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再思哲學

      2002-04-29 00:44:03張之鋒
      博覽群書 2002年2期
      關鍵詞:哲學史終極哲學

      張之鋒

      北京大學哲學系趙敦華教授所著《西方哲學簡史》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再把哲學史看成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斗爭史,而是把哲學史看成解決人類終極問題的發(fā)展史。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說:“事實上,西方哲學史充滿了二元對立的范疇,用任何一對或幾對范疇作為貫穿始終的線索,都難免失之偏頗,我接受了前輩對哲學史這樣一些看法:哲學從來都不是死記硬背的學問,更不是僵化的教條,哲學史不提供現成的真理,西方哲學史是哲學家們愛智慧、求真理的探索過程;理解歷史上任何一個哲學家都要首先理解他的問題,本書選擇了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倫理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作為關注的焦點,這些問題的提出、轉變和持續(xù),圍繞這些而展開的爭論和所達到的結論,就是我們這本哲學史的線索”。

      對于趙敦華教授來說,他這樣寫可謂是“修辭立其誠”,但對于哲學學園里的學子來說,他這樣寫卻有著“開風氣之先”的意義。盡管“唯物唯心兩軍對壘”的模式不失為一種寫法,盡管趙敦華教授“解決終極問題”的模式也不是最后的寫法,但稍具哲學背景的人早已感覺到,西方賢哲的氣象并不是某個陣營里唇槍舌劍的斗士,他們只是一些在智力上天資俊秀、在人格上特立獨行、在性情上“不失赤子之心”的思想者,他們的一生不過是感受到一些切己的問題,然后知難而上地追問這些問題的所以然,最后寫下樸素無華的答案罷了。所以,趙敦華教授這套哲學史的應運而生也是事有必至、理所當然的事,對于等待已久的哲學園里的學子來說,這套教材即使不作太多的宣傳想必也會不脛而走、迅速傳播開來吧。

      然而我們要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哲學這朵奇葩難道就這樣封閉在一個小四合院里,最終落個“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結局?思維的花朵難道就不能走向民間,讓它變得“春色滿園關不住”?當然可能,而且理應如此。哲學家們本來就不是只有一技之長的匠人,而是胸懷日月、心系蒼生的巨擘;哲學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也許是少數思想精英的事,而對哲學的了解和涉獵恐怕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公共課了。因此,如果這套哲學史應該作一些宣傳和介紹的話,其對象就不僅只是哲學門內的寥寥學子,更應該涵蓋哲學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的蕓蕓大眾。而要獲得這些蕓蕓大眾的心,就必須首先解開他們的一個普遍的心結:學哲學有什么用?

      人類是注定要追問“有用與否”的,有用才有意義,有意義才值得去做。有人認為哲學是“無用之用”,是“無用之中之大用”。馮友蘭先生就曾說過:“哲學不提供具體知識,它只提高人的境界?!边@樣的解釋應該說很深邃,也很辯證,但不免有些玄奧。其實,何止是哲學,什么東西不是有用和無用的統一;何止是哲學,什么學問不能升華人的境界。因此,我們不妨明明白白地說,哲學有用,而且有大用,不是“無用之中有大用”,而是“有用之中大有用”,它的用處就是回答人生的終極問題,闡明人生的大道理。趙敦華教授在對希臘哲學的精神進行總結時就這樣寫道:“當希臘哲學家說明哲學的非實用性時,他們否定的只是個人的物質利益和官能享受方面的實用性,他們既不否認哲學對于個人精神生活的實用性,也不否認哲學對于公眾物質生活的功利性。”

      人要生活下去,人類要延續(xù)下去,當人們站在這個大前提上正視人生時,會發(fā)現人生的問題在空間上層出不窮、在時間上接踵而至。人們不得不解決這些問題,而在這些紛紛擾擾的問題中,終極問題的解決則留給了哲學。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困擾于人生的初級問題——生存,因為有的人一生很富裕;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困擾于人生的高級問題——發(fā)展,因為有的人一生很平庸;但一定是所有的人都會困擾于人生的終極問題——諸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生死觀等等熤徊還在時間上有早晚而已。當我們觀察世人時,會發(fā)現有的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內傾、沉靜、敏感、多思,這種天賦的品性使他們很早就意識到終極問題的存在,從而提前踏上尋求答案的心路。他們有些落落寡合甚至郁郁寡歡,他們并非有什么心理障礙,他們只是發(fā)現別人的話語中沒有撥動自己心弦的東西,不能給他們帶來點破迷津的愉悅和清爽;他們又不愿意沒完沒了地逢場作戲、無窮無盡地言不由衷;于是,他們開始在茫茫人海中尋覓著得“道”的高人。

