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寬
上回提要:彭述圣坐鎮(zhèn)隍廟茶園,半月間與群雄交戰(zhàn)百余盤,無人與其爭鋒。性情暴烈,眼高于頂?shù)摹鞍舜笸酢币渤蓮婂笾M失以往威風。
第十四回坐鎮(zhèn)隍廟受挫銀色旋風
登臨白塔漸悟流水行云
彭述圣坐鎮(zhèn)隍廟茶園,老一輩棋手孫唐、劉番相繼退隱,陳八已蓋不住他的鋒芒,故其聲譽漸隆、人氣漸旺,眾皆以“尕高棋”呼之。
吃水不忘挖井人。彭述圣感念劉番、于三爺對自己的種種恩德,每逢月底必去拜望。二老見彭述圣根基已穩(wěn),且知情達理,心中也暗暗高興。
上午閉門研習棋譜,下午茶園坐鎮(zhèn)應眾——這已成為彭述圣每天的生活規(guī)律。
因茶客漸多,茶園生意興隆,掌柜也知道大多茶客都是沖著“尕高棋”來的,所以除每日的例份錢外,月底多少還有點“抽頭”。彭述圣省吃儉用,倒也頗能自給,從此不再從鄉(xiāng)下捎糧,勉強解決了吃飯等基本問題。
一向過慣清貧生活的彭述圣對日下景況已經(jīng)很知足了,惟一不知足的就是棋藝。他暗下決心,立志要超過“三老”,在棋壇非闖個名堂不可。人無朋友固然苦惱,棋手若無對手則更為寂寞。彭述圣目前居高臨下,面對者大都為二、三流棋手,饒先亦游刃有余,于是開始研練饒子功夫,但總覺乏味。
忽有一日,風傳有位河州煞星途經(jīng)蘭州,欲橫掃金城高手,彭述圣聞訊,技癢難耐,忙托人打聽,誰知越打聽越撩人心弦。原來這位煞星不是別人,正是兩年前敗于涼州陳的河州回民喇老三,因長年從事銀器生意,人稱“喇銀匠”。
這喇銀匠做生意之余,惟一愛好就是三十二個棋坨坨,十多年來走南闖北,不知打敗過多少地方棋王,心性倨傲,江湖上怕過誰?自前年來蘭偶敗于涼州陳后,一直耿耿于懷,誓言三年后必來討還,而今未及三年,便迫不及待尋上門來,想必他在這兩年多里定有提高。
可惜涼州陳已走,他尋不著正主兒,便到蘭州各茶園棋攤?cè)鰵?,憑他現(xiàn)在的身手,自是一路凱歌。這不,昨天又去天齊廟尋“八大王”的晦氣。
陳八自上次輸給彭述圣后,心情一直不佳,這次又遭遇喇銀匠這位專找茬的過江強龍,零比二,敗得很慘。一生好強的陳八猶如冷水澆頭,當頭棒喝,自此也已萌生象壇洗手之念。
再說喇銀匠逞強天齊廟后,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城隍廟。沒想到此地取劉番而代之的是個年輕人,名叫彭述圣,而且還懸掛出“出手敢饒全城先”的匾額。殊不知這掛牌懸聯(lián)都是茶園掌柜為招徠顧客而設的套,與彭述圣何干!好在彭自坐鎮(zhèn)以來未曾失手,也算不負掌柜苦心。
喇銀匠可不管這些,他想我上次在蘭州丟的臉,這次仍要在蘭州找回來,雖不是涼州陳本人,但能饒全城一先,絕非弱者,打敗他也算出了這口氣。
喇銀匠是個生面孔,加之穿著與眾不同,一進茶園便格外惹眼。他直奔主桌,邊坐邊問:“誰叫彭述圣?敢給我饒先嗎?”盼顧左右,旁若無人。
眾茶客中有人認識喇銀匠,悄聲告知茶園掌柜,掌柜也風聞此人難纏,有道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于是忙上前招呼:“客官請坐,饒先一說是對本地而言,您是外地客人,就請分先如何?”
