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堂山與喬丹的世界

      2001-01-29 07:53
      天涯 2001年1期
      關鍵詞:北卡喬丹教堂

      樂 鋼

      教堂山

      教堂山位于北卡羅萊納州的中部,說是山,其實是一個平頂?shù)拇笄鹱?。兩百多年前,正是歐洲啟蒙運動走向巔峰的時候,美國南方這個小州的精英們,某天忽然決定辦一所公立大學。選址時他們考慮到交通不便,得找個位置居中的地方,便來到了教堂山上。這地方那時只是個小村子,卻有一座中世紀式的教堂。一行人歇腳時,其中一位先知忽生靈感,指著教堂后面的一片林子說:就在這兒吧。美國的第一所州立大學,就這么出世了。1993年我初來乍到,正趕上二百周年校慶,連克林頓的大駕都請來了。稍后方知北卡大學在美國南方學界傳統(tǒng)上的領袖地位,人們說起這所學校,常常就用教堂山這個地名代之。這一稱謂很貼切,不僅點出學校和地方在空間上的共生共存,更重要的是無意間提醒人們基督教和美國高等教育的淵源關系。歷史稍長些的私立大學,至今多在校園中保留著教堂,最顯赫的大概要數(shù)普林斯頓大學和杜克大學的教堂了。至于像圣母大學、楊百翰大學那樣的教會學校,宗教與高等教育的關系仍保有某種前現(xiàn)代的特征。但北卡大學不同,憲法政教分離的原則規(guī)定公立學校不許設立宗教機構,那座古老的教堂便只能在校園邊上繼續(xù)傳播福音。在現(xiàn)代科技商業(yè)理性的包圍中,古剎的香火只能為大學城的文化景觀作些許點綴。我有時望著這座古堡式的建筑,想象著當年那位指林為校的先人,若今天能重訪舊地,他看到的是什么呢?

      作為美國第一所公辦高等教育機構,北卡大學的校園格局濃縮了一部現(xiàn)代文化史,以其空間形態(tài)勾勒出二百余年來知識與價值體系的嬗變。從北端的古教堂開始到數(shù)里之外南端的商學院,是一個將時間展現(xiàn)于空間的學科發(fā)展史,依次從敬神到敬人,從“大寫的人”到現(xiàn)實的人,最后落筆于經濟動物的人。在校園這邊與古教堂毗鄰的是一座天文館,高大的紅墻圓頂結構前是一片開闊的花園,中間聳立著一架銅黑的日規(guī)儀,箭頭指向與教堂相反的方向。天文館里終年放映科普及科幻片,吸引了來自全州各地的中小學生,哺育強化著他們探求星際征服太空的夢想。古教堂的肅穆清寂與天文館的喧囂顯赫,讓人想起的不再是布魯諾、伽利略時的黑暗,而是他們子孫的全面勝利。這一勝利的具體標記,一邊是神權的邊際化和宗教生活的私人化,一邊是世俗公權力及其知識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當教堂只能悄然于公共教育體系之外時,宗教才重新獲取了自身存在的意義?

      從天文館往后延伸是北卡大學的老校園,也叫北校區(qū)。文理學院、新聞學院、圖書館信息學院以及美術館、音樂廳、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等都在這里。北校區(qū)在汽車普及前就定型了,所以它的空間結構展現(xiàn)著人腿行走的自然利益,與汽車時代以車輪為軸心的布局截然相異。這里的建筑與人行道均以紅磚為主,緊湊而又整齊地鑲嵌在綠色的背景中,看上去像一幅古色古香的油畫。這里整體空間布局以人為中心,為了人走得方便,坐著舒服,思想隨意,交談自在,即使是后來擠進來的若干小塊兒停車場和不倫不類的灰色結構,也不至喧賓奪主。從古教堂的角度看,現(xiàn)代大學的功能就是將宗教的作用分類、延伸、擴大,完成的是從敬神到敬人的歷史轉變。宗教對世界的認知與闡釋權威,近代逐漸轉移到了作為科學知識生產主體的人(長期以來一直是少數(shù)男性白人,但這個題目當另論)。在學術分工后出現(xiàn)的自然科學家及部分社會科學家,他們存在的合法性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同時,隨著知識生產與傳播從教堂到校園的遷移,規(guī)范人類行為與生存意義的倫理價值體系,也發(fā)生了從神到人的傾斜。與現(xiàn)代大學同時出現(xiàn)的專業(yè)人文學者,則主要承襲了宗教的這部分功能。

