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青 蔡東聯(lián) 耿珊珊 李明秀
一個體重70千克的成年人,如脫水后,只剩25千克,其中蛋白質12千克,脂肪7千克,碳水化合物3千克,其他包括維生素與礦物質3千克。可見,維生素與礦物質在人體中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卻是人體生理功能重要的維護者。據(jù)美國《科學導報》稱,人體若沒有維生素和礦物質,會在10天內死亡。另有資料顯示,人體70%的疾病,是由于營養(yǎng)素失衡引起。
維生素與礦物質:托起生命之重
生理功能的重要維護者
□ 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 劉松青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保健意識的增強,各種品牌的維生素、礦物質復合制劑,飛進了尋常百姓家。維生素與礦物質對我們來說,不再陌生。
◆ 維生素
維生素是一類能參與機體多種代謝過程的物質,但它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作為機體構成成分。對大部分維生素來說,我們機體需要量極少,但又不能缺乏。除維生素D外,人體不能制造這些物質,因此我們需要從包含它們的食物或藥物中攝取。
維生素按其理化性質分為兩大類:
脂溶性維生素常見的有維生素A、D、E和K等。它們不溶于水,在食物中常與脂類共存,其吸收也與脂類有關。過量攝入易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而中毒。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B2、B6、B12,維生素C,煙酸,煙酰胺,泛酸,葉酸等。它們能溶于水,大多在短時間內貯藏于體內;如貯藏量多于需求量,將很快由腎排出。
◆ 礦物質
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需的微量、但又必不可少的某些元素。這些元素在體內的含量極低,但它們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營養(yǎng)作用。目前已知的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種,它們包括鐵、鋅、銅、錳、鉬、硒、碘、氟、鋁、鉻、鎳、錫、硅和釩。
微量元素的重要生理功能有:參與酶的構成與激活、構成體內重要的載體及電子傳遞系統(tǒng)、參與激素及維生素的合成和調控自由基的水平。
宏量元素是機體需要量相對較大的某些礦物質,如鈉、氯、鉀、鈣、磷等。鈣離子是人體重要礦物質,它對人體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鈣是人體骨骼基本元素,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fā)育,是維持神經肌肉沖動傳遞、肌細胞收縮、血液凝集、心功能和細胞膜通透性等機體功能的重要物質。鈉、鉀和氯能維持酸堿平衡,鈉鉀還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磷是骨和牙齒的形成成分,也參與維持酸堿平衡。
◆ 相互影響
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會相互影響。維生素E能促進維生素A在肝臟貯存;維生素B1能提高B2的利用率,當食品中缺乏多種B族維生素的時候,如果只補充維生素B1,會使煙酸缺乏加??;而大劑量的維生素C能破壞體內的維生素B12;大劑量的維生素B12,又會導致葉酸的缺乏。如鈣和鋅會影響鐵的吸收率,鐵也會降低鋅的吸收率。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吸收,硒和維生素E保護細胞抗氧化等。
因此,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含量必須保持嚴格的平衡關系。即使缺乏某種維生素與礦物質,也應遵醫(yī)囑來補充。
★專家簡介
劉松青,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專長于中藥體內代謝研究和中藥質量標準的研究;現(xiàn)任中國藥學會醫(yī)院藥學專委會委員、重慶市藥學會常務理事;擔任《中國藥房》雜志、《中國藥業(yè)》雜志常務編委和《華西藥學雜志》編委;以第一完成人獲軍隊科技進步三、四等獎各1項,發(fā)表論文30余篇。
特殊人群,進補有異
□ 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中心主任、教授 蔡東聯(lián)/營養(yǎng)學碩士 耿珊珊
人生的旅途是漫長的,在不同的時期,營養(yǎng)代謝的水平也有所差異,同樣的年齡也會因個體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要因人而異,你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選擇食物或復合制劑加以補充。
◆ 青少年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是大腦、身體發(fā)育旺盛和迅速的時期。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學習和為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維生素A、C、D、E、B12、葉酸等,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是必需的。如維生素C能促進發(fā)育和增加青少年對疾病的抵抗力,防止骨質脆弱和牙齒松動。在緊張的腦力和體力活動期,維生素B1和B2及尼克酸的需要量也會相應增加。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三次營養(yǎng)調查結果表明,維生素A、維生素B2、鈣和鋅等都是我國兒童、青少年嚴重缺乏的營養(yǎng)素。維生素C的攝入量表面不低,但膳食中的維生素C很不穩(wěn)定,貯存和烹飪的過程中都要損失,因此也需要適量補充。
