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本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做父母的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或雖已覺察到但不能自我調節(jié),那么,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會因帶著負向情緒而造成對孩子的傷害。
因此,父母“自我覺知情緒狀態(tài)”的能力很重要。因為“自我覺知”往往是贏得情緒控制的第一步。無此第一步,就不可能有情緒的自我控制。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人們處理自己的情緒各有其特點,可概括為以下四種——
△自我覺知型 隨時能覺察自己的情緒,并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覺知型父母管教孩子更有耐心,更理智而有人情味。他們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不會輾轉反側,纏綿其中。他們會告訴孩子:“現(xiàn)在我情緒不好,不要來煩我?!倍皇悄煤⒆赢敵鰵馔?,對孩子吹毛求疵。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成長中雖然也會出現(xiàn)問題,但不會成為癥結。
△沉凝型 情緒多變,反復無常而又不自知??偸潜蛔约呵榫w的狂潮所主宰,任憑自我沉溺于惡劣情緒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他們常常拿孩子當出氣筒卻并不自知。當情緒風暴過去后,往往又非常后悔和內疚,又掉眼淚,又摟抱孩子,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情緒多變的父母,容易培養(yǎng)出情緒不穩(wěn)定的孩子。
△認可樂天型 對自我情緒的感受雖一清二楚,但認可自己的情緒并不思改變。這樣的父母也會錯怪孩子,但他們不會因此耿耿于懷。在這樣的家庭里,父母對孩子發(fā)脾氣,就像夏日的暴風驟雨,來得猛,去得也快。因此孩子雖然挨劈頭蓋腦的責罵,甚至挨揍,但總的說來,他們還是輕松的。
△認可悲觀型 雖能清晰地認識到自我的情緒狀態(tài),但卻明知為不良情緒,也聽憑自己煩惱悲傷,無所作為。這樣的父母創(chuàng)設的是一個郁郁寡歡的家庭環(huán)境。當他們錯怪孩子以后,他們心里很后悔但又不會向孩子坦陳。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容易形成內向、壓抑的人格,易情緒緊張。圖/王 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