      南北校區(qū)僅一街之隔??邕^分界線后,依次排列著兩類專業(yè)學院:一是生產傳播關于“大體”或共同體知識的法學院、行政管理學院、社會福利學院,一是關注“小體”即身體的醫(yī)學院、藥理學院、公共健康學院、口腔學院、護理學院等五個相關學院。雜陳其間的是運動場館和主要的學生生活區(qū)。這里的建筑和文化布局呈現(xiàn)為一個龐雜的過渡帶,局部上保留了與北校區(qū)相似的古典氛圍,但整體上又為大片的停車場和灰雜建筑支配隔離。作為法學和行政管理學的對象,人是社會動物;作為醫(yī)學的對象,人是生理動物;在生活區(qū)里,人還原為吃喝拉撒睡的主體。在這個世界規(guī)范下的人是現(xiàn)實的人?,F(xiàn)代社會的成功與否,似乎首先取決于人能不能在法律與生理極限的制約下最大限度地滿足飲食男女的欲求。離開這一重要的物欲根基談美國夢的誘人,就好像把古典的北校區(qū)等同于整個北卡大學一樣。

      其實,法學和醫(yī)學都是古老的學科,它們原本屬于那個敬人的北校園。法學院和醫(yī)學院的南移,與從二者派生而出的其他相關專業(yè)學院的成立同步,其背后也是一部關于政體和人體的知識生產發(fā)展膨脹的歷史。我在前面描述從敬神到敬人的歷史轉變時,當然是嚴格地遵循著有關啟蒙的經典敘事。但與思想啟蒙孿生的工業(yè)化條件下的商品經濟,也一直在參與塑造這一歷史。特別是隨著知識生產與傳播方式分工的精細化,以前最能代表“思想市場”的大學,現(xiàn)在也基本上變成一種特殊的商品市場了。今天能廣開財源的科研項目和學科,大都是為市場與政府公共政策直接服務的,早已不是當年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數(shù)理化了。我到教堂山不久結識了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在醫(yī)學院的微生物學系任教。他在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學念完博士以后,只當了兩年博士后就申領到一筆可觀的研究基金。在與另外幾所大學的競爭中,北卡大學以最優(yōu)厚的條件把他聘來,破例直接授予他享有終身教職的副教授職稱,而不必像通常情況下那樣,得先干六年左右的助理教授,最后還得通過嚴格的評審才能獲得那樣的身份。他告訴我,他這種經歷是十分罕見的,關鍵因素就是那筆隨他而行的研究基金,為北卡大學帶來了一個一流的實驗室。他是一位謙虛的中年人,不事聲張,但我毫不懷疑,首先是他出色的成就為他帶來了這一切。同時,這件事也使我開始注意知識生產的市場化問題。

      北卡大學的公共健康學院,前兩年曾申領到一筆巨額研究基金用于人類基因與遺傳病調查。項目主持人首先想到了中國,除了以美元折算的調查成本低廉外,關鍵是中國龐大的人口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人類基因庫。尤其在一些偏遠的內陸山區(qū),人口流動從古至今都比較穩(wěn)定,沒有多少與外界通婚的條件,所以可以提供原生條件下人類基因遺傳的活標本。像我這樣受過馬克思主義國際主義教育的人,也從未想到中國竟能以這種方式為人類作出貢獻。以純粹的科研論,本來是件好事,但當我聽到這一消息后卻深感不安。這種研究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資源資本化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此條件下生產出來的技術產品非但不可能為貧困的基因提供者造福,而且往往被資本化的知識所壟斷。但無論研究者是否有這層意識,你要想勸說當事人放棄,有這層意識的人會把你當傻瓜,沒有的人會把你當瘋子。所幸這事很快被擱置了,據(jù)說是由于中方合作單位要價

      太高。但從最近中國學術界和輿論界關于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和知識產權的討論看,有跡象顯示“要價高”的原因可能不僅是出于經濟層面的考慮。

      正是在學術市場化的條件下,你要是站在南校園往北看,那些從事傳統(tǒng)基礎科學和人文科學工作的學者,他們的作用頗有點像以前的教士。真正富有科學人文意義的教書育人這一神圣天職,在勞動力市場原則的制約下被扭曲,育人的教育更像職業(yè)訓練,人則日益成為就業(yè)市場中的商品。曾為現(xiàn)代性奠基護駕的基礎科學家與人文學者,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困窘,甚至持缽化緣的危機。那些本來就為了躲進小樓當學術個體戶的人,倒也自甘寂寞;反正那座敬神的教堂都沒倒,這個敬人的廟堂就總會有燒香的。倒是那些真正為了敬人而從教的人,憤怒地發(fā)現(xiàn)他們視若神明的那個“大寫的人”,原來只是個美妙的面具;把它請來的同時也請來了另一尊神,名字叫資本及其工具理性主義。北校區(qū)的教授們也是現(xiàn)實的人,只要自己還有個小廟,即使醫(yī)學院法學院教授的平均收入高出他們幾倍甚至十幾倍,即使他們的高徒中不少人因此棄他們而去學醫(yī)學法,這都沒什么,有的教授甚至鼓勵學生這么做。他們難以忍受的是,現(xiàn)實的人與經濟動物之間,只有一步之遙。這就是處于南校園南端的兩座巨大的建筑和它們所象征的權力。

