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秉奎
一位“吃文字飯”的朋友曾為住房陰暗狹窄而煩惱。那一年,單位里給他分配了一套住房,美中不足的是層次太高——五樓,欲待再等一個“班次”,又怕分房政策有變。喬遷伊始,在“更上一層樓”時,確實感到心跳、氣短;他的老伴雖已退休,而開門七件事,登樓下樓還要忙些。約莫過了幾個月,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奇跡:這位朋友原有“勞累后胸悶”的癥狀,已戴上“冠心”的帽子,而現(xiàn)在這些癥狀消失,心電圖檢查報告正常。老伴患有Ⅱ型糖尿病,雖長年按醫(yī)囑服藥不懈,血糖始終降不下來,“爬”了半年樓梯后,超重的體重居然減輕了幾斤,血糖已控制在正常范圍。
他跟我聊起這個意外的收獲時,我告訴他,應(yīng)歸功于登樓。英國醫(yī)生專門做了一次試驗:一個健康的成年人爬10分鐘樓梯要消耗熱量1046千焦耳,跟其他運動項目相比較,在同樣的10分鐘,爬樓梯消耗的熱量經(jīng)比游泳多2.5倍,比散步多4倍,比打羽毛球多94%,比跑步多23%。由于登樓具有一定的“強迫性”,故對某些“富裕病”患者,尤其是患糖尿病需進行運動療法者,較為適宜。這個項目具有可靈活掌握的好處,根據(jù)本人的耐受情況,走得快些慢些。
年齡較大的人由于心功能減退,多有這樣的普遍心理:寧求底層,不爬樓梯。在舊時,確有“心臟病人要多多休息”的說法。不過,心臟病有不同的病因,應(yīng)區(qū)別對待。據(jù)解放初期的一份統(tǒng)計資料,當時的心臟病病因分類中,風濕性高踞首位,梅毒性、肺原性分別排在第三、第四位,這幾種心臟病由于有瓣膜病變或是肺循環(huán)阻力大,心肌只能靠擴大、肥厚來維持血液循環(huán),運動勢必增加心臟的直接負擔,由于負面影響大于好處,故對“休息”頗為強調(diào);像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也應(yīng)注意休息。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現(xiàn)在冠心病已雄踞首席。冠心病人如沒有明顯的心律失常,主要只是慢性供血不足,則適當?shù)倪\動可以促進血循環(huán),增加冠狀動脈供血供氧,對改善心功能的好處很多。
目前,醫(yī)學家認為心功能不好的人“休息過度”弊大于利;還勸告心肌梗塞患者在病情穩(wěn)定后應(yīng)及時下床,作“許可范圍”內(nèi)的活動,以免發(fā)生諸如下肢靜脈栓塞等嚴重的并發(fā)癥(當然,這類特殊情況的冠心病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里是不宜爬樓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