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在太平洋的巴貝多斯島上,有一個以種植業(yè)發(fā)了大財?shù)奈譅桚埖录易?。這個家族在島上的基督城興建了一個巨大的家族墳墓,進口處用一塊巨大的大理石封閉。從外表看起來,不像個墳墓,倒像個堡壘。
這個家族只有一個名叫高大德的太太于1897年葬入此墓。
1899年,蔡斯家族買下了負債累累的沃爾龍德家族的這塊墓地,并于1918年和1922年分別安葬了蔡斯家的兩個女兒。
然而,1932年第三次開墓安葬死去的兩個女兒的父親托馬斯·蔡斯時,怪事發(fā)生了:兩個女兒的銅棺竟然頭朝下倒立在那里。但周圍沒有盜墓的跡象。
1961年為安葬族里的一名男子再度開墓,發(fā)現(xiàn)要8個人才能扛得起的托馬斯的棺材,靠著墓穴的一面墻豎立著。從此,怪墓的消息不脛而走。
8個星期后,另一場葬禮又將舉行,全島甚至附近島上的居民擁到現(xiàn)場看熱鬧。他們沒有失望,石墓的大理石封門沒有開啟或撬動痕跡。但打開墓后,蔡斯家的四副棺木依舊豎直在那里。
70年代,巴貝多斯島的兩任總督之一的庫勃莫爾為了破除這個謎團,于1979年親自監(jiān)督工人將棺材放好。大理石墓門用石膏封好后打蓋封印。1980年4月,他接到報告說墓中傳出聲音,便隨即到墓地去看個究竟。
封印和石膏完好如初,但打開墓室后,看到棺木橫七豎八,凌亂不堪。
庫勃莫爾只得將此事在報紙上披露并邀請英國科學家前來考察。
經(jīng)過若干次的仔細踏勘之后,并沒有找到答案。
若是黑奴或仇家為了報仇而走進墓里搬動棺材,不可能不留下蛛絲馬跡。如果是自然災害如洪水或地震使棺材移動的話,石墓里沒有進過水的痕跡,更沒有棺材漂動或滑動的痕跡。地震就更不可能只震壞這個墳墓而不震壞其它墳墓,更何況能將棺木震得豎起來的地震,不可能不震壞其它地方。
但是,墓內(nèi)棺材的數(shù)次移動確實引起很多的恐慌。
1982年,墓中的棺材被移至別的地方。
從此,石墓恢復了平靜。
選自《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