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流行音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總是形式大于內容,浮淺多過深刻。以致于提起港臺流行音樂便先入為主的認為其主題只有情場生死、悲歡迷幻……如果誰今天依然堅定不移地抱著這個觀點,那么他一定是犯了偏蓋全,太過狹隘的錯誤。香港與臺灣其實有很多相當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型人才,比如香港的林夕、黃耀明、劉以達,臺灣的羅大佑、李宗盛、周治平等人。最近臺灣又有一位創(chuàng)作型歌手抵京,提他的名字黃大煒也許很多歌迷不是很熟悉,但他創(chuàng)作的那首《你把我灌醉》似乎喜歡唱卡拉OK和組樂團的歌迷都知道,這首歌似乎已成了PUB入門的經典情歌。
世紀之交,抒情搖滾曲風好像成了最討好歌迷心靈的妙藥靈丹,殊不知這種曲風的始作俑者亦是這個黃大煒,1990年他的第二張專輯《讓每個人都心碎》便開辟了這種曲風,自此十年不衰,至今更成了大熱門,為此記者走訪了在北京做新專輯宣傳折黃大煒。
記:你創(chuàng)作的某些歌曲,有的成了樂隊們的必唱的曲目,有些則被收在諸多排行榜的"世紀情歌"之內,對于你愛的音樂你到底怎么看?
黃:說來不好意思,我14歲彈吉它,以后在夏威夷組搖滾樂團,去美國、澳洲與日本都演出過,但我現在仍不會記譜,當然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不可想象的,在我心里卻是讓我最開心的,我有我的方式去創(chuàng)作音樂,我能夠奏出旋律,少得可能是一些刻意的技巧與桎梏。我最愛的音樂是有畫面感的,你用頭腦去研究音樂時,會有一幅畫面浮現在你面前,你用心靈去研究音樂時可能又會呈獻出皆然不同的一幅畫面。
詞類什么新專輯主打曲叫《秋天1944》?
黃:此曲創(chuàng)作源于我一個朋友編寫的一段音樂,音樂特殊的感覺抓住了我,我開始進行補充。反復做了三次小樣,做出來后覺得這首音樂就是一幅畫,更如一部電影。我偏執(zhí)地認為這是部描述中國40年代的作品,我用胡琴與童聲采樣,整個格局是悲情搖滾式的,這首歌收在專輯中的時間是7分45妙,對于一首流行歌可能有點長了,但只要細心去聽,我相信你能看到可感的畫面。
記:不知道你為什么總要提到畫面。
黃:藝術是相通的,正如音樂與視覺形象是有大量共通之處的,也許你不知道,我最愛聽的樂曲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他的作品立體感很強,視覺感也很強,起碼我這么認為。
記:樂為許多歌手創(chuàng)作過作品,你印象深刻的有誰?
黃:最近與謝霆鋒的合作比較多,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小伙子,絕不是一般的偶像派,他對音樂與人生有他獨特的看法,我比較欣賞。
對黃大煒的采訪是簡短的,他在采訪中不停地向記者展示他以往作品中的精華--時不時地哼上兩句,無論是最近這首《秋天1944》,還是以往的《乘著風》、《手下留情》,他的音樂果真如他所講,聽后有一種若隱若現的畫面感,不知是受他所梁,還是他的歌真的這么大的魅力!
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