      商學院的正式名稱叫工商管理學院,原在北校區(qū)獨占一棟古典風格的樓,但近年的膨脹使它在這個敬人的狹小空間里難以為繼,便沿著北卡大學二百年來向南的擴張線路,告別了敬人的北校園,并躍過現(xiàn)實人領地的醫(yī)學院、法學院,在校園與大世界的交匯處拔地而起,成為知識生產走向世俗的最新界碑。這座堂皇的建筑與內部的整套高新設備,據(jù)說價值五千萬美元,在全美商學院中亦屬上乘。1998年春舉行落成典禮時,來賓中有不少跨國公司的代表,而剪彩人就是美國這個金元帝國的實際領袖——聯(lián)邦儲備銀行總裁格林斯潘。富有揭示意義的是,一個公立大學商學院的擴建經費,大頭已不是來自政府預算,而是民間贊助。在校慶兩百周年的募捐中,該學院的收益在全校獨占鰲頭,超過了法學院醫(yī)學院等傳統(tǒng)大戶。這也難怪,該商學院的畢業(yè)生里,有美國第三大銀行的總裁,也有克林頓的第二任白宮總管等不少工商政界的大腕兒。而大資本對高等教育的所謂捐款資助,實際上是個一箭三雕的投資方式:資本的意志影響著科研教學的內容;高教的產業(yè)效益則回饋于資本的再生產;同時教育捐款按稅法規(guī)定還可以抵稅。無疑,商學院畢竟還不是大財團的下屬機構,崇尚學術自由的教授在法律上可以不屑于資本的囂張。但這樣的教授往往得不到研究資助,不受同事和學生的重視,從而失去正常的升遷機會。

      有件事很能說明資本與政權是怎樣按自己的意志改變學術風景線的。北卡州有位連任五屆的聯(lián)邦參議員,叫杰西·赫爾姆斯。中國知識界上點兒歲數(shù)的人,恐怕還記得這位冷戰(zhàn)時期的反共老手。赫爾姆斯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極右勢力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5年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以來,更是得志更猖狂,令克林頓的外交政策頻頻受阻。赫氏能多次連任,靠的是在北卡州煽動白人選民的種族主義情緒和對民主黨傳統(tǒng)的大政府路線的不信任感,其中一個策略就是把教堂山這樣的左翼民主黨據(jù)點當靶子打。多年前北卡州政府在討論是否辦一所州立動物園時,赫氏不無幽默地說:本州不需建專門的動物園,只要把教堂山的大學校園用籬墻圈起來就行了。盡管教堂山在他的選區(qū)內,赫氏從來就是無事不訪“動物園”,連競選時都不光臨,以保持距離。我來北卡大學后的幾年中,只知他來過兩次,而且都是只去商學院。一次是參加新樓的落成典禮,另一次是參加一個有泰國前總理出席的研討會。商學院屬下有個私有企業(yè)研究所,其主要功能是研究怎樣在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推廣美式自由經濟,因此深受財團與政府的重視。該研究所在泰國有個很大的項目,被赫爾姆斯視為冷戰(zhàn)后推廣美式制度與價值觀的典范,自擔任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以來更是傾入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但剝去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的招牌,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資本、政權和大學問合作的最終目的,絕非是為了幫助別國發(fā)展經濟,而是為了維護美國在全球的所謂國家利益。

      我這樣描述商學院的空間與象征地位,在有些商學院的同事眼中,很可能像那只仰著頭流著口水的狐貍。多少能理解我這種看法的人,恐怕會把目光投向商學院旁邊不遠處一幢大得多的灰色建筑。我會被告之:你錯了,商學院畢竟是個學術機構,這里的多數(shù)教授遠非大財團的策士。你既然把教堂山當作美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你就不能只講學術機構。從北端的古教堂往南,這條空間化的歷史軸線的終點,應該是那座跟教育基本無關的龐然大物。