鈣主要參與骨骼發(fā)育,影響青春期生長發(fā)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日鈣供給量不少于0.5克。鋅的每日需要量為15毫克。缺鋅會引起青少年生長緩慢,嚴重者可導致侏儒癥、第二特征不發(fā)育。
已有月經的女青年要注意補充鐵,以防止青春期貧血。碘與青少年體內某些生長激素有密切的關系,缺碘后生長發(fā)育明顯延緩。吃碘鹽和海帶等海產品是很好的預防缺碘的措施。
◆ 孕婦及乳母
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對營養(yǎng)的需求增加,需要補充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保證自身和胎兒所需的營養(yǎng),其中鈣的需求尤為突出。新生兒體內全部鈣的含量為22克左右,在孕期完全由母親供給。
另外,胎兒出生前需要一定的鐵儲備量,母親本身血容量也漸漸增加,所以在準備生育前的半年左右,孕婦可服用合理劑量的維A、D。孕婦對鐵、碘、鋅等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
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性畸形,因此產婦及哺乳期的女性,每日補充全面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使母體及胎兒健康。
值得提出的是,孕婦過量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制劑時,對胎兒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大量服用維生素A,可導致嬰兒骨骼畸形、泌尿生殖系統(tǒng)缺損,以及硬腭豁裂。因此,孕婦補充復合制劑之前,應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并嚴格按說明書服用。
◆ 成年婦女
我國女性狀況較以前已有大幅度提高,但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會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女性仍然有一些重要營養(yǎng)素嚴重不足,如維生素A、維生素B2;膳食中維生素B2、鋅和硒的供給量偏低。維生素B1雖然平均能滿足需要,但城市中因吃精白米面,實際攝入量可能仍偏低,所以還是補充一些比較安全。
成年婦女因月經周期失血容易造成鐵缺乏,而且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國城鄉(xiāng)婦女的貧血率較高,故宜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雖然攝入不太低,但考慮到其對皮膚有保健作用,以及其抗氧化功能可能對預防中老年時期多發(fā)的慢性病有益,及早補充是有必要的。
◆ 中老年人
除了飲食不平衡的原因外,中老年人生理特點決定了其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的情況更加嚴重:
一方面,吸收代謝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器官(胃、腸道、肝臟)功能大幅度下降,導致中老年人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鈣)的流失卻在加快。進得少,出得多,導致中國中老年人鈣流失嚴重;維生素A缺乏十分嚴重而且普遍;維生素B2嚴重缺乏;鋅、硒等也普遍缺乏。全國調查還發(fā)現(xiàn),很多地區(qū)患缺鐵性貧血的老年人仍高達40%,所以補鐵也是必須的。
◆ 壓力過大的腦力勞動者
精神壓力長時間蓄積,大腦超負荷運轉,加之大腦細胞所需氧和營養(yǎng)補充不及時等,很可能導致疲勞過度,出現(xiàn)乏力、頭暈、精神不振、失眠夢多、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等癥狀。對于這類人群,可適時適量地補充維生素B族與維生素C,以穩(wěn)定情緒,改善失眠與疲勞的狀況。
從事文字工作或經常操作電腦者,可補充維生素A,對預防視力減弱有一定效果。
經常在辦公室的人,接觸陽光的機會少,容易缺乏維生素D,可適當補充。缺鐵可導致貧血,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臉色蒼白、神情憂郁、身體無力,應該多食用含有鐵質的動物血、魚、蛋類食品,或補鐵制劑。
此外,鋅、銅和碘等礦物質,對大腦的學習記憶、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以及腦氧供應也具有重要作用。
◆ 慢性肝病
肝臟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貯存器官,并直接參與代謝,對其吸收、轉運、儲存、轉化和利用都起著重要作用。肝臟病變、功能受損,必然影響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和肝中,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都低于正常水平。
慢性肝病由于肝細胞損傷引起鋅水平下降,導致食欲不振、免疫力減退、血氨增高。對慢性肝病患者可補充富含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鋅等食物制或制劑,以維持正常代謝、保護肝臟。
◆ 抗衰老
有關衰老的研究,目前有多種理論。根據(jù)衰老的自由基學說,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對細胞成分的侵害造成的,能引起細胞生物膜的脂質發(fā)生過氧化,使生物膜被破壞,導致細胞病變,甚至死亡。自由基是人體逐漸走向衰老,甚至罹患諸如癌癥、心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維生素和礦物質中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鋅、銅、錳,均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能調節(jié)人體的代謝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緩衰老。
