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 然
大年初九深夜,正在山西拍片的楊亞洲導(dǎo)演接受了記者的電話采訪。因為忙著籌拍新劇,春節(jié)前,他只回家陪媽媽過了一天。楊亞洲的聲音顯得疲憊,卻很真誠,在談話中,他很喜歡用“我真的真的……”來表達(dá)他對事情的態(tài)度。
新聞周刊:《浪漫的事》中宋家母女四人都很典型,帶著鮮明的符號。一開始你就考慮讓四個女人組成這樣一個家庭嗎?還是有收視率的因素?
楊亞洲:實際上這個戲開始是想寫三個女兒不同的情感經(jīng)歷。所謂“三個女人一臺戲”,加上一個媽媽。實際上,我想讓更多層次、更多年齡段的人參與思考。
確實有幾個人物我比較拿手。比如吳德利這樣的小人物,還有宋雪。經(jīng)常有人問我,這四個女人究竟哪個演得好?我自己又喜歡哪個?我覺得沒有可比性。比如如果大家覺得老二寫得還鮮活,那有老大和老三的功勞;如果大家覺得老大好,那也是因為老二老三映襯著。
新聞周刊:為什么把這部主要描寫親情的電視劇定義為“浪漫的事”?
楊亞洲:這是我的想法,因為我喜歡這首歌。創(chuàng)作這個劇本的時候,也是因為這首歌起念的。
“浪漫的事”就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F(xiàn)代人對“浪漫”的解讀有一定局限性,實際上“浪漫”有很大的范疇。我想說,今天的悲也好,喜也好,平常也好,離奇也好,過了一個階段,你經(jīng)歷了、年老了,就覺得特別浪漫。
所以,浪漫并不一定屬于眼前的、風(fēng)花雪月的、或是年輕人的,而是很廣義的,經(jīng)歷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浪漫。
新聞周刊:《浪漫的事》一劇對親情有非常細(xì)膩感人的表現(xiàn),這來自于你自己對親情的體會嗎?
楊亞洲:我母親72歲了。我覺得親情是最偉大的情感,我一直體會它在我身上的力量。
我是一個很幸運(yùn)的人,我今天干的工作是我喜歡做的。反過來說,我覺得自己也挺慘的。到哪里都沒有自己的生活,幾乎全部時間都被工作占有了,我無法把自己心態(tài)和工作心態(tài)徹底分開。
但是因為工作,拍出來的戲能讓親人和廣大觀眾都喜歡,我覺得這是很幸福的事了。為了使自己多點(diǎn)幸福,只得放棄很多東西。
新聞周刊:你拍的片子里,愛情都在平凡中出現(xiàn)了裂痕,而親情始終溫暖。是你覺得親情比愛情更恒久?
楊亞洲:毫無疑問!我有父母,我自己也是父親,我覺得一個人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錯誤,但無論犯多大錯誤,誰都無法原諒你的時候,父母卻能給你最大的原諒。
新聞周刊:盡管家庭劇好看,現(xiàn)在仍有很多電視劇導(dǎo)演不愿意拍,為什么?
楊亞洲:因為難拍。這個(家庭生活劇)離觀眾近,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對這個戲發(fā)表意見,不容易打動觀眾。而且,稍有閃失,就招人罵。而古裝戲是幾百幾千年以前的事,大家不會去深究。像《空鏡子》,一個觀眾說這簡直是站在自己涼臺上看對面家里發(fā)生的事情。這種戲拍得好,太難了。
新聞周刊:那么你選擇這個門類,是因為對自己特別自信?
楊亞洲:你拍別的戲(的話),對觀眾的生活質(zhì)量,對他們的愛、悟,沒有任何啟迪。我拍這個戲的原因是我想通過拍這個戲讓他們笑,讓他們對生活發(fā)生思考;我還希望他們哭,被這個戲真實感人的地方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