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光榮
5月26日,瑞士銀行、野村證券拿到入市牌照,呼聲日久的QFII終于撩開神秘面紗。6月8日,又有兩家外資機構即摩根士丹利國際有限公司、花旗環(huán)球金融有限公司拿到了入市牌照。
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實力雄厚、經驗老到的“洋資金”,將在A股市場上與我們共舞。從今往后,在盤算資金去向、決定吸納出貨的時候,除了緊盯大盤走勢和莊家運作外,還得瞥一瞥QFII在干啥?
有了“洋資金”,市場會怎樣?“洋資金”數(shù)額有多高?“洋資金”能耐有多大?哪些股票被看好?……大幕方開啟,劇情如何演?不妨讓我們一起猜想。
首批資金有多大?
A股市場盼望增量資金流入。如果不出所料,首批QFII資金應該在6月份進入市場。該行首批資金究竟有多大?
德意志銀行張紅力說,一旦獲得批準,該行首批進入的資金有5000萬美元。這是德意志銀行的自有資金,張紅力的解釋為“先試一試”,而該行申請的QFII額度有2億美元。
包括高盛、摩根在內的不少投資銀行卻沒有這么樂觀,他們認為中國的QFII開展起來至少要等兩三年以后。國內券商也多認為,短期來看QFII所帶來的資金量有限,但中長期來看非常可觀。其理由是:由于境外機構對于新興市場開放初期的不了解和新興市場本身的高波動性,境外機構在QFII政策實施初期往往較為謹慎,并不能從短期內吸引大量外資投入本國市場。隨著外資對市場了解的深入和市場本身結構的改良,在一定時期后外資會對該國證券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一項有關外資機構的研究估計說,最初QFII進入中國市場的資金可能在10至20億美元之間。根據(jù)這一估計,其資金量不過相當于幾只投資基金。這樣的資金量顯然對于證券市場整體走勢的影響能力十分有限。
我國臺灣股市在1990年推出QFII政策后,外資初期投資熱情并不高,1994年以前境外投資機構持股占總市值的比重不到2%,1998年起超過4%。除發(fā)生亞洲金融危機的1997年外,其他各年外資均為凈流入,1999年更超過新臺幣3000億元以上。目前外資對臺灣股市的影響已遠遠超過本土基金管理公司和券商自營業(yè)務。截至去年8月,外資持股市值已超過臺灣股市總市值的18%。
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樂觀地認為,最初QFII進入中國市場的資金可能在10億~20億美元,中短期內規(guī)??赡苓_到100億美元。張紅力的看法是:只要有安全的投資回報,海外投資基金有足夠資金。
看空還是看多?
說來很有趣。從QFII浮出水面開始,消息面一旦與QFII有關,滬深A股盤面就泛綠。去年12月7日,有關實行QFII的文件文本在證監(jiān)會網站上一公布,12月8日起滬深兩市連續(xù)10個交易日大幅下挫,帶來市值損失達1315.36億元;12月1日,中國證監(jiān)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lián)合發(fā)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而滬深兩市12月2日再次雙雙受挫;而日前兩家外資機構入場券剛剛發(fā)出,滬深股市就緊跟著高開低走。
QFII這一旨在推進中國證券市場成熟的重大利好,為什么帶來的卻不是想像中的一片火紅?是這項長期利好的消息短期內被主力利用,還是QFII本身就給市場形成某種抗力?后QFII市場,看多還是看空?其實分歧與爭論一直就沒有停歇過。
空方說,成熟市場的投資理念決定了國外大型機構投資者在選擇股票上注重大市值、更好的流動性等所謂的“藍籌股”,不是以“坐莊”方式獲得盈利,而是主要通過分享所投資公司的成長,在股價上升和股本擴張以及分紅派息等方面獲得收益。
據(jù)此羅列外資不看好A股市場的若干理由:國內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混亂、所有權模糊,導致上市公司業(yè)績較差、股價太高、弄虛作假,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護;上市公司流通股只占總股本的一部分,導致A股股價非常容易被操縱;而國有股法人股什么時候、如何上市流通,對股市和A股股價都是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在國有股、法人股與A股同股同權但價格卻有天壤之別的情況下,外資怎么會舍棄國有股和法人股,買A股呢?即使購買流通股,上市公司發(fā)行的B股、H股也比A股有投資價值。因為投資理念和投資機構將逐步與國際接軌,必然推動A股股票價格和換手率與國際接軌,股市將進入“價值投資時代”,引入QFII將導致中國A股步入股價和換手率長期下跌的趨勢。
