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丹
人生短暫,但不如夢,誰也不會忘記過去。但是,人在回憶往事的時候,會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當年遭受重大挫折時,度日如年,甚至都有了活不下去的感覺。但奇怪的是,伴隨歲月的流逝,這種感覺卻日趨淡漠,甚至完全忘了以往令人憂憤的事。對于這種心隨境遷的心理演變,有人將其稱為“時光沖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可能面對突至的困惑和挫折。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痛苦不堪,寢食不安,對工作和生活萬念俱灰,仿佛人生之路走到了盡頭。此時,如果用“時光沖淡法”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雞叫天亮,雞不叫也天亮;老天要下雨,江河照舊流,自己何必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有一位母親在節(jié)日時,將兒孫們叫到自己的身邊,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家宴后,母親給孩子們講了一段往事。說的是大約30年前長工資的事。那時人的每月工資只有幾十元。長一次工資也就是六七元錢。一榜公布后,她榜上有名。二榜公布后,依然有她。但是發(fā)三榜后,突然沒有了她。她與有關部門據(jù)理爭辯,但無濟于事。在極度痛苦后,她想到了自殺。正當她猶豫不決地進行痛苦的抉擇時,單位驚爆了一個新聞:有一位同事因為沒有長上工資而跳樓自殺了!她目睹了這位自殺女性的結局:她倒在血泊中,帶走了她的憂憤,也帶走了她的生命。人們第一天的反應是震驚。后來的日子里是為她惋惜。再過了一段時間,人們就不談論這件事情了,仿佛已經把她忘記。這使這位母親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悲劇雖然能夠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不會影響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影響的只能是自己的親人,人為什么要用對他人的不滿來懲罰自己和家人呢?”說到這,這位母親爽朗地笑了起來。她說,想起來真是可笑,當年我想不開的時候,竟然覓死覓活的。而30年過去后,又覺得長工資雖說重要,但絕不至于拿生命相拼。說來奇怪,伴隨歲月的流逝,我將這件事情幾乎完全淡漠了。她的孩子們則風趣地叫了起來:老媽真?zhèn)ゴ?,您若想不開了,世上就沒有我們了!
人活于世,有時跨越痛苦和憂憤的門坎是很吃力的。有一次,我遇見了多年不遇的校友。看她現(xiàn)在樂呵呵的樣子,不知情的人自然不知道她年輕時,曾遭受一次嚴厲的“口誅筆伐”似的批判。在她剛參加工作不久,她就談了戀愛。感情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她偷嘗了“禁果”,竟導致了未婚先孕。在六七十年代,這可就成了大事。不但單位對她的批判和懲罰,而且人們對她指東道西,使她在人們的面前簡直抬不起頭來。做完人流后,此事傳得更加沸沸揚揚。她甚至不敢走出家門,怕看見別人異樣的目光,怕聽到別人的冷嘲熱諷。為了躲避熟人,她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也不到食堂吃飯,隨便吃點從家?guī)淼奈顼?,真是度日如年。可是,在時光的不斷流逝中,她突然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態(tài)度變得越來越平和了。別人投向自己的目光也變得日趨正常和友善了。人們似乎漸漸地忘了這件事。后來,她與熱戀中的男友結了婚,以后又有了孩子。就連當年對她“口誅筆伐”的人見了她的孩子,也會停下腳步,逗趣道:“瞧,多可愛的孩子!”看看吧,這就是“時光沖淡法”。誰在最艱難的時候相信了這個法則,誰就會堅強起來,就會變得隨遇而安,就會迎來更長的時光,而不愉快的往事也開始在流逝的時光中煙消云散。而人們對你的評價則是:一個堅強的人,一個珍愛生命的人。
流逝的時光確實可以淡化一切,包括富貴與貧寒、幸福與痛苦、愉快與悲哀。當我們看見一位位高權重的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重新與百姓坐在一起的時候,這是時光流逝的結果。當我們看見一位歷經磨難的老人陶醉于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的時候,這依然是時光流逝的結果。當人走完人生之路的時候,短暫的時光幕布就完全落了下來,人生的一切感受都將成為過去。所以,我們不應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和有限的時光,要好好地過日子,好好地生活。即便有幾次挫折,那又算什么?只要人頑強地生存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歲月不但帶給我們陽光和雨露,還有撫慰受傷心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