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冬
18世紀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工作時和沃茨印刷廠的管理員發(fā)生了一場誤會。這場誤會導致了他們彼此之間的憎恨,甚至演變成激烈的敵對狀態(tài)。這位管理員為了顯示他對富蘭克林一個人在排版間工作的不滿,把房里的蠟燭全部都收了起來。這種情形一連發(fā)生了幾次,最后當富蘭克林到庫房里排版一篇預備在第二天晚上發(fā)表的稿子,在版桌前坐下時,卻怎么也找不到蠟燭。
富蘭克林立刻跳起來,奔向地下室,將管理員痛罵了一頓,豈料管理員轉(zhuǎn)過頭以一種充滿鎮(zhèn)靜與自制的聲調(diào)說道:“呀,你今天有點兒激動吧,不是嗎?”
他的這段話就像一把銳利的短劍,一下子刺進了富蘭克林的身體。富蘭克林逃回了庫房。
當富蘭克林把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后,他立即看出了自己的錯誤。坦率說來,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動來化解自己的錯誤。然而,富蘭克林知道,必須向那個人道歉,內(nèi)心才能平靜。最后,他費了很長的時間才下定決心,去了地下室,把那位管理員叫到門邊:“我是回來為我的行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話?!惫芾韱T臉上又露出了微笑,他說:“你用不著向我道歉,這里除了這四堵墻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沒有別人聽見你剛才所說的話。因此,我們不如就把這事忘了吧?!?/p>
后來,這件事成為富蘭克林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富蘭克林說:“這件事教育了我,一個人除非先控制自己,否則他將無法控制別人。”這也使我們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如果想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
文/意林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