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張 晶
對于“小岸壯二”的名字應該如何發(fā)音,日本棋界在很長時間里與社會上一般的對他的稱謂是不同的。但這絲毫也不影響小岸壯二對于圍棋界的影響。
小岸壯二于明治三十一年出生于大阪,從年齡上來講屬于鈴木為次郎、瀨越憲作兩位先生的后一代棋手。小岸壯二十一歲時進京成為本因坊秀哉的內(nèi)家弟子。于大正四年入段,大正十年成為五段棋手。
在這段時間內(nèi),從大正六年至大正九年,由時事新報主辦了“圍棋新手合”棋賽,小岸壯二在該項比賽中戰(zhàn)勝了三十二名棋手,憑借在該項賽事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小岸壯二一躍成為新圍棋時代的寵兒,極受棋界推崇。但時間不長之后,這位棋手便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小岸壯二自十多歲時開始就自號為“秀立”,以此激勵自己成為像秀哉那樣的優(yōu)秀棋手,成為秀哉的接班人。然而這一夢想?yún)s因其早夭而破滅了。大正十二年,他患腸道傷寒倒在了病床上,翌年即大正十三年春天不治身亡,時年他才僅僅二十六歲。
他曾為日本棋界的大團圓和創(chuàng)立日本棋院而勞碌奔走,可能就是因為勞累過度,病魔才乘隙而入的。
參考譜一:大正八年,萬朝報舉辦的一次棋賽中小岸四段執(zhí)白對加藤信四段。這盤棋小岸以二目勝出。萬朝報的棋賽與時事新服的棋賽并立,是當時新聞棋戰(zhàn)的兩大主流棋戰(zhàn)。
針對,白1這手棋十分扎實,又防止了黑棋或A或B兩點的攻擊。接下來黑2、4占領實地的時候,白棋以5、7鞏固自己的勢力,追求厚實棋形是小岸壯二行棋的風格。
這種形勢下,白棋似乎不如黑棋行動迅速。但是白棋已經(jīng)瞄準了遠端以下的一片黑棋。
參考譜二:大正七年時事新報棋賽中的一局棋。與小岸壯二對壘的是小野田千代太郎三段,當時小岸是三段棋手,這盤棋他執(zhí)白中盤獲勝。
的存在似乎使白棋不得不在下邊進行防御作戰(zhàn)了。白1、3似乎是一時慌恐之中的下法,或許小岸也在等待著黑4的出現(xiàn),在黑4果然打入時,小岸預期的局面似乎發(fā)生了。
白5以下舍棄二子的“大頭鬼”在現(xiàn)在似乎已經(jīng)是常識性的處理手法了。而在當時,這種處理手法是否是常識我們卻不太清楚。
參考譜三是局勢發(fā)展下去的局面。爭劫過程顯然于白棋有利,所以小岸很早便確立了勝勢。
我們注意到小岸壯二的棋往往極為耗時,據(jù)福井正明八段講,巖本薰先生曾評價說小岸壯二的棋風“與現(xiàn)在的橋本昌二的棋比較相似”。我們可以想象是一種追求厚實,比較耗時的棋風。
接下來我們選取的一局棋是與巖本先生的一盤棋。
譜一:1-100在大正十年,萬朝報舉辦的“坊社對抗戰(zhàn)”中,巖本三段對小岸五段的比賽,結果執(zhí)白的小岸以2目勝。所謂“坊社”是指本田坊和方圓社的意思。
右下角處的大斜定式于黑棋不利。想來現(xiàn)在誰也不會選擇這種定式,在秀策的一個時期里曾下出過黑15選擇16的變化,但在明治以后,這一布局又開始復活,雖然有2目左右的損失,但是也有人認為這種棋形自有它堅實之處。
圖一:對于黑棋來說,如果想弈出另一個變化來的話,黑1是選擇之一,以下也有諸多變化,圖一所示之其后變化也不過是其中一種。
黑25是否可做29之選呢?黑29如選擇左上角的A點可能稍顯平凡。另外,黑37也有B和C點可供選擇。
白52和白54是白棋早已想好的手段。接下來的白56是補棋的好點。
黑57補斷的方式優(yōu)劣難斷,其優(yōu)劣完全取決于以后雙方的運用。
雖然黑65的處理頗為頑強,如果選擇黑66似乎是安全得多的辦法,而白66至白88的一系列手段頗為巧妙,這種步步為營十分扎實的處理手法在小岸壯二的棋局中頗為多見。
我們在圖二中選擇了黑65至白76的變化局面,黑9(也就是實戰(zhàn)中的73)為黑棋以后謀利埋下了伏筆,如下出黑10而白9則有些興味索然了,但如單從黑9這手棋來考慮的話,A點亦是可選之點。行棋至此,已不可否認形成了白棋有望獲勝的局面。
譜二:1-106(即201-206)以下不明黑11多少有些淪為俗手之嫌,黑17選擇A點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此后黑棋與白棋有2目左右的差距,白棋牢牢地掌握著局面不讓黑棋有翻盤的機會。
小岸壯二與他所戰(zhàn)勝的田中不二男、鈴木圭三那種華麗的圍棋風格截然不同,他行棋穩(wěn)健、扎實,具有相當?shù)墓α?。如果他能夠活得時間長的話,也難說會不會讓吳清源占到便宜。
另外,我們還是要再說一說他那異乎尋常的長考棋。
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時代,一般一局棋也就是以一天結束為基本原則的,再延長也不過是第二天結束,如果第二天白天難以結束,那么徹夜戰(zhàn)至第三天已是極限了。但是小岸壯二一盤棋下四天五天的事情并不罕見。以至于瀨越等人也對此頗有微詞:“我們一點兒也不懼怕小岸的棋,可是這么長的時間卻吃不消失?!?/p>
看來采用限時制度還是有其必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