      喬丹的世界

      這個圓頂?shù)凝嬋淮笪锝卸 な访芩怪行?,俗稱“丁圓頂”(Dean Dome),里面可以容納近三萬人,是北卡大學男子籃球隊的專屬訓練與比賽場地。史密斯從六十年代中期起執(zhí)教北卡大學男籃,1997年退休,三十余年間將北卡大學變成了一個以男子籃球聞名全美的大學。他的贏球場次,至今仍是大學男籃的記錄。從他手下進入NBA職業(yè)隊的,最有名是麥克·喬丹,還有被看好有可能替代喬丹地位的新星文斯·卡特。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NBA任何一個賽季,都有十幾名北卡大學出身的球員在場上打球。目前在職業(yè)籃球和大學甲級隊執(zhí)教的主教練里,有八人出自史密斯麾下。這些諸多美國大學男籃的“第一名”,也為我省卻了不少口舌。每當我回國去各地走走,常被問及在哪兒工作生活,若具體解釋教堂山在什么地方,費了半天口舌可能對方還是云里霧里的。幾次以后,我找到了一條捷徑。特別是在跟年輕人瞎聊時,我便反問:你知道空中飛人喬丹嗎?我發(fā)現(xiàn),在中國除了不看電視或沒電視看的年輕人,沒幾個不知道喬丹的。他們通常的反應是,一邊點頭大聲說“知道,當然知道”,一邊瞪眼看著我,好像喬丹是我的鐵哥兒們似的。然后我才告訴對方,喬丹就是從我工作的大學畢業(yè)的。這種明星效應的結果,不僅以虛擬的方式回應了純屬好奇心范疇的問題,回避了人們本來并不需要搞清楚的某件關于“我”的瑣事,而且由于某種共同語言的建立,使我能將話題轉移,聊起在美國學院里我無從知道卻又關心的一些中國社會的問題。

      碰上真正的體育發(fā)燒友時,這種策略常常適得其反。他們有時候也不管喬丹畢業(yè)和我到北卡大學中間隔了七年,就向我打聽喬丹學生時代的生活細節(jié)。又何止喬丹。還有不少人也知道女足明星米亞·哈姆,或女飛人瑪麗安·瓊斯。我到教堂山時,哈姆還沒畢業(yè),瓊斯剛剛進校,所以吹起牛來更可以有鼻子有眼的。我有時會告訴那些體育迷,瓊斯是個雙料天才。她從一年級開始就任女籃的主力后衛(wèi),與隊友一起為北卡大學贏得了第一個女籃全國冠軍。田徑本來是她的副項,但她后來居上,竟敢發(fā)誓要摘五枚奧運會金牌。而北卡大學女子足球

      隊,就是美國女足的一代王朝,迄今十七屆全國聯(lián)賽,北卡姑娘拿回過十四次金牌。參加1999年女足世界杯賽的美國隊,有七名隊員出自北卡大學,包括五名上場主力,其中還有那個惟一的華裔小后衛(wèi),她也是全隊惟一的在校生。但北卡姑娘不善出風頭,哈姆在電視鏡頭前就相當口拙。她們對那個在中美決賽中為美國隊踢進最后一個點球后跳“脫衣舞”的隊友,私下里頗有微詞,覺得這種行為不僅有失體統(tǒng),而且有為自己拉廣告賺大錢之嫌,北卡大學的畢業(yè)生是干不出來的。若要論功行賞,頭功應屬一個叫麗麗的北卡姑娘,是她在加時賽中頂出了中國隊那個勢在必進的門前沖頂(盡管事后看錄相這個球實際進了)。但是,幾乎沒有幾個人知道,就是這個麗麗,她是代表美國國家女足出賽場次最多的隊員,甚至超過哈姆。她平平的相貌和不善張揚的性格,使她得不到大筆的廣告費,默默地住在教堂山這個小城里。北卡大學的體育成就,還不止這些。從1994年開始,美國大學體育界開始設立綜合評分的西爾斯獎。為了體現(xiàn)男女平等和綜合評獎原則,各校共考查二十二個項目,男女各占一半;同時項目不分大小,從男籃和美式足球這樣的贏利性大項目到曲棍球等一些不少人聽都沒聽說過的賠錢項目,都以同樣的比重計分。當年北卡大學名列榜首,以后就是在各校開始重視小項目的情況下,也一直保持在前五名內。北卡大學有將近兩萬五千名學生,本科生只占一萬五,其余是無暇或難以為體育發(fā)燒的研究生,所以觀眾基數(shù)無法與那些本科生動輒就上三萬的中西部超級大學比;它的體育捐款基金也不是斯坦福大學這類私校的對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北卡大學能在西爾斯杯評獎中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使我這種原本對高度商業(yè)化的競技體育保持距離的人,也成了個“自豪的北卡人”。