多方強調,QFII是長期利好,其真正意義在于,中國政府已著手逐步降低對資本的控制,開放中國的金融市場,而不能以短期盤面波動論長短。
多方的說法也不少:對國內股市投資價值不應采取過分貶低的態(tài)度,畢竟有著不同的國情,即使成熟股市也依然存在非常嚴重的不規(guī)范和投機成分;即使國內股市存在投機性強、波動大等風險因素,也有符合成熟股市投資理念可供投資的少數(shù)股票;即使國內股市存在較多風險,但以外資機構較完善的風險監(jiān)控防范機制,一樣能在國內股市小試牛刀。
如果外資不進入,新興股市永遠只能是投機性強的封閉股市,單純依靠內在力量的探索和調整,股市規(guī)范必然要走更漫長的道路,外資介入無疑會大大加快規(guī)范的進程,同時外資也可能在這一過程中獲利;即使外資進入,從很長時間來看,國內股市仍然以國內的機構投資者為主,機構與政策之間的博弈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趨勢和格局;即使股市不能因為QFII的推出而走強,QFII帶給股市的也決不止投資理念的沖擊。
QFII的推出與近期股市大跌而言,究竟是什么聯(lián)系?是盤內主力利用消息踏空出貨以靜待QFII進場一搏,還是QFII資金玩打壓籌碼唱低股價好低成本入市小技巧?沒有一個清楚的結論,等QFII進來再看吧。
QFII相中了誰?
習慣了在產業(yè)資本領域招商引資的人們,這回發(fā)現(xiàn)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作為了。在QFII還沒有開場的時候,許多上市公司就對外資股權并購熱心起來。中孚實業(yè)法人股股東豫聯(lián)集團擬將當?shù)爻钟械脑ヂ?lián)集團全部國家股14866萬股股權轉讓給EverwideIndustrialLimited,有消息說進展順利。
前一陣媒體關于新橋入主深發(fā)展,盡管最后無疾而終,但二級市場上的那波行情卻是實實在在的。
如今QFII近在眼前,誰最有希望入選?聽聽外國投資銀行怎么說。
德意志銀行是QFII的積極參與者,該行張紅力說,境外投資者會謹慎選擇優(yōu)質的國內公司進行投資,包括金融、房地產、港口、日用品、電信器材和家用產品等領域。境外投資者選擇的不一定都是大盤股,但肯定都是行業(yè)龍頭。由于A股市盈率確實高,相對于H股貴不少,因此有H股的A股肯定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德意志銀行對于中國市場1200多家上市公司作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有40家~50家公司具有投資價值。
瑞銀華寶已鎖定60家境內上市公司作為重點研究目標,其執(zhí)行董事兼中國區(qū)研究部主管張化橋說,現(xiàn)在境外投資者應重點研究四類中國公司:一是自然壟斷領域的上市公司,如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和廣電類公司;二是有中國特色的公司,如五糧液、古井貢等酒類公司,以及具有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的紡織品公司;三是諸如TCL、青島啤酒、聯(lián)想等民族品牌公司;四是資源類公司,包括煤礦、鐵礦和旅游資源等,如黃山旅游等公司。
中關村證券稱,今后一年中外資能夠感興趣的A股估計不會超過100只。除股票流通性要好外,QFII在具體個股選擇方面還有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價格不能太高,市盈率在20至30倍之間基本可以接受;第二,該股票沒有在香港以及海外其他地方上市,因為目前海外上市的股票價格遠低于A股,也就是帶H股、B股的A股將不被考慮;第三,公司管理層的素質要高、公司財務要具有透明度。
香港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總經理趙丹陽認為,理性投資者的投資是很謹慎的,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尋找有穩(wěn)定現(xiàn)金流和長期盈利能力的優(yōu)秀上市公司。里昂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孟怡說,里昂證券會選擇那些資產質量優(yōu)良、項目前景較好、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上市公司作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