喇銀匠嘿嘿一笑:“你這掌柜還算識趣,那就開始吧!”說完從兜里掏出一串銀飾,丟在桌上道:“我經(jīng)營銀器,就以此為彩。敗則留下,勝則走人,不取分文,只圖一樂。”
彭述圣始終沒有講話,任憑掌柜安排,他只一心向棋。第一局因喇銀匠坐在客位,遂順手執(zhí)先,起手走“仙人指路”,待彭應以卒底炮后,喇再架中炮。彭述圣知道遇上勁敵,不敢稍存懈怠。喇銀匠通過左閃右移,調(diào)換次序等一系列奇詭手段,至中局已牢牢控制局面,不免躊躇滿志,面露得意。
彭述圣坐鎮(zhèn)以來,頭一遭感到扎手,再看喇銀匠似笑非笑的得意樣子,心中一陣焦急,手下連走軟著,被喇銀匠乘虛而入先下一城,拔了頭籌。
第二局彭述圣執(zhí)先,當然走最熟悉的當頭炮,喇銀匠以順炮應之。一個成竹在胸,一個有恃無恐,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雙方輕車熟路,各展所學,至中局已兌子大半,互無建樹,遂罷手言和。
喇銀匠一勝一和,抬手拾起桌上銀飾裝入兜內(nèi),說道:“彭小哥棋功不賴,只是嫩點,比涼州陳尚欠火候,風傳蘭州棋高,看來不過爾耳,失陪了?!?/p>
眾人看著喇銀匠遠去的背影,誰都不發(fā)一言。彭述圣悵然若失,隨即也默默離開茶園,將自己關(guān)在了小屋里。
躺在床上,彭述圣輾轉(zhuǎn)反側(cè),他被喇銀匠那句“不過爾耳”的話深深刺疼了。偌大蘭州,棋風興盛,為何屢屢受挫于外鄉(xiāng)人?先有涼州陳,今有喇銀匠,今后還不定冒出什么人!
正在胡思亂想,茶園伙計敲門,傳話劉番有請。彭述圣一骨碌身翻起,登上小閣樓。劉番雖足不出戶,茶園棋戰(zhàn)卻早有人報知,故叫彭來一問究竟。
當?shù)弥硎鍪楹慰鄲罆r,劉番笑曰:“勝敗乃兵家常事,古已有訓,誰見過世上真有一戰(zhàn)不敗的常勝將軍?再說涼州陳與喇銀匠皆為隴上人,且都在甘涼道上跑,又何為外鄉(xiāng)人!”
見彭述圣點頭,劉番又道:“為人立世,應以少惱怒,多歡心為本,少惱怒則性情爽,多歡心則精神朗,須知藝之境界與心性修養(yǎng)同等重要,理應同步才是?!?/p>
劉番見彭述圣似有所悟,想了想又道:“這樣吧,明晨你陪我登白塔山一游,不妨松弛一下,你去給茶園掌柜打個招呼?!迸碇Z諾連聲。
白塔山位于蘭州黃河北岸,從南岸望去,但見山勢起伏,層巒疊障,綿延數(shù)里,呈“拱抱金城”之勢。
劉番與彭述圣過浮橋后,只見山下與河濱之間有座半圓形關(guān)隘——金城關(guān),據(jù)載此關(guān)乃漢代所建,宋、明時代又再次擴建,金城關(guān)“南阻大河,北連重嶺”,極為壯觀。(可惜此關(guān)盡毀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已不復存在。近聞政府為美化蘭州,欲重建此關(guān),但愿歷史雄關(guān)重現(xiàn)世間)
二人無暇多顧,從山下沿盤山小路而上,穿過“鳳林香裊”牌坊,直達山道旁的羅漢殿。羅漢殿有幅對聯(lián)頗有情趣:“隨處現(xiàn)身只為眾生開覺路,尋聲救苦永留寶筏渡迷津”。劉番指著對聯(lián)對彭述圣道:“我雖未見羅漢現(xiàn)身救苦,可這兩句話耐人尋味,我每次上山都要品品,真是一品方能一身輕??!”