      但我從未在“丁圓頂”里看過球。我來北卡前曾在讀研究生的俄勒岡大學看過一場男籃比賽。那座體育館只有“丁圓頂”一半大,但里面震耳的喧鬧聲,特別是一些人狂熱的拍胸頓足,讓我覺得經歷過一次這種場面就夠了。我到“丁圓頂”里面去過幾次,都是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公益活動。但我有時又情不自禁地想看看本校的比賽。特別是與位于鄰市德赫姆的杜克大學之戰(zhàn),因兩校僅十英里之隔,杜克男籃又是一支與教堂山齊肩的全美強隊,所以它們之間的賽事成了本地區(qū)的年度大狂歡。有時我躲在電視機前觀看本校的主場賽事,腦子偶爾開小差之余,便會想起幾次走進“丁圓頂”的感覺。這座能容納近三萬人的全封閉現(xiàn)代體育館,居全美大學之冠,在美國之外,恐怕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國家級體育館堪稱同類。我第一次站在球場中間,扯著脖子往上看,腦子里突然一片空白,頭暈之余差點兒一屁股坐在地上。我當時很奇怪:咱可是從青藏線下來的,什么樣的高山野嶺荒原大漠都見過,這是怎么了?先是懷疑是不是抬頭過猛、仰視過久造成的大腦缺血。即使缺血,也不會全是,因為一直有種非生理的東西在起作用。繼而學究氣地,按非生理的方向尋找,把我?guī)У搅丝档?,弗洛伊德,最后是種種關于現(xiàn)代體育的宗教替代說。這樣想我反而更糊涂了:無論是康德的“崇高”,還是弗洛伊德的“海洋般的情感”,我早先讀到這些東西時,腦子里出現(xiàn)的首先是喊“萬萬歲”時的激動,要不就是初登昆侖山和唐古拉山時的震撼,與此時此刻的感覺簡直是南轅北轍。至于體育和宗教的關系,也許恰恰因為我在國內讀書時就知道了所謂替代說,加上那個時代對“萬萬歲”式狂熱的反思,使我以后一直有意無意地對可能產生那種狂熱的事物保持警惕,盡管我始終無力將自己從電視機前挪回應該呆坐的書房里。何況,空曠的“大圓頂”里,那時沒有一絲狂熱的痕跡。

      我終于看清楚這座巨型建筑的內部,是有一次參加校方組織的義務獻血活動。說起在“大圓頂”里舉辦的公益活動,還有這么一段故事。八十年代中期修建史密斯中心時,經費全部來自社會捐款。動用納稅人的錢來蓋這么一幢建筑,自然沒人敢明火執(zhí)仗地去干。而且也沒必要。富有的大款們,只要其捐款達到一定數(shù)額,就可以使他們的大名永鑄于巨型銅板上。同時,這又是件名利雙收的事,高額捐贈者可以為自己買斷貴賓席上的座位,而且可以像遺產一樣傳給后人。當初北卡大學同州政府商談時,除了要求州里批準用地外,還留下了一條尾巴。待到完工后,這條尾巴就冒出來了:學校每年要花一百萬美元用于水電、維修、管理等方面的費用。羊毛還不是出在羊身上,總不能把捐款人一個個都請回來追加贊助吧?從那以后,州政府的年度預算里就多了一筆專項撥款。為了擺平各方利益,州里為使用該項公款附加了一個條件:在不妨礙男籃訓練比賽的前提下,史密斯中心應盡可能為本州的非贏利活動提供方便。像獻血這種事,本來用不著把教工弄到離主校區(qū)這么遠的地方來,就便在位于校園中心附近的老體育館里就行了。那地方自男籃搬走后主要由女籃和男女排球隊用,也能容納一萬人左右。知情的同事就抱怨說,把人們請到“丁圓頂”去,美其名曰是因為那里停車位多,其實就是為了應付州里的規(guī)定,為史密斯中心的“公益任務”湊數(shù)。這種因物設事的現(xiàn)象,讓我想起國內舊體制下種種因人設事的做法。不過,仔細一想,其背后的邏輯更像“首長工程”。不同的是,這里的首長們實際上是那些富有的捐款人;在臺面上代表“公眾利益”的官員們,無論本人是否有這層意識,都得盡力把這場雙簧演好。

