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中風當中暑
醫(yī)學研究證明,氣溫過高與發(fā)生中風關系密切。每年當溫度在32℃以上的時段內,總會出現中老年人中風的發(fā)病高峰,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最危險。
在暑熱季節(jié),老人更要注意對中風的防范。首先,要注意居室的陰涼、通風,適度的活動與勞作應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進行。其次要及時飲水,最好用低鹽綠豆湯或粥及含低鈉、鉀的飲料,分多次適量飲用,保證充足的血容量;在飲食上要清淡、少油膩,防止血黏度增高,在不饑餓時莫強食,也是預防對策之一。
老人一旦感覺“悶熱”難受,??赡苁侵酗L的信號。如果忽然出現癥狀輕微或“一閃而過”的頭痛、頭暈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體感覺異常,切勿以為是“天熱吃不好睡不好”之故,而應該及時去醫(yī)院診治。
( 摘自《北京青年報》齊念慈/文)
干花、中草藥并非都適宜泡茶喝
藥學專家認為,有些干花、中草藥當茶飲用對身體并無大礙,但有些卻不宜飲用。如胖大海是純粹的中藥,只適于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因聲帶小結、聲帶閉合不全或煙酒過度引起的嘶啞,用胖大海無效。而且,飲用胖大海會引起大便稀薄、胸悶等副作用,特別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虛者更應慎用。
決明子雖然有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但同時可引起腹瀉,長期飲用對身體不利。
干花泡茶,也不是絕對安全,如飲用野菊花茶后少數人出現胃部不適、胃納欠佳等消化道反應。專家指出,不要將干花、中草藥當補品飲用。
(摘自《老年日報》 曉芳/文)
老了也要有愛好
時下,相當一部分老年人與晚輩共同生活。老年人與晚輩住在一起,通常在物質生活方面無憂無慮,但是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時卻未必如意,主要表現在與晚輩缺乏思想交流,彼此在一起時感到單調無聊,這就是俗稱的“代溝”。如果老年人能夠老有所好,在精神上有所寄托,不但可以為自己帶來情趣快樂,還能夠減輕晚輩的思想負擔,使兩者融洽相處。
要做到老有所好,其實并不難,生活中那些只要不是低級趣味的、有害的、違反道德法紀的活動與事情,都可以做,例如散步、跳舞、打牌、玩股票、旅游、體育鍛煉、聊天等等,盡可能選擇一兩樣,這樣才能使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老有所好與老有所學僅僅只是一步之遙,老有所好持續(xù)發(fā)展下去,也許就會變?yōu)槔嫌兴鶎W、老有所為。這樣,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價值也就會因此得到升華,晚輩們也一定會為長輩的健康與愉悅而感到幸福和快樂。
(摘自《浙江老年報》老朱/文)
益壽養(yǎng)生貴有度
我是一個古稀老人,每當看到周圍同齡的老哥,甚至一些小我不少的老友們,病魔纏身,有的甚至過早地離世,總有一種惋惜感,同時也慶幸自己在養(yǎng)生保健上所取得的成效。今年75歲的我,仍然身板硬朗、耳聰目明,血壓、血脂及血糖一直維持正常,一年到頭難得吃藥打針。要說有什么經驗,我坦率地說,那就是養(yǎng)生益壽貴有“度”。
飲食有“度” 宋代詩人陸游曾有“多壽只緣餐飯少”的名句。《內經》也明確指出,“飲食有節(jié)”是“度百歲乃去”的重要條件之一?!耙跃茷闈{”、飲食無度,則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多年來,不論是外出赴宴,還是親朋相聚,盡管美酒佳肴可口誘人、旁人勸敬,我始終清醒理智地把握著自己的“度”,不貪杯、不飽食,尤其是晚餐只吃七成飽。因此,我至今仍保持著適中的體型。
安逸有“度” 許多人以為,人老了要多享受,喜歡賴床貪睡,安于坐車。冬天靠著熱炕頭,夏日躲進空調房……可我認為,享受也該有個“度”,適可而止,勞逸結合,睡久了、坐久了就該活動活動。
勞作有“度” 人的體力和腦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過分勞累則會有損健康。??吹接行├夏耆?,運動、鍛煉、家務勞作,處處要和年輕人攀比逞能。尤其是一些肥胖的老人,為減肥過度鍛煉,結果身體無法適應,導致某些意外發(fā)生。我給自己鍛煉定的標準是:適體、適量、適“度”。平時和老友們在一起下棋、打牌,我也從不過度熬夜,很少傷神。
名利有“度” 有的人在名利上斤斤計較,結果爭到了好處,卻損壞了身體。其實,對我們這些拼搏大半生的老年人來說,在名利上知“度”而卻,把物質生活和地位看淡一些,從身體和心理上放松,不失為一條重要的養(yǎng)生之道。
(摘自《健康報》唐古勝/文)
吃核桃調節(jié)血脂
