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彀
問:您是人體科學專家,請問在目前抗衰老領域中有什么新突破嗎?
答:突破還談不上,但是新的探索和新的觀點卻有很多,其中最使老年醫(yī)學和醫(yī)學哲學界感興趣的,就是毒物應激效應和生物壽命的研究。
問:能解釋一下嗎?
答:毒物應激效應(Hormo Ligosis)的意義是:本來具有毒性或刺激性的物質,當以適當的劑量或溫和的刺激方式施給生物時,非但沒有毒害,反而能使生物達到其潛在的最高壽命,即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問:有事實嗎?
答:有。前蘇聯科學家曾將一種結構類似維生素B4的低毒劑施給小鼠,結果使其生命平均延長了10個月。美國的一個研究組給實驗動物一些最簡單的低毒劑,竟能使它們的生命延長30%左右。有的研究還指出:低劑量的電離輻射猶如一劑補藥,竟使果蠅和小鼠的生命延長了30%~50%。用較弱的射線照射水蚤,竟使水蚤生命延長了10%~200%!美國《科學》雜志報道:“低劑量的長期輻射能引起染色體更大的修復能力,從而使生命處于有益的狀態(tài)之中。”
問:這畢竟是動物實驗,對人類生命也有這樣的作用嗎?
答:我想說兩個具體的例子:眾所周知,電離輻射及放射性物質對生物體是有害的,但是經過對廣島、長崎原子彈受害者壽命調查,結果得不出放射線可縮短壽命的結論。此外,對英國核工業(yè)部門的近40萬工人的死因調查,得出了一個頗為有意義的結論:受核輻射低劑量危害的雇員的平均死亡率大大低于英格蘭和威爾士的一般公民;而且某些癌癥的死亡率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說明適當的輻射刺激有延長人類自然壽命的趨勢。
問:很有意思,能否再談一些具體的、實用的內容嗎?
答:現在我們大家都在找抗衰老藥。但是,什么叫抗衰老藥?并不是人人清楚。你即使能活到100歲,可是生活不能自理,甚至癡呆,這樣的抗衰老藥并不是社會所期望的。
問:那么社會期望的抗衰老藥是什么樣的呢?
答:社會所期望的藥物是指能提高生命效率或活力的藥物,即“老而不衰”、“老而神清”的藥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歷史上很多民族都曾用過溫和的“毒物”或“刺激物”來提高生命效率。如海參、海蜇、蛤蚧、馬鬃蛇等都含毒素,但又是常用的補品。印度人常用苦味極強的刺激劑(膽汁)作為增壽藥。我國西藏《四部醫(yī)典》中甚至將大蒜泡醇酒這樣極為刺激的飲料作為抗衰老藥。其云:“大蒜攝生堪稱上品,先剝其皮酒浸一晝夜,濾取清汁清晨適量飲,風癥盛者可延年。”可以說這是個實用性很強的抗衰老飲料。
問:關于這個學說還有什么具體的實例嗎?
答:含氰化物的杏仁是毒物,常常有吃過量而死亡的報告。但我國宋代翰林學士辛士遜每日生嚼杏仁7枚,持之以恒,竟“老而健壯,心力不倦”,這是歷史上用適量毒物刺激來提高生命效率的一個實例。
問:這個認識有沒有可能會改變人類的傳統觀念?
答:完全有這個可能。單純從生活物質條件的改善來抗衰老,恐怕已行不通。盡管衛(wèi)生醫(yī)療設施日益完善,飲食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都是重要的生命保障條件,但人類平均的最高壽命仍然沒什么突破。如果以毒物應激效應的觀點來尋找新型的抗衰老藥,則很有可能使人類的最高壽命得到突破。日本學者分析和研究了很多抗衰老藥,認為“回春仙”是長壽的良藥,而“回春仙”中的主要成分卻是有毒的蝮蛇和蟾酥!實驗結果也證明“回春仙”有極為奇特的增強機體活力和提高生命效率的作用。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