搶劫殆盡,霞客在一片混亂中僥幸逃離船只,隱藏在草莽叢中才幸免遇難。而他的仆人卻被強盜刺成重傷。跟隨他一起游歷的和尚靜聞,在火光中奮不顧身搶出了幾件衣服,天亮之后才得以蔽體遮羞。船已被火燒毀沉沒水底,鍋具也被大火燒毀,靜聞和尚跳進江中終于摸出一個鐵銚(壺狀器具),又從江底撈出一些濕米上岸,煮成稀粥才使一伙遇難者不至于挨餓。霞客遭此劫難并不灰心,以后他在日記中寫道:“入桂花園,則寶珠盛放,花巨如盤,殷紅層密,萬朵浮圍翠之上。艷陽繁景,流賞移情,不知身在窘難中?!蓖樯剿?,矢志不渝,這就是徐霞客的本色。
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徐霞客游于貴州豐寧司草莽山野間,此地人跡罕到,時有強盜出沒,劫掠行人。三月二十八日的一天,霞客正在山下行走,忽然山雨驟至,擔夫只好將霞客的行李停放在蔽雨的地方,擔夫戴起斗笠,霞客主仆二人各自打起雨傘遮住行李。此時,忽見有四個人手帶鏢器,肩負大弓,腰懸利劍、箭囊,從霞客三人身后奔突而至,其中兩人靠近霞客傘下,一人靠近顧仆,一人靠近擔夫,四人強壯勇健。狀貌兇獰,面藏殺機,貌似借傘避雨,實像挾持人身。在這荒無人煙、草莽叢生的山野間,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強人。徐霞客不禁緊張得很,只有聽天由命了。雙方對峙了片刻后,雨勢稍減,霞客不敢逗留,叫仆人和擔夫趕路。四強人見霞客上路,自己卻沒有跟著走。也許是這幾位強人見霞客一行寒愴可憐,不忍下手,放其走了。徐霞客雖然受了一場虛驚,但當時的情狀是十分危急的,倘若當時強人動起手來,那他們是會死于非命的。回顧當時情景,徐霞客心有余悸地說:“余益知其必非良人,然入其吻而不下咽,其心猶良也?!笔潞?,有朋友勸他回家去,放著安穩(wěn)舒適的日子不過,何必冒著生命的危險在外浪游呢?徐霞客微笑著回答說:“吾荷一鍤(鐵鍬)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正因為徐霞客有這種曠達的胸懷,所以才能創(chuàng)造出旅游史上的奇跡來。
遭困而不止行
崇禎十年三月,徐霞客在湖南游三分石嶺。上山的小徑隱藏在大竹林中,只好用雙手扳開巨竹穿行而上。行走十分困難。爬了十多里山,只見嶺上濃霧掩蓋。不見峰頂,而這時天色漸晚,向?qū)Э吵笾?。清出一塊地方歇息。山高無水,有火也煮不成飯,而此時天已黑了下來,只好圍著火堆,靠著大樹等待天亮。初夜,突然狂風大作,火星在空中飛舞,火舌順風流竄,奔突數(shù)丈之遠,場景十分壯觀。誰知大雨隨風而來,傘不能遮蔽雨勢,幸而火堆猛烈,不至于受冷。五更時分雨更大,竟將大火堆澆滅了!天色微明時,徐霞客真是饑寒交迫,渾身透濕,冷得發(fā)抖,但這時他忽然見三分石嶺近在咫尺,一陣欣喜,他忘記了饑餓和寒冷,又奮勇往山頂攀登。
崇禎十二年,徐霞客已五十四歲了,這次離家出游已經(jīng)四年多了。他一路風塵來到云南騰越,竟欲探訪石房洞,但此洞在山頂處,上山又無路,霞客好容易攀上了山頂,找到了石房洞,仔細觀察、欣賞,了卻了心愿。下山時,他只好坐著順山往下滑墜。他后來對人說:“生平所歷危境,無逾于此,蓋峭壁有之,無此蘇土,流土有之,無此蘇石。”下山之后,霞客來到南香甸村民家,準備買米煮飯,一摸袖袋,所藏三十文錢不知何時遺失,弄得渾身一文不名,情急之下,他脫下夾衣、襪子、綢裙(男子下衣)懸掛于屋外出售,幸好有一路人用二百文錢把那條頗新的綢裙買去,才解決了當天的饑困。吃飽飯后,晚上又興沖沖地去探訪尖峰洞,完全忘記了白日的艱險。
被竊而不氣餒
次年三月,徐霞客進入廣西,路上遇見一位叫王貴的陌生人,此人跟在霞客后面走,霞客問他到哪里去?王貴說:“我想到慶遠去,但苦于到慶遠的路不通,走別道又太遠,所以與你同行結(jié)伴?!毕伎痛饝?yīng)了王貴的要求,并在途中對他予以關(guān)照。到達慶遠后,兩人才分手。不料霞客在游南山時又遇見了王貴,兩人寒喧之后,王貴表示愿隨霞客一道去云南。霞客見他形單影只,便答應(yīng)收留他作幫工,并講好日工價一分銀。若遇挑擔時,每日工價三分半銀,于是王貴便跟隨聽用。但此人非善良之輩,跟隨至麻哈時,對徐霞客的態(tài)度便橫蠻無理,一次竟用板凳砸傷了霞客的腳。進入貴州地界后,霞客對驕橫日增的王貴忍無可忍,準備另找一名擔夫。王貴見徐霞客不打算再雇用他了,便哭喪著臉哀求霞客將他留下,形狀十分可憐!霞客心一軟,便又留下了王貴。一天來到狗場堡投宿,清早起來,眾人中獨不見王貴,徐霞客情知不妙,一查銀子全被偷光了!銀子被偷光,擔夫逃走,但并未使徐霞客垂頭喪氣,他即日便和仆人打點行裝,兩人擔著爬山越嶺。又開始遠行。
崇禎十二年,霞客以五十四歲的高齡游覽云南雞足山,住在悉壇寺。時值重陽節(jié),和尚蘭宗邀他同游獅子林,霞客擔心山寺中被子不夠蓋,就叫仆人下山去住,第二天,發(fā)現(xiàn)仆人不告而別。霞客心知仆人是耐不住艱苦歲月背主逃走了。霞客匆匆趕到山下住處,打開箱篋一看,空空如此,錢物已被偷竊一空。悉壇長老十分氣憤,欲派兩名和尚去追顧仆,取回錢物,善良的徐霞客卻制止說:恐怕追不到了,就是追上了也逼他不回來,不如聽其離去算了。霞客感慨萬分地說:“離鄉(xiāng)三載,一主一仆,形影相依,一旦棄余千萬里之外,何其忍也!”仆人的逃亡,霞客盡管內(nèi)心感到痛苦,但絲毫不能動搖他踏遍名山勝水的宏愿。
(責任編輯/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