      也有演砸的時候。不久前,州里的公路主管部門突然決定投資兩百萬美元,為史密斯中心的貴賓停車場修條專線,使權貴們可以繞開賽前賽后萬車爬行的擁塞和尾氣蒸騰的窒息。貴賓們除了本州的高官和客隊學校的負責人外,自然都是些捐款大戶。但公路局和校方的主事人卻犯了個“技術性”錯誤:他們事先忘了給教堂山市政府打招呼。雖然這條公路是州里出錢,又建在校區(qū)即州政府所轄地面之內,但既然位于教堂山市界內,當?shù)卣阌袡嘁罁?jù)城市規(guī)劃的地方法規(guī)審核。一般情況下,這種花全州納稅人的錢為地方修橋鋪路的事,本地的土地爺又何樂不為?可這回不一樣,不僅修路本身屬明目張膽的“首長工程”,而且他們也太目中無人了,竟忘了到土地廟先燒個香。就這樣,市府官員利用當?shù)貓蠹埌堰@件事給捅了出來,招來了一批抗議的學生和市民??棺h歸抗議,當事人一面表示工作中有誤,給市府一個臺階下;一面搬出州里的條條壓人,指出從嚴格的法律角度看,市政府無權否決這項工程,其權力僅僅是依程序在技術上審核備案罷了?!俺绦蛘x”有了個說法,自然還有“首長工程”這一“實質正義”問題。對此,官員們也有個“涓滴效應”的說辭:這條路修通后,不管是什么人用,總可以多少緩解一下交通擁擠狀況,公眾畢竟可以間接受益。就這樣,市民的抗議聲,就像小蟲子的嗡嗡叫一樣,被那些龐大的施工機械的喧囂聲所淹沒了。修出的那條路,除了有賽事外,一年到頭毫無用處。至于鋪下去的那區(qū)區(qū)兩百萬美金,還有砍倒的那些樹,我要真給那些涉世

      頗深的美國同事講這檔子小事,還煞有介事的樣子,他們會笑掉大牙的。我在美國僅十幾年,又無力去了解真正的“國家大事”,但就是各種媒體過濾后讓我知道的丑聞,就有不少嚴重得多的“首長工程”;而且,它們常常就是打著這種“程序正義”的招牌,在“涓滴效應”的借口下,于權貴們彈冠相慶間竣工剪彩的。

      我那天躺在史密斯中心的躺椅上,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針頭插入臂上血管的瞬間,本能地把眼珠轉開。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赤裸裸的拱形鋼架,像一組龐大而變形的十字架,懸浮在人與神交界的半空。那上面惟一的人工裝飾,就是用清一色的藍白校服色印染的懸掛物,有的記載著球隊的光輝戰(zhàn)績,有的是退役的球衣。懸掛在那里的隊服上的號碼,將永遠停留在空中,以后不會再使用,是學校給予運動員的最高榮譽。我在那件熟悉的23號球衣前停下。這個本來沒什么意義的號碼,從教堂山到芝加哥,伴隨喬丹走完了他輝煌的籃球生涯。至今印有這一號碼的T恤衫,幾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群中看到。23號的授權正版銷售額,當然無法同盜版相比,但其商標收入也為北卡大學、為芝加哥公牛隊帶來了大筆收益。在這個神明隱居的世界上,若講體育的宗教替代功能,商業(yè)化的眾神中當首推喬丹。

      無疑,身為神中老大,喬丹的個人經歷和言行,也一定要為神話的編寫提供必要的素材,否則就只會像他的芝加哥隊友羅德曼那樣,雖也極招球迷喜愛,卻只能在“正史”里充當提供笑料的噱臣。喬丹出生在北卡州的濱海小城威名頓,家境極為一般。直到他出生后不久,北卡大學男籃才開始在種族主義的藩籬下開了個口子,在史密斯教練的堅持下,于1968年招收了第一名黑人運動員。這在美國南方大學中是首例,并因此進一步強化了教堂山在南方的進步堡壘形象。十四年后的1982年,還是一年級新生的喬丹,就以主力的身份與隊友一道摘取了全美大學甲級隊的桂冠。當時立下汗馬功勞的另外兩名主力也是黑人,一個是后來多次為洛杉磯湖人隊奪魁的大前鋒詹姆斯·沃思,另一位就是先后轉戰(zhàn)洛杉磯、西雅圖,最近才從印地安納隊退役的老將山姆·泊金斯。關于喬丹和黑人球星的神話,在個人成功的經典陳述背后,總有一條關于美國自由平等的宏大敘事:講貧寒出身的總統(tǒng),早有林肯,現(xiàn)有克林頓;說起黑人的成功,現(xiàn)在的總要提喬丹和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鮑維爾。當人們說起喬丹時,又總是從1982年開始,而忘了對北卡男子籃球隊和整個西方世界講,1968年的歷史意義。