見彭迷圣正在默誦,遂向里一指:“走,里面有懸崖閣樓,可憑欄遠眺,凡登山者不可不往?!?/p>
所謂懸樓,實際是樓宇伸出基礎之凸出部分,類似現(xiàn)今陽臺,不過比一般陽臺大了許多,全為木制結(jié)構(gòu)。扶欄俯視,黃河、浮橋與金城雄關(guān)盡收眼底。晨曦下,奔騰黃河,泛金躍銀,一瀉千里,好不壯觀!平視遠景,不僅蘭州城廓歷歷在目,就連城南皋蘭山頂?shù)娜_閣也遙遙在望,仿佛天上宮闕降臨人間。
望著這巍巍高山,滾滾黃河,再看那螻蟻般的人群,彭述圣突然覺得面對大自然,人原來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定睛暇想,自己也仿佛化身為河道中的一塊石頭,正身受澎湃河水的沖擊與洗淬……想著想著,幻覺突然消失,依然身在懸樓,彭述圣脫口喊了一聲:“好高的懸樓!”
劉番微微一笑,接口道:“這哪能算高!我們只不過在大半山腰,上面還有白塔寺,再上還有九州臺。這人生亦如上山,須不斷攀登,才能登臨頂峰,我們上去看看?!?/p>
步踏蜿蜒曲徑,彭述圣思緒連綿,他在琢磨剛才劉番的話中之話。不知不覺間,眼前突現(xiàn)寺剎一片,原來已到白塔寺。寺中央建有佛塔一座,堊飾如雪,故曰“白塔”,白塔山亦因此而得名。
劉番講道:“此塔乃元世祖忽必烈為紀念一位為統(tǒng)一而死的喇嘛所建,屹立于此幾數(shù)百年。許多人在山下仰觀,以為白塔就是頂峰,實則不然,你往西看,那隱隱綽綽的山峰叫‘元昊臺,也稱‘九州臺,比這白塔又不知高出多少!”
彭述圣本是山里娃,從小就在山山洼洼里滾爬,但都是平平常常的山,既無居高臨下之感覺,也無山外有山之體驗。今日登臨白塔,俯瞰大河城廓,仰望白云藍天,心潮澎湃,感念萬千,興致勃勃,欲奔九州臺。劉番見狀,忙搖手止住,對彭說道:“我已年邁,實有心無力,你如有興,可改日再登?,F(xiàn)在我們稍微歇歇,就此下山吧。”
白塔之游,真如“乘寶筏渡迷津”,使彭述圣茅塞頓開。從大自然悟人生,又從人生悟棋局,個中體會,妙不可言。
從此,彭述圣越加勤奮,細研古譜的同時,結(jié)合實戰(zhàn)與體會又有許多新發(fā)現(xiàn)。其中震動京津的“蓋馬三錘”就是在這段時間內(nèi)研究出來的。后來幾年內(nèi),金城三老已徹底退隱,喇銀匠也被彭的“蓋馬三錘”砸得暈頭轉(zhuǎn)向,難討公道。到1900年左右,“尕高棋”已被“彭高棋”取代,彭述圣確立了獨步金城棋壇的霸主地位。
世間事從無兩全。當彭述圣在棋壇春風得意之際,鄉(xiāng)下老家也傳來了父母相繼去世和妻子離家不歸的不幸消息。悲傷之余,彭述圣也少了許多牽掛,自此他只身一人以隍廟為家,以棋為業(yè)。隨著歲月的流失,彭述圣棋藝日臻精湛,聲譽年盛一年。這才引出“南來者讓馬,北來者讓炮”的傳說和“雙雄會”、“鞋腳情”等棋事趣聞。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