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成
1991年底,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乙肝免疫工作會議在喀麥隆首都雅溫德召開,發(fā)表了消滅乙肝的“雅溫德宣言”,號召人們向人類健康大敵——乙肝展開全面挑戰(zhàn)。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治療乙肝和乙肝病毒攜帶者(表面抗原陽性)的藥物種類很多,但由于缺乏根治藥物而療效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用藥物,藥物治療原則又是什么?這是醫(yī)生經(jīng)常思考的,也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那么最理想的有效藥物的標準是什么?簡單地講,就是既能清除乙肝病毒(HBV),同時又可使肝臟炎癥消除,達到完全治愈的目的,這樣的治療結果應該是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gAg)消失;并應出現(xiàn)乙肝表面抗體(抗-HBs),血清轉氨酶恢復正常,肝臟病理改變消失。令人遺憾的是目前這樣的藥物尚屬缺乏。殊不知,微不足道難得讓人瞧得上眼的小小螞蟻卻嶄露頭角,成為攻克乙肝惡魔的尖兵。
南京金陵螞蟻治療研究中心和各地軍內外70余家醫(yī)療單位,10年來應用經(jīng)過挑選的野生良種螞蟻為主要藥物配制的“螞蟻乙肝寧”,治療40余萬例乙肝病毒攜帶者和部分乙肝病人,凡堅持服用6個月以上者,均能在健身的基礎上收到頗為理想的療效,總有效率達95%。HBsAg轉陰率達40%,HBeAg轉陰率達78%,抗HB-C轉陰率達43%。經(jīng)南京軍區(qū)肝病防治中心等5家傳染病專科醫(yī)院以國內目前投放市場的5種抗乙肝藥物對照觀察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令人振奮的是無論轉陰率還是遠期療效,均可與“干擾素”媲美。甚至優(yōu)于干擾素,降酶效果遠遠超過干擾素,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遠期療效可靠。其費用僅為干擾素的10%。
小小螞蟻何以能對付人類健康的大敵乙肝惡魔呢?臨床免疫學認為,乙肝的組織損傷不是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復制增殖的直接結果,而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亂通過一系列異?;顒赢a(chǎn)生的。因此,調節(jié)免疫功能成為治療乙肝、清除乙肝病毒感染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醫(yī)認為乙肝和乙肝病毒攜帶屬虛損性疾病,乃“正虛邪惡”所致,治療大法為扶正祛邪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提高和調整免疫功能的治療法則不謀而合。
免疫功能實驗證明:螞蟻是一種廣譜免疫增強劑,能使血液中的白細胞功能增強,提高抗原刺激后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數(shù)和血清抗體水平,還可使免疫活性細胞數(shù)增多。螞蟻還是高效安全的免疫調節(jié)劑,具有“適應原樣雙相調節(jié)作用”,可糾正個體免疫低下、失調和紊亂,清除體內免疫復合物。最近一項免疫功能實驗證明,螞蟻有增白介素-2的作用,這是一種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質,過去稱為T細胞生長因子,能增強和調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毒作用。乙肝和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白介素一2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螞蟻能對其起增強作用,無疑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增強非常重要。
人體內脂質過氧化物含量的增高是細胞衰老的標志,現(xiàn)已查明,在代謝過程中人體不斷產(chǎn)生自由基,但同時體內還有一種自由基清除劑——過氧化物歧化酶,它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過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逐年減少,導致自由基的不斷增高。它們對構成組織細胞的生物分子(核酸,蛋白質,多糖和酯類)極易進行損傷性破壞,損傷反應多屬惡性循環(huán)層次的延伸,并波及破壞正常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尤其是對人體的化學工廠——肝臟的破壞程度較大,當損傷程度超過修復或喪失其代償能力時,則出現(xiàn)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易受乙肝病毒的侵害,動物實驗證明,螞蟻乙肝寧能降低老年大鼠血清羥脯氨酶的含量和降低老年大鼠肝臟氧化脂質(LPO)的含量,同時還能增強老年大鼠紅細胞過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SOD可隨時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使機體不受侵害,由此可見螞蟻是一種可信賴的標本兼治的抗乙肝新藥源。它能在健身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基礎上“扶正祛邪”,是目前眾多抗乙肝藥物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