      在喬丹的個人神話中,最真實的部分還是那個場下的凡人。喬丹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持重而友善,堅定且幽默。在家里,他是位孝子、賢夫、慈父,甚至因父親被害而告別他如日中天的地位,在籃球場外“守孝”兩年。他從不招惹是非,不染體育大款的種種惡習,其口碑之佳,連本州一向鄙視黑人的赫爾姆斯議員對他也另眼相看。我在教堂山只見到過喬丹兩次,印象與傳說一致。其中一次,他回母校參加社會福利學院新樓奠基儀式。他為這座建筑捐資一百萬美元,是三名主要捐款人之一,該樓也以三人的名字命名。在他簡短的致辭中,喬丹只談了一個問題,這就是應該如何幫助被家庭破裂、社區(qū)暴力和吸毒酗酒所困擾的底層社會。社會福利學院的主要使命,就是為政府民政福利部門和非政府組織培養(yǎng)這方面的工作人員。在公共話語中,社會福利的受益者早已有了不言而喻的所指,尤其是“單親母親”這一形象,基本是和黑人劃等號的,盡管實際上靠社會救濟的人,黑人最多只占一半。自1994年共和黨奪取國會以來,右翼與克林頓當局通過的一系列福利制度改革方案,將殘存不多的“大政府”功能進一步削減,把更多的責任推給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在此背景下,喬丹的捐款與致辭是有所指的。據(jù)說他這一時期的捐款主要都用于同一目的,給母校的這一百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是個有良知和責任感的人,也一直試圖以個人良好的行為操守和公眾形象來影響幫助在底層掙扎的黑人兄弟。作為一個人,喬丹是近乎完美的。

      任何一個神話的主角,若要擁有廣泛的公眾基礎,都必須超越現(xiàn)實的意識形態(tài)之爭。據(jù)當年教過喬丹的同事講,他在課堂上很少就敏感的政治社會問題發(fā)表看法,更不會參加街頭抗議活動。就像他那簡短的致辭一樣,他不會去評論如此龐大的一個底層社會竟會在如此富有的美國長期存在,當然更沒有要人們去關注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結構性問題。就如他本人在球場上展現(xiàn)出的超人的飛馳騰空能力一樣,他的公共角色必須是催人向上的,是道義的示范,主體的凱歌。喬丹最終告別籃壇時,甚有一代圣賢飄然而去的悲涼。專欄作家喬治·威爾這位右翼思想界的干將,用了一個簡單卻寓意深刻的詞,稱喬丹為“紳士”,并哀嘆他的離去象征著一個傳統(tǒng)的結束。在美國歷史上,最具紳士傳統(tǒng)的地方是有兩百年蓄奴歷史的南方。如今,一位黑奴的后代,一個對美國政治生活沒有什么實際作用的運動員,竟被右翼精英冠予紳士傳統(tǒng)的化身,并為其退役而嘆息那一傳統(tǒng)的逝去,足見喬丹神話的豐富內涵。

      體育的宗教替代說,其主要理論來源應是功能主義社會學和以后的行為主義學說,是從功能替代的角度描述社會組織和社會行為及其變遷。對體育這一“宗教”的“神學”內容,這條路出來的社會學說是不關心的。我那天在抽血時,瞪著23號球衣發(fā)呆,突然覺得這間碩大的圓頂建筑,就像個被放大了幾十倍的羅馬式教堂,正好與校園北端的那座古剎連成一條貫串南北的軸線。眼前的那些懸掛物,霎時間像廟里的金幡一樣飄蕩起來。23號以他一貫的微笑對我說:你這個跑了半個世界來我家鄉(xiāng)取經的和尚,又喜歡看我打球,我就跟你說實話吧。他們?yōu)樽约盒蘖藗€大戲臺,然后把我和我的同伴請來給他們念經。因為我念經念得好,就把我掛起來,當神一樣供著。我為自己、為我所關心的人,當然也為他們做了些善事,說了些感人的話,他們就把這些言行加工成我的神話。我在公開場合講的話都是真心話,這你可以放心。不過,到了我這個地位,并不是所有的心里話都能講出來,所以你要會聽才行。我一直在努力做個好人,也希望通過我的言行教人向善,這你也盡管放心。但是,我畢竟是個打球的,沒多少你們說的那些文化,所以,被人們當成神供在這里,有些力不從心。你問我是不是覺得高處不勝寒?那是什么意思?哦,不是的,我們美國人不大想那么虛的東西。我被掛在這兒,你要是信我的神話,當然最好,對大家好,特別是對你自己更好。你若不信,我也不會怪你,咱們這兒是個言論信仰自由的地方。只是我覺得你最好還是實際些,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想,我本來是信的,要不也不會跑這么遠來進香。后來對廟里的事情知道得多了點兒,開始懷疑神話中的部分內容,但至今也不能說全不信。我能安身立命于這個高度發(fā)育成熟的現(xiàn)代體制,在教堂山教書,現(xiàn)在又躺在這座巨大的教堂里獻血,說明我已接受剃度。既然在校園這條南北軸線中有自己穩(wěn)定的位置,你說我