核桃仁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維生素E等。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預防高血壓、冠心病、血脂異常等。維生素E則有提高免疫力、抗動脈硬化、防癌、保護視力、消除“老年斑”的作用。所以,核桃是老年人的營養(yǎng)佳品。
中醫(yī)認為,核桃仁性味甘溫,有補腎壯陽和潤肺、通便的功效。因此,由于腎虛導致腰腿冷痛、尿頻、耳鳴、性功能障礙、遺精、須發(fā)早白等癥狀的人,每天最好吃點核桃,能起到治療作用。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新核桃上市的季節(jié),這時的鮮核桃苦澀味也較少。和老核桃比起來,鮮核桃由于含水分較多,營養(yǎng)價值差一點,但其中維生素含量較多。
(摘自《環(huán)球時報》 孫孟里/文)
老年人想長壽補點鉻
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減弱,對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也逐漸減少。雖然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含量很低,但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老年人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對抗衰老、預防和治療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鉻是人體葡萄糖和脂質代謝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機體內胰島素正常工作的輔助因子。此外,鉻還能修復、激活胰島細胞,調節(jié)血糖、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1988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將鉻列為“每日膳食必需的微量元素”,1989年美國FDA推薦每日鉻的攝入量為50~200微克。動物試驗證明,血清中鉻濃度越高,動物壽命越長。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長壽老人的血鉻含量較高。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中血鉻濃度會逐漸降低。人過中年后,如血鉻持續(xù)降低易導致糖、脂代謝紊亂和動脈硬化,進入老年后,這些病理變化進一步加強,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加重,免疫力下降,所以老年人應注意補點鉻。
食物中有豐富的鉻元素,老人應多吃含鉻量較多的食品如粗糧、小麥、花生、蘑菇、胡椒、肝臟、牛肉、雞蛋、紅糖、乳制品等。此外,茶葉、人參、靈芝、黃芪、鱉甲、何首烏等均含有豐富的鉻元素,老人也可以吃一些。
(摘自《環(huán)球時報》王凱/文)
聊天=做腦保健操
在緊張工作之余,適當地聊聊天對身心健康是有好處的。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逾百歲而終,她曾說:“常找人嘮嘮,心情會好些,大概也算養(yǎng)生之道吧! ”
聊天可以使人擁有健康的心理,著名心理學家默里認為,人類至少有20種心理需要,通過聊天可以滿足部分心理需要,使精神愉悅。與同齡人聊天,“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說說當年勇、當年情、當年勝利的喜悅與成功的激動,美麗的“過眼煙云”能喚起同齡人的感慨與興奮;與青少年聊天,“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的蓬勃朝氣,能感染中老年人,年輕的心理自會不期而至;與異性朋友聊天,男性的陽剛之氣,女性的溫柔之美,對中老年人的心理能起到“滋補”“健美”之作用。
醫(yī)學專家認為,人老首先是腦細胞和腦容量減少,聊天有助于刺激腦神經的生長,增進思維和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敏銳性和準確性,經常聊天,等于在做腦保健操。 (摘自《陜西日報》 佚名/文)
老年人養(yǎng)生要重“四梢”
人體的“四梢”,即筋之梢為手腳指甲,肉之梢為舌頭,血之梢為頭發(fā),骨之梢為牙齒。人一過花甲之年,“四梢”定是筋肉萎縮、骨骼松馳、頭發(fā)花白、筋梢回抽、背彎腰痛。只有堅持合理鍛煉,再適當加強營養(yǎng),方能推遲衰老,延年益壽。
老年人散步時,盡量穿平底鞋,兩腳行走以趾抓地,這樣則能起到舒筋活血作用。
人到老年,舌頭自然發(fā)硬,說話不靈活,此系肌肉萎縮之緣故。為此,老年人舌頭要經常做吞吐鍛煉,長期堅持,談吐也就靈活自如了。
人到老年,牙齒多數損壞不正。因此,在鍛煉時,應做少剛、多柔之運動,適當補鈣,如魚類、蝦皮或瘦肉、骨頭湯等。
發(fā)即血之末梢,人老發(fā)白,多是血之黏度過高,流速較慢,血液難以充足末梢。老年人為使血液新鮮,須鍛煉身心,引氣催血。
(摘自《健康時報》徐玉梅/文)
你的心變老了嗎?