      然而“茫茫人海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無緣邂逅一兩個“心靈深處的益友良師”。他們可能不乏至愛親朋,不缺榮華富貴,但他們的幸福感并不充分。造化就是這個樣子,誰讓他們是心靈的天之驕子呢?

      然而不幸之中的萬幸是,在不同的時空中走過人間的哲學大師們留下了一部源遠流長的哲學史。每當那些尋找精神導師的人們打開一部哲學史的時候,就跨越了時空的阻隔,通過一系列精辟的概念、深刻的命題、雄辯的推理和人類中最睿智的人默契神交。哲學的學習絕不只是歡迎理性的早慧者,它就像一所不設圍墻的公園,人,是進入這所公園惟一的通行證。如果說早慧者因為意識到終極問題的存在而學習哲學,那么,普通人也會因為學習哲學而意識到終極問題的存在,從而使得他們的心性雖然沒有早慧,但也不至過于晚成;使得他們在少年和青年時雖然免不了淺薄和荒唐,但不至在中年和老年時過于愚鈍和悲哀。正如趙敦華教授所說:“哲學史展現的就是高尚心靈的更迭,思想英雄的較量。雖然沒有一個西方哲學家的結論能夠經受歷史的考驗,沒有一種直到現在還被普遍認可的哲學真理,但是,哲學家們?yōu)榻鉀Q這哲學問題而提出的論辯證明至今仍給人以啟發(fā),成為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學習哲學史就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方式,啟迪批判性思維的試驗過程?!?/p>

      哲學提供了回答終極問題的各式各樣的答案,而組成這些答案的形式就是一些最具洞察力、最具概括力、最具解釋力的概念、命題和推理。借助這些偉大的概念、命題和推理,如果我們對終極問題懵然無知,它們則幫助我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我們對終極問題霧里看花、莫名其妙,它們則幫助我們清晰地把握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對終極問題頭緒紛然、雜亂無章,它們則幫助我們把這些問題條分縷析;如果我們對終極問題停滯不前、無法深入,它們則幫助我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這些概念、命題和推理能夠充分掌握、深刻體驗、仔細揣摩、長期涵養(yǎng)的人才有可能作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他們的認識和他們的生活不“隔”了、打“通”了,他們的思維和他們的存在就會由對立走向統一。世人喜歡把這種高度的覺解比作掌握了“批判的武器”,“武器”的比喻似乎有些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其實,不妨借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憑助哲學而高瞻遠矚的人就像告別了昏暗的洞穴,而開始了真正的人生。他們不再演戲,不再夢幻,不再執(zhí)迷于空花泡影,不再誘惑于泡沫煙云;他們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日益遠離浮華、而接近永恒;他們的生命經過哲學的點染,終于發(fā)生靈魂的轉向,而走上了安身立命的正軌大道。正因如此,趙敦華教授才在敘述“柏拉圖哲學”時不惜筆墨,聲情并茂的闡發(fā)其偉大的“洞穴”比喻。