      履行著某種自古至今血脈相承的職責也罷,說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罷,對一個凡人講,入天堂早已錯過了機會,有塵世間的這些也就夠了。是呀,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又何苦老要找茬,把自己原本也喜歡的神話倒過來念?這么歪嘴念下去,遲早是要下地獄的。即使拋開信仰問題不談,理智上我又何嘗不知道,像“程序正義”和“言論自由”之類道理,管他能不能改變“實質正義”的內容,有,總比沒有強。那么,像我這種人,有什么資格對這種體制尚在建立中的地方做出某種“歷史超前”的評論,從而可能干擾它的建立呢?況且,就算想干擾,真有那種自信和能耐?

      我想起第一次站著仰望這座籃球館的情景,多少明白了當時為什么會頭暈目眩。它的空間太高大,結構太結實,功能太成熟了。無論從任何一個技術角度審視它,你都必須承認這座建筑的雄偉壯觀,為兩百余年前起源于古教堂的校園,為人們稱為現(xiàn)代性的整套物質、制度和欲望大廈,立下了一座不容爭辯的豐碑。而且你絕不會懷疑早已被事實證明了的這樣一個真理:人們會繼續(xù)建下去,越建越大,到地球上地方不夠的時候,肯定有能力建到太空中去。唯獨當你問自己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時,你才會突然感到失重:這么建下去到底為了什么?一所普通的公立大學,為了看籃球竟能造出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那天的確太讓我震懾了。在這種震懾效應下,你要么在認同中升華,從而進入一種崇高的幻界;要么在恐懼中逃跑,結果可能發(fā)現(xiàn)根本無路可逃。而我卻在神話大廈感召的同時,又對其背后碩大的黑影怯步,結果又想認同又要逃跑。只有躺著,那種精神分裂的感覺才會消失;而我在此地躺下的惟一機會,就是為了讓它完成公益指標,像圣徒一樣被弄來抽血。與以前跪下相比,現(xiàn)在躺著總要舒服多了。畢竟,這種姿勢對生命而言,象征的是時間的無限。

      我終于看清了,這里根本就不是教堂。它的整體設計,都是為了讓人居高臨下,更像一個角斗場。你要真的把它當教堂,在通向天堂的方向只能看到個冷面的金屬混凝土拱頂。誰要為了上天而想把如此堅固成熟的東西打通,無異于蚍蜉撼樹。如果還有一點希望,就是在這種冒充神殿的東西還沒建成的地方,先緩緩,想想到底為什么要建這種形式完備、內容迷人、目的卻荒唐的怪物。何況,在那些長久承擔人類生存壓力的古老的地方,可還有多余的空間來容納物欲的無限膨脹?這個地球上的精英們,如果就認一尊偶像,只念一本經,僅僅認定一條路,然后按“階段論”劃地為牢,那起碼太缺乏想象力了。

      樂鋼,學者,現(xiàn)居美國。主要著作有《“真問題”的背后》、《解構科索沃》等。

      猜你喜歡
      北卡喬丹教堂
      鞋子里的鹽
      布爾諾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天然大理石教堂
      鞋子里的鹽 你聽說過嗎
      美國遭颶風重創(chuàng) 340萬只家禽死亡
      東山再起
      冠軍,北卡
      喬丹獻瑞
      科比與喬丹的差距
      和平县| 博客| 涡阳县| 双辽市| 修水县| 郸城县| 太仓市| 姜堰市| 定西市| 虎林市| 湾仔区| 宁武县| 闻喜县| 藁城市| 南乐县| 仙桃市| 格尔木市| 历史| 临西县| 扶沟县| 榕江县| 尉犁县| 黑龙江省| 浦北县| 曲麻莱县| 贡觉县| 铁岭县| 日土县| 仪陇县| 方城县| 聊城市| 保定市| 东乡县| 宜良县| 乐安县| 墨脱县| 营口市| 连城县| 马山县| 萝北县|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