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遵賢??
不妨回顧一下,從記憶中,你也許一樣能找回童年的"秘密基地"。如果你再留意自己的孩子,也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可能也有這樣的"秘密基地",那可能在床下、桌下或衣柜里,甚至在浴池、衛(wèi)生間或紙箱內(nèi)。
為什么有這些怪癖?怎么喜歡躲在床下、衣柜里、廁所里玩呢?其實說怪不怪。那是兒童心理及行為發(fā)展的一種正常表現(xiàn)。那"秘密基地"就是孩子們自己構(gòu)筑的夢幻世界、快樂天堂或藏身之處。在那里,他們覺得安全、安靜,可以放松自己,得到安慰,因而能夠無憂無慮的長大。孩子們的這種夢幻世界構(gòu)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來自幼兒園的研究報告表明,老師不在的時候,幼兒玩得最開心,所以遠離老師"管轄范圍"的廁所自然成了幼兒"開心游戲"的場所。來自社會學(xué)家、教育家的報告指出,每當(dāng)社會充滿了暴力、丑惡、犯罪的情勢時,孩子們會感受到壓力,他們就會"躲進"他們幻想的世界。功課的壓力、父母的責(zé)罵、手足間的爭吵或寂寞孤獨等因素,也會讓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們的藏身之所。
曉曉因父母離異,受小朋友羞辱而建立"秘密基地";洋洋因父親恐嚇而懼怕,也躲進"秘密基地"。佳佳則是另外一個例子。她平時上幼兒園,老師像管犯人,小朋友一個個坐著不準亂動,他們有時也只好躲進廁所"瘋一瘋"。到了雙休日,佳佳的父母又有忙不完的家務(wù),比平時更沒時間陪她玩。她自己玩著,父母還常訓(xùn)斥,說搞臟了房子。她感到委屈,感到孤獨,就躲到大人看不到的床底下玩。父母不察覺,那床下就是安寧,就是她片刻的快樂天堂。媽媽常常會從床底下打掃出布娃娃、石子、瓦片、鈕扣、花布、鉛筆頭、玻璃球、枯黃了的樹葉,萎蔫了的小花,甚至泥巴團……
從孩子這方面來說,不是孩子出了問題,而是孩子在長大。他的獨立意識覺醒了,他的自我保護意識覺醒了,他的形象思維,他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發(fā)展著。即使沒有上面所說的來自家庭、幼兒園甚至社會的壓力、危害,孩子們也同樣會去建造自己的樂園。這是他們的童心、童趣的表現(xiàn)。如用許多凳子圍一個圈,自己坐在里面玩,不希望別人來打擾自己、威脅自己,更不允許別人侵入自己的領(lǐng)地。他在那里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玩著,編織自己的夢幻,創(chuàng)造自己的童話。
孩子是幼稚的,但他的思維會復(fù)雜起來。因為幼稚而脆弱,需要小心呵護,因為復(fù)雜而創(chuàng)造出夢幻世界,不可忽視,不可輕蔑。
作為家長和老師,不要簡單或粗暴地去搗毀孩子的秘密基地,破壞他們的快樂天堂,打碎他們的夢幻世界。應(yīng)該細心地幫助孩子,引導(dǎo)他們實施從逃避現(xiàn)實、尋求安寧的夢幻世界到親近現(xiàn)實、崇尚未來的夢幻轉(zhuǎn)移,并且與孩子共同構(gòu)筑起新的具有積極意義的夢幻世界。
圖/姜建忠今天當(dāng)小讀者明日做大學(xué)問---國內(nèi)首家少兒讀書俱樂部成立電視劇《有房出租》中的曉曉,因父母離異,快樂的童年生活頓時蒙上了陰影。心煩的時候,曉曉便跑到建筑工地的一個秘密的地方發(fā)泄。那里有她從家里零零星星拿過來的藏在這里的各種玩具,有她的躺椅---鋪上草袋的半節(jié)殘破的大水泥管。一次,房東家的小男孩洋洋失蹤了,大們到處找不著。曉曉突然想起來,是不是在自己的秘密基地呢?因為曉曉曾經(jīng)帶洋洋去玩過。結(jié)果,真的在那里找到了躲在里面睡著了的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