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安
內容提要本文立足于中國民間觀音信仰這個具體而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通過觀音身世、境界、地位、心境和神通等方面來考察中國道教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之間的對話。認為,這一對話不但促成了中國民間觀音信仰形態(tài)的誕生,而且因其所體現(xiàn)的和平、開放、互補、漸進、多向等文化對話特征,也向整個人類展示出一個不同文明體系之間相互對話的成功范例。
關鍵詞民間觀音信仰 道教 印度佛教 對話
〔中圖分類號〕B9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1-0016-05
1.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是東方最有影響的兩種文化體系,兩千多年以來兩種文化始終存在著密切的對話與交流。正像這兩種文化體系是由許多不同的領域構成的一樣,它們之間的對話也表現(xiàn)在宗教、哲學、藝術、文學、民俗、倫理等許多不同的方面。特別是宗教文化方面,中印兩種文化體系在中國進行了長期的對話,不但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還從許多方面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固有的文化。本文則以中國民間觀音信仰這種重要而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為例,說明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道教文化的對話及其深遠影響。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民間觀音信仰的研究始終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更沒有人從中印兩種文化的對話角度進行過思考。本文只是一個嘗試,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