      如果說哲學的第一個用處是獲得較高的認識水平的話,哲學的第二個用處就是培養(yǎng)較高的人格境界。前者可謂“教”,是“才”的訓練,是理性的完善;后者可謂“養(yǎng)”,是“德”的熏染,是情感的升華。如果說真、善、美是全部優(yōu)秀品格的概括的話,那么,前者的“真”加上后者的“善”才有最高的“美”。到底什么是道德呢?最容易接受的解釋就是,道德追根溯源,不過是為了保護人的最根本的利益和需要,它就是千鈞分量的兩個大字——生命。初涉人生、不諳世事的人們往往只看到生命的蓬勃發(fā)展、生生不息,而目光如炬的哲人們則早已了悟到生命的方生方死、逝者如斯。正因為生命改變不了由盛而衰的曲線,所以,生命從本質上不是一棵不老的青松、而是一株脆弱的蘆葦。賢哲們?yōu)榱瞬皇惯@株脆弱的蘆葦過早地枯萎凋零,他們一方面鼓舞著人們自強不息、奮斗不止;一方面又勸告著人們節(jié)制欲望、返樸歸真。于是,自強和節(jié)制構成托起生命的兩個顛撲不破的支點。因為自強,所以產生出勇敢、堅韌、頑強、勤奮、吃苦、慷慨、豪邁、執(zhí)著、果斷、干練、創(chuàng)造等美德;因為節(jié)制,所以產生謹慎、謙遜、誠實、溫良、廉潔、忠誠、團結、忍讓、寬容、文靜、淳樸等美德。第一序列的德目用來打破人的外在枷鎖,可謂“一腔劍氣”,第二序列的德目用來抗衡人的內在貪欲,可謂“一片簫心”,它們共同構成了博大而深沉的道德體系。千百年來,就是哲人們煞費苦心地構建起來的道德體系,才保護著蘆葦地里脆弱的人類綿綿延續(xù)、生生不息。每當處于一個功利滔滔、紅塵滾滾的時代時,人們總會有一種躲避、重估、顛覆、打倒這些勸世良言的沖動,然而到后來總是很快就發(fā)現難乎為繼。人性是多么無奈啊,絢爛之后還是希望平淡,喧囂之后還是渴求寧靜,奢華之后還是習慣樸素,世故之后還是羨慕單純,競爭之后還是向往交融。也許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我們靈犀萌動、走進哲學的契機。別擔心哲學家們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他們的立言不是假借仁義、謀取稻粱,而是大無畏地探索真理、追求至善,所以我們感覺不到欺騙;他們的立論不是一管、一斑、一隅的小聰明、小靈感、小機關,而是大音希聲、大智若愚的大道理,所以我們感覺不到膚淺;他們不是某一階層的代言者,而是所有眾生的守夜人,所以我們感覺不到偏狹;他們不是述而不作的傳承者,而是卓爾不群的開山人,所以我們感覺不到雷同;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是坐而論道的空談家,而是知行合一的篤行者,所以我們感覺不到虛飾。盡管我們常常是怯懦、卑微、粗糙、藐小的大多數,但這些哲人的存在使我們不再懷疑人世間還有一些偉大的心靈。誠然,理性的培育很艱難,人格的提升很漫長,但我們最終收獲的卻是生命的飽滿和充盈。為了它,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在哲學的入口處猶豫徘徊呢?趙敦華教授積半生功力寫就的這部嚴謹的哲學史,恰恰給我們推開了這個入口的大門,使我們得以和這些偉大的心靈進行一次言簡意賅的對話。

      馮友蘭先生曾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自序中這樣寫道:“小史者,非徒巨著之節(jié)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譬猶畫圖,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讀其書者,乃覺擇焉雖精而語焉猶詳也。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學,而其識、其才,較之學術巨著尤為需要”。這種深入淺出的境界恐怕也是趙敦華教授所致力追求的吧。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哲學史不但有益于哲學園中的愛智者,還大有益于中國所有的讀書人。

      煛段鞣秸苧Ъ蚴貳罰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歡
      哲學史終極哲學
      《企鵝哲學史》
      工會博覽(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謝林與黑格爾論笛卡爾——以《近代哲學史》和《哲學史講演錄》為例
      哲學評論(2017年2期)2017-04-18 01:14:50
      中國哲學史上最早的“自由觀”——莊子現代詮釋的重要進路及其反思
      終極發(fā)明師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終極發(fā)明師
      終極發(fā)明師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1
      終極擂臺
      资中县| 出国| 荣昌县| 兴国县| 青阳县| 定南县| 霍邱县| 乌拉特前旗| 峨山| 老河口市| 漳浦县| 湖南省| 定结县| 共和县| 宁阳县| 邳州市| 那坡县| 遵化市| 明溪县| 通渭县| 菏泽市| 天台县| 杭锦旗| 谢通门县| 盐池县| 栾城县| 张家界市| 天台县| 安达市| 大悟县| 淳安县| 土默特左旗| 巴林右旗| 定远县| 临安市| 辰溪县| 翁牛特旗| 西峡县| 尼玛县| 郯城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