你會經常遇到充滿青春活力、每天精神煥發(fā)的人們,可你注意到沒有,你身邊有些人年齡不大卻老氣橫秋、萎靡不振。對一個人來說,實際年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理年齡。
不管你現在有多大年齡,請你如實回答下列測試題,將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完全同意——4分,部分同意——3分,基本不同意——2分,完全不同意——1分)
1.我認為自己富有幽默感。2.我知道別人是怎么看待我的,我的直覺不會錯。3.我相信今后會有好運。4.我認為人們愿意跟我結交。5.盡管他(她)不同意我的觀點,他(她)對我也有好感。6.我喜歡孩子。7.我樂意完成各種任務。8.無論接手干什么活,我總是想方設法做得更好。9.我對各種事情的起因感興趣。10.除了工作,我愛好廣泛。11.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12.我的工作是在為人類造福。13.有時我會幻想一陣。14.我喜歡的音樂能改善我的心情。15.我對新思想、新時尚充滿好奇。16.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一般不會屈服。17.即使聽到惡意的玩笑,我也會一笑了之。18.我會跟親人透露內心深處的秘密。19.體育運動給我?guī)順啡ぁ?0.樂意結交新朋友。21.我還想學點我不會的新技藝。22.我總讓自己顯得富有魅力,實際效果也如此。23.不允許區(qū)區(qū)小事就引起我的憂愁。24.我熱愛我所生活的時代。25.我想,會有機會讓我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
75分以上:你不受實際年齡的影響,精力充沛,充滿自信。你善于交際,善良、樂觀、不會很快變老。
50-75分:憂慮、煩惱和壓力讓你高興不起來,你變得嚴肅有余、朝氣不足。能不能把折磨你的種種問題放到一邊,振作起來,樂觀起來?
50分以下:像你這樣的人閱歷豐富,經驗頗多,有點了不起。難道你不認為這個階段來得早了點?你還有很多東西要看、要學、要經歷?(摘自《北京青年報》丁永明/文)
盛夏貪涼易患“熱傷風”
感冒是一年四季的多發(fā)病,一般來說,無礙性命,但有時癥狀也不輕,還可因并發(fā)癥給人帶來嚴重的病痛。在大熱天一旦患了感冒(俗稱熱傷風),體溫往往很高,且不易下降,還伴有頭痛、乏力、食欲不振、胃部飽脹、大便溏薄等癥。祖國醫(yī)學將此癥歸屬于暑濕感冒。
“熱傷風”常由以下原因而起:高溫環(huán)境下汗腺大開,毛孔疏松,如在睡覺時喜歡將空調的溫度調得很低,或猛吹電風扇,邪風乘虛而入;有的年輕人貪圖涼快,在洗浴后不等擦干肌膚,就吹電風扇。這樣,雖然有助于散熱,卻擾亂了生理規(guī)律,使免疫功能減退,病毒趁機發(fā)難。
得了“熱傷風”后,不少患者急于退熱,濫服退熱片,出一身大汗后熱退,接著體溫反跳,不得已再上醫(yī)院打退熱針、打點滴,還要求在補液里加抗菌素……反復折騰,這種自作主張的不合理治療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不可能縮短感冒病程。
值得推薦的處理方法是臥床休息,多飲水。藥物方面可選服藿香正氣軟膠囊,每日2次,每次2~4粒。此藥功能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伴有咽痛癥狀者可加服雙黃連口服液?!盁醾L”重在預防,在盛夏季節(jié)要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切莫因貪涼大意而患病。
(摘自《新民晚報》袁秉/文)
古人養(yǎng)生“三支點”
物理學上有三支點穩(wěn)固性的說法,古人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也有穩(wěn)固性的三支點。
三戒孔子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因為縱欲、斗毆及貪婪,均可危害健康、損傷人的身體,導致病患滋生,甚至威脅生命。
三去 老子在《道德經》一書中提出,養(yǎng)生須“去甚、去奢、去泰 ”,意思是必須去除極端的、過分的、奢侈的欲望。這講的既是道德修養(yǎng),也是養(yǎng)生保健的準則。
三有 祖國醫(y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指出,一個人想少生或不生病,健康長壽,必須在生活上做到“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勞作有序”,反之,則易生病。
三寡 祖國醫(yī)學總結古代養(yǎng)生經驗,概括為"寡欲以養(yǎng)精,寡言以養(yǎng)氣,寡思以養(yǎng)神"。精充、氣足、神旺是人體健康的標志。做到“三寡”,是健康長壽的要訣。
三慎古代養(yǎng)生之道還提出貴在慎食、慎藥、慎激動。尤其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做到這“三慎”。目前市場上的保健藥品多如繁星,如不根據自己體質的具體情況選用,或濫服人參、鹿茸等補藥,常常事與愿違,產生毒、副作用,反而對身體造成危害,影響健康。
(摘自《家庭生活報》 佚名/文)
如何安度“桑拿天”
