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書
我是一名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參加革命的離休老干部。正當我沉浸在幸福的晚年生活中時,老天不遂人愿,在我70歲那年,老伴一病不起,竟先過世了,扔下我一個人,孤苦伶仃。
從前吧。家務事我是一點也不管,老伴這一“走”,我可抓了瞎,要想找點啥呀,是啥也找不著。兒女們還是挺孝順的,爹長爸短地圍著我,一天三頓飯菜,他們是變著花樣地做,夜里,兒子們還都輪流著陪我睡覺。孩子們各自都有個家,這一天天地因為我,耽誤了他們許多工夫。看著他們里里外外忙活的身影,我心里也不是個滋味兒。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后,我想:這樣長期地生活下去,也太拖累人啦。這時,我產(chǎn)生了再續(xù)個老伴的想法,省得兒女們和單位領(lǐng)導為我操心費力的。我把想法和兒女們說了,當時他們都沒說不行,我也就認為沒啥問題了。不久,老戰(zhàn)友給介紹了一位農(nóng)村老太太,我認為她各方面的條件還都不錯??墒菦]想到我把事情和兒女們一講,他們的態(tài)度跟原先根本不一樣了,兒子說啥也不答應,女兒也一個勁兒地阻攔,當面、背后的沒少抹眼淚,親朋好友也大多不贊成。他們話里話外地流露出以下幾方面的顧慮:一是我攢的那倆錢,怕我沒心眼兒,全叫老太太糊弄去,今后誰想用點也都不仗義了;二是擔心老太大進門后,雙方的脾氣屬性不同,怕在生活方面相處不好;三是尋思我這三室一廳以后全歸老太太了,今后誰也別指望了;四是怕老太太進了門不好意思叫媽。對以上各條,我都跟孩子們做了商量和解釋。經(jīng)多方做工作。兒女們明白了,父親找老伴是從長遠生活考慮的,不應該橫加干涉和阻攔。我和新老伴經(jīng)過一番周折總算結(jié)合了。
新的家庭成立后,老太太是初來乍到的,不知和兒女們的關(guān)系怎樣處理才好,我就首先向她介紹每個孩子的情況,以便她心中有數(shù)。并一再說:“孩子們是小輩,沒啥說道,有些事情,你就看著辦吧?!碑敽⒆觽儊淼臅r候,她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還給孫男嫡女們買來一大堆好吃的,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老太太可真是過日子的人,不是給孩子買些合用的東西,就是給孫男嫡女們做幾身小棉衣,而且家中買糧買菜的也都全包了。自打她進門,被褥漿洗得干干凈凈,鍋碗瓢盆擦得亮亮堂堂,我的棉衣棉褲全都是她做的,里外三新,穿在身上,暖在心里。我挺知足的:其實只要兩個人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就是最大的幸福。由于我在戰(zhàn)爭年代得了皮膚病,這些年了,始終沒好利落,犯病時,渾身鉆心的癢。她就從老家弄米偏方,每天給我準時上藥。您說神不,40多年的皮膚病,在她精心的護理下,竟全好了,我從心眼里感激這個新老伴。說句心里話,你們別見笑,我的晚年生活真的離不開她。
回想起我的再婚前后,感想很多:現(xiàn)在老同志喪偶的人真不少,如能再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不僅能減少兒女們的負擔,同時也給單位和社會減少了麻煩。在這里,我真心地希望那些準備再婚的老年人,應該解放思想,打消顧慮,不要讓那些舊的傳統(tǒng)束縛自己。別忘了,新的生活是大膽追求才能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