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虎強
大學時代,本來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一些大學生卻染上了交往困難的“怪病”:不能順利地與同學正常交往,難以與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由此引起的“繼發(fā)性”心理問題也不少:孤獨感、空虛、心情壓抑、失落感、同學感情淡漠,甚至自殺等。為此,我們走進了大學校園,并就此展開了一次調查。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交往困難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體會。需要說明的是,下面這些“讓交往變得不再困難”的知識、辦法,對于不在大學里的人也同樣有參考價值。
困難之一: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大學生存在自卑心理。他們常常將自己限制在舊有的交往范圍內,不敢涉足新的交際圈,總認為別人會瞧不起自己,也沒有信心去與陌生人交往。在自卑與缺乏自信方面,女生的情況要比男生嚴重。女生在交往中不如男生積極主動。
原因簡析:大學生自卑感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自我評價不正確。②學習成績較差。③缺少文體、書畫、組織、領導、社交等方面的專長。④在相貌、身高、家庭經(jīng)濟條件與社會背景等方面不如別人。一些女性從小就有“女不如男”的錯誤想法,而且女性一般較易受到暗示,自信心比男性弱,獨立自主性和積極主動性不如男性強。因此,在交往中,女大學生往往比男生更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
解決辦法:切不可夸大自己的缺點,更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別忘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困難之二:有的大學生在他人(尤其是陌生人)面前表現(xiàn)得不自在、緊張、膽小怕事,這是羞怯心理在作怪。害羞可以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倘若一個人在任何場合下、在任何人面前都過分羞怯,就成了人際交往中的困難。
原因簡析:引起大學生害羞心理的原因很多,如性格、氣質、自信心不足、遭受挫折等。另外,與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尤其是性意識)的增強有關。
解決辦法:要克服因膽小、害羞而導致的交往困難,最有效的辦法是,積極主動地參與社交活動。當同學遇到困難時,應主動提供幫助;當你自己需要幫助時,應主動向他人提出請求;當同學取得成功時,要向他表示祝賀……
困難之三:性格內向、孤僻。這些大學生往往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不善言談,很少自我表現(xiàn),有強烈的孤獨感,總認為別人不理解自己,因此,他們干脆逃避現(xiàn)實,不與人交往。
原因簡析:性格內向、孤僻是個性方面的問題,主要與一個人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但有一部分大學生之所以“孤僻”,卻是由于他們自命清高,瞧不起人,覺得別人低級無能,不值得交往。這樣一來,別人對他們往往敬而遠之,彼此自然不會有來往。
解決辦法:克服內向、孤僻的性格并非很難,其中的訣竅是,學會真誠、熱情地與人交往。如果你真誠地對待別人,那么,別人也會誠心誠意對你。同時,熱情使人感到溫暖,讓人覺得你容易接觸。所以,當同學的老鄉(xiāng)或朋友來訪時,應該友好地打聲招呼;如同學不在,應主動地幫他去尋找,或遞上一杯水。
困難之四:不善于交往、言談。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感到交往很重要,但其中一些人不知該如何去做。比較而言,男生比女生更“不善言談”。
原因簡析:這是交往能力與交談技巧欠缺的表現(xiàn)。心理學研究表明,11歲以后,女性言語能力的發(fā)展快于男性,而且女性在言語能力的各個方面都要優(yōu)于男性。交往主要是運用語言來進行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善于運用這一工具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解決辦法:掌握必要的談話技巧。在交談時,應注意:①稱呼要恰當;②談話的態(tài)度要誠懇;③談話時眼睛要正視對方,以表示你正在積極傾聽;④用詞要通俗、準確、簡單明了,不要喋喋不休;⑤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談話;⑥說話要盡可能幽默、風趣些。
困難之五:由于猜疑他人而導致交往困難。某大學外語系的一位女生,由于疑心太重,總是懷疑同學講她的壞話,只要見到同學耳語,就認為是在議論她。于是,她就沖著她們大發(fā)脾氣,講一些尖刻的話。結果,她與同學的關系十分緊張,她自己也深感痛苦。
原因簡析:猜疑容易引起誤解,產(chǎn)生沖突,導致交往困難,這是顯而易見的。好多時候,在用挑剔的眼光審視別人的同時,應該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
解決辦法:要學會寬容、理解他人。寬容是理解的前提。人各有別,人各有志。因此,交往時不能過分苛求別人。寬容別人并非是懦弱的表現(xiàn),而是自己良好修養(yǎng)的證明,還能在相當程度上感化對方。清朝宰相張英,接到家人來信,說鄰居葉侍郎侵占張家地盤三尺而筑墻,要求張英利用職權奪回這三尺地皮。張英回信一封:“千里寄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埣医拥綍藕?,退讓鄰居三尺而筑墻,使葉侍郎深感慚愧,也讓出三尺地面,最終修成了流芳千古的“六尺巷”。
困難之六:擔心別人不愿意與自己交往。多為男生。
原因簡析:男性比女性更獨立。當男性看他人時,會產(chǎn)生投射心理,認為別人也是獨立性較強,不會輕易接納自己,所以常擔心別人不愿意與自己交往。
解決辦法:要知道,或許別人也擔心你愿不愿和他交往。
大眾醫(yī)學200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