夏季,有些地區(qū)霧氣蒙蒙,氣溫居高不下。如何平安度過這樣的“桑拿天”?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盡量減少高溫時段外出和大運動量活動,防止人體水分隨汗液大量流失。上班族應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喝新鮮的白開水或淡鹽水,少飲冰鎮(zhèn)飲料。因為冰鎮(zhèn)飲料的溫度與體內溫度相差較大,過量飲用會導致汗腺排泄不暢,機體散熱困難。此外,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扁豆等。
第二,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吧D锰臁奔竟?jié)是感冒高發(fā)期,尤其是長時間在空調房里或吹電風扇,會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感冒癥狀。建議不要長時間在低溫空調下滯留,晚上睡覺時應盡量開窗通風,老年人進冷氣房間前要把汗擦干?!吧D锰臁睈灍帷⒊睗?、氣壓低,細菌、霉菌滋生繁殖快,應特別注意飲食衛(wèi)生。
第三,“桑拿天”里,人們感覺悶熱難忍。此時要注意調整好心態(tài),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
(摘自《人民日報》曹少軍/文)
市場流行醋保健
現在市場流行喝醋飲料來保健,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上來看,醋酸有利于糖和脂肪充分轉化為能量,防止體內脂肪過多堆積,還可以軟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機酸則有利于維持人體內環(huán)境酸堿度的平衡和穩(wěn)定,使各種代謝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進行。
由于添加了不同的果蔬,醋飲料的保健作用也不盡相同。蘋果醋可補心益氣、生津止咳、健胃和脾;番茄醋則能清熱解毒、平肝、解暑、止渴;蘆薈醋有抑制心律、擴張血管、增長紅血球以及防癌等效果。飲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加以選擇。
醋飲料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用它治病,尤其是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血壓,降低膽固醇的科學根據不足,國內外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實驗。用醋飲料來減肥也無任何科學依據。長期喝醋飲料能腐蝕牙齒使之脫鈣,應在喝后用水漱口。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喝醋飲料。醋飲料是酸性物質,不宜長期食用,食用過量會影響人體的酸堿平衡,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者,甚至會引起酸中毒。
對那些胃壁過薄、胃酸分泌過多和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人來說,更要謹慎飲用醋飲料。
(摘自《北京科技報》 佚名/文)
老人適當吃點糖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因擔心血糖升高,得上糖尿病,對糖很害怕,非常注意少吃甚至不吃。專家指出,不要絕對把糖“拒之口外”,適當嘗點“甜頭”對健康有利。
糖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能量之一,是人體這個“發(fā)動機”運行所燃燒的燃料,太多了或者太缺了都有損健康。中日友好醫(yī)院中醫(yī)糖尿病科主任仝小林教授認為,人上了年紀,隨著與血糖相關的胰腺、肝臟、胃腸等臟器的老化,身體調節(jié)血糖的能力會有所下降,糖耐量降低,所以吃糖比年輕人要謹慎一些,當然也不能一點不吃。況且血糖升高還和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不僅僅是吃糖多少的問題。有些時候,雖然覺得吃糖少,但是吃的其他食物有可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糖,這種“看不見的糖”是一些老年人所忽視的。仝教授說,現在檢驗血糖的標準,老年人和年輕人是同樣的,其實這不盡合理。對于老年糖尿病人,在指標上可以放寬些,在飲食控制方面可以稍微寬松些。而對于那些血糖正常的老年人,完全可以和年輕人一樣吃糖,不必嚴格限制。
糖并不是“洪水猛獸”,相反,不管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人,如果發(fā)生了低血糖,對身體都有危害。比如糖尿病患者長期夜間低血糖會增加老年癡呆發(fā)生的危險性。據了解,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如果在白天控制在正常偏低的狀態(tài),則晚上就會更低,在凌晨就可能發(fā)生低血糖。這時候人在熟睡中,覺察不出有什么癥狀,但是容易造成腦細胞的缺血缺氧缺糖,長期這樣下去可損害腦細胞。
仝教授提醒,有些低血糖并不是因為糖攝入太少,而恰恰是糖尿病的一種信號。因為得了糖尿病,自身對血糖的調節(jié)能力變差,糖攝入稍多血糖就升得很高,而有時稍微少些立刻就表現出低血糖。這部分病人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平時身邊帶些糖塊、餅干等,出現低血糖時趕緊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