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級大師許銀川
兵(卒)是棋盤中的弱子,然而在殘局的爭斗中卻往往成為決定勝敗的砝碼。如圖是我在去年亞洲杯團體賽決賽中與對手弈成的一個盤面:黑方僅多一卒,而且大子幾乎兌盡,黑方應無力進取,可是由于紅方思想松懈,防守不夠嚴密,三路兵竟被黑方所殲。以下是實戰(zhàn)的走法:
1、炮九退二馬6退52、炮九平三卒9平8
3、相七退五卒8平74、炮三退二象7進9
5、仕五進六前車平6 6、仕六進五象9進7
至此,紅兵被殲,形成馬雙卒對炮單缺相的殘局,黑方可勝(楊官老師語)。
上面的著法,紅方的失誤主要表現(xiàn)在以為只要三路炮瞄住黑方對頭卒,黑馬身負護卒重任,必無力取兵。不料黑象橫空殺出,那時紅方再想籌劃對策為時已晚。因此殘局的要點必須是棋手胸中早已構(gòu)化好的藍圖,如何進攻,如何防守總得有個計劃。
如圖形勢,若紅方早料到黑象高飛一著,則還可提前防范。誠然,若能支起羊角仕,炮藏仕后,黑過河卒一到相眼位即以炮換卒,可和。但現(xiàn)在盡管可以馬上支起羊角仕,炮卻不能迅速抵達防守要點,因此,不得不重作考慮。那么似乎只有用炮蹩馬腿一法了嗎?其實不然。如圖紅方先走相七退五,再炮九平四,炮四進一,黑應該無法進取。
這個殘局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弈中千萬不要因為出現(xiàn)和勢(當然也可能引伸為勝勢、敗勢)而掉以輕心,事實上在對弈過程中有很多風平浪靜的局勢,卻是激流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