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槍彈彈底標識一般包括哪些信息內(nèi)容,壓印標識是怎么安排的,怎樣識別?
新疆哈密張紫萍
答:為了便于零散槍彈的識別,一般在槍彈彈殼的底部都壓印有識別標識,有些槍彈在彈殼底火平面上還涂有與彈頭色標相同的顏色。
彈殼底部壓印標識一般用以表示槍彈制造的國別或廠商、生產(chǎn)日期、產(chǎn)品批號、彈殼材料、口徑和彈頭類型等。有的槍彈彈底壓印標識純粹是為了裝飾而不表示任何意義,也有的槍彈沒有彈底壓印標識,如二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日本生產(chǎn)的一些槍彈就沒有彈底壓印標識。國際通用的北約制式槍彈一般在彈殼底部壓印有帶十字的圓圈。總的來說,由于槍彈的種類及制造廠商繁多,而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彈殼底部壓印標識更是五花八門,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壓印位置,按標識反映信息的數(shù)量分為單壓印標識、雙壓印標識、三壓印標識、四壓印標識、甚至有五壓印標識的, 在彈殼底部平面上均布。一般槍彈多采用雙壓印標識,兩個印記分別位于12點和6點,或9點和3點位置(指相應(yīng)鐘表上時間的位置——編者注),也有并列放置的。
我國槍彈的彈殼底部壓印標識規(guī)定采用雙壓印,印記分別位于12點和6點位置,字向一致,上面是工廠代號,下面是年份代號。生產(chǎn)廠代號有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也有以符號表示的,如“△”、雙環(huán)等,既是生產(chǎn)廠標識也是產(chǎn)品品牌符號(或商標)。
問:各國槍械彈匣大多采用雙排交叉排列,能不能采用三排排列或多排排列?
四川南充周家俊
答:一般手槍多采用單排彈匣,沖鋒槍和自動步槍多采用雙排彈匣,這樣完全可以滿足武器戰(zhàn)術(shù)技術(shù)的需要,而且彈匣更換方便,也使武器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當然,為了增加彈匣容彈量,也可采用三排或多排彈匣供彈,只要彈匣口部與槍身接口一致即可,但多排彈匣的缺點是外形較寬,使用不方便。芬蘭蘇密沖鋒槍采用的是四排彈匣供彈,容彈量50發(fā),其內(nèi)部設(shè)有一個隔板,使槍彈在彈匣中形成兩個雙排交叉排列狀態(tài),在進彈口部逐漸改變成單行。
問:長槍管的射程為什么比短槍管遠,對槍管的長度有沒有限制,最理想的槍管長度與口徑比例是多少?
湖北武漢李志偉
答:槍彈一般都有充裕的能量以適應(yīng)不同武器及滿足武器對不同目標的使用要求。適當?shù)丶娱L槍管可以充分利用火藥能量提高武器的有效功率,使武器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也可提高彈頭初速,降低槍口壓力、溫度和噪聲。短槍管實際是對火藥能量的浪費,但手槍是隨身攜帶的自衛(wèi)武器,其體積小、便于攜帶是更重要的要求,在滿足戰(zhàn)術(shù)技術(shù)要求的條件下,手槍都在設(shè)法減小槍管長度;對于步槍,槍管也不能太長,否則使武器質(zhì)量增加,影響勤務(wù)使用。因此,對槍管長度要有一定的限制。
理想的口徑與槍管長度比例是經(jīng)過大量的試驗得出的,目前還沒有見過這方面的數(shù)據(jù)。有人從能量利用的角度考慮,認為比較理想的槍管長度與口徑比值(即槍管長度/口徑)選取范圍:小口徑(7.62mm左右)武器為80~ 115;大口徑(12.7mm左右)武器為75~100;小口徑火炮(20~45mm)為 60~70。
問:是不是彈頭越尖空氣阻力越小、彈頭飛行狀況越好?
甘肅張掖劉 彬
答:一般來說,彈頭越尖飛行阻力越小,且有利于侵徹目標,所以,步/機槍彈彈頭多為細長尖頭狀。但如果彈頭過尖也會走向反面,因為彈頭過尖空氣阻力并不相應(yīng)減小,而且,小于1mm的彈尖也不容易加工,彈尖稍鈍一些,空氣阻力影響也并不很大。因此,一般尖頭槍彈彈尖直徑都大于 1mm,如56式7.62mm普通彈彈尖直徑1.45mm、圓頭半徑R1.5mm。對于口徑很小的彈頭,彈尖相對做得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