如維生素C是一種多功能的維生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在體內形成,并能提高機體抗疾病的能力,具有抗衰老的功能。苦瓜、辣椒、青菜、白菜、韭菜、黃花菜、藕、莧菜、菠菜等新鮮綠色蔬菜;刺梨、彌猴桃、鮮棗、橙子、蘋果等水果維生素含量較高。再如硒是酶的組成成分之一,同維生素E協(xié)作,除能保護細胞膜免受氧化作用的損害外,還能清除體內代謝產生的自由基。硒在動物的肝腎、魚蝦中含量豐富,芝麻、糙米、黃豆、蘑菇等含量也很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補充這些抗氧化營養(yǎng)素。
★專家簡介
蔡東聯(lián),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長海醫(yī)院營養(yǎng)科、全軍臨床營養(yǎng)中心主任,全軍臨床營養(yǎng)學會理事長、上海茶葉學會副理事長,多種醫(yī)學及營養(yǎng)學雜志編委。先后主持或參加30多項各類基金課題,多次獲得國家、軍隊成果獎多項,主編出版近50本專著,發(fā)表論文近300余篇。
聯(lián)系電話: 021-25070514;專家門診:星期三下午。
明明白白進補
□ 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營養(yǎng)科副教授李明秀
李老師是一個非常注重保健的人,平常注重飲食保健的同時,只要聽說什么保健品好,就會毫不吝嗇地掏錢去買來吃。你瞧她的抽屜,瓶瓶罐罐的,補品還真有些多。一年多后,她的皮膚開始變得干燥,食欲也漸漸出現(xiàn)減退。去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是因為她攝入維A過多而造成。
“我每天只服了一片多維片,怎么會多呢?”李老師十分不解。
其實李老師這種情況很典型。
2000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出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一書中,推薦我國成年男性每日攝入維生素A的量為800微克,女性每日為700微克。達到這個量即可保持皮膚、頭發(fā)及免疫系統(tǒng)的健康。
而李老師日常飲食中,強化奶粉或麥片是她每天早餐必備的,僅這些食物攝入的維生素A就足夠了??伤刻煸俜?片多維片,有的維生素A含量常常高達1500微克,這么一來,李老師每日維生素A總攝入量很容易就達到3000微克。這個量遠遠超過人體需要值。由于脂溶性維生素A會蓄積在脂肪內,日積月累就產生毒副作用,如關節(jié)疼痛、皮膚干燥、食欲減退、肝脾腫大、腦積水等中毒癥狀。
◆ 過量會帶來不良后果
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復合劑品種繁多,在口味、劑型、包裝上各有特色,其異曲同工之處在于:都是將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按一定的量,聚合在一顆小小的藥丸中,以其簡單、方便、廣義保健的特點擁有一定的消費人群。也正因為如此,有很多人不去咨詢醫(yī)生,不管自身營養(yǎng)狀況,直接吞下復合維生素藥片或膠囊,以為這樣就能達到“理想效果”。
維生素和礦物質復合制劑這些保健品,合適的加以補充是很好的。但若過量,甚至盲目服用補充,非但機體可能不吸收,反而還容易出現(xiàn)以下負面影響:
(1)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間的相互拒抗問題。
(2)補充過量還可能使人中毒,甚至導致死亡。例如,補鐵過量會造成色素沉著,并導致冠心病;而補碘過量的癥狀和缺碘是完全一樣的,也可導致甲狀腺腫大,甚至呆傻聾啞。而過量補鋅又會引起鋅中毒,表現(xiàn)為嘔吐、頭痛、腹瀉、貧血及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代謝紊亂,尤其會對腦造成損害。
◆ 參照3原則
然而作為一般人,往往自己不能判斷用量是否合適。面對這種問題,你可以參照以下3原則:
(1)加強營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用藥物來取代正常的飲食,如果能夠從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yǎng),就完全不必服用任何藥物了。天然食品的各種營養(yǎng)素的配比有其合理性,化學制劑不能完全代替人們從平衡飲食中獲得的營養(yǎng)素。
(2)對于特殊人群,不愿或沒有條件改變飲食習慣下,通過正常飲食達不到維生素和礦物質每日需攝入量,對于這些單純缺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是必要的。但要補得科學,最好采取單一補充方法為主,復合補充為輔的方式。
(3)如果不知補什么,或補充多少,聰明的做法是:到醫(yī)院對體內微量元素的水平進行檢測,根據(jù)微量元素檢測結果,聽從醫(yī)生的囑咐,進行有針對性的食補和藥補。
★專家簡介
李明秀,長期從事臨床營養(yǎng)專業(yè)工作,能熟練處理危重病人及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營養(yǎng)問題、營養(yǎng)評價、營養(yǎng)監(jiān)測和營養(yǎng)咨詢。主要研究方向是危重病人的營養(yǎng)支持、器官移植術后、小兒心臟術后的營養(yǎng)支持 ,并在藥膳食療方面有一定的造詣。發(fā)表論文30多篇。歷屆全軍臨床營養(yǎng)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理事;重慶市營養(yǎng)學會副理事長;臨床營養(yǎng)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生理科學會理事。聯(lián)系電話:023-68755635。
相關鏈接
市場上常見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復合制劑有以下幾種,您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購相應的配方制劑。
注:維生素A,1國際單位=0.3微克;維生素D,40國際單位=1微克;維生素E,1國際單位=1毫克。1毫克=100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