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峰
問題圖(取材于韓國第4屆棋圣戰(zhàn)挑戰(zhàn)賽七番勝負第六局,挑戰(zhàn)者李昌鎬六段執(zhí)黑對棋圣曹薰鉉九段):白1剛剛守角,黑2就跟進破空。白3不在左邊定型,而是搶先在上邊制造糾紛,黑方應如何應對。
實戰(zhàn)經(jīng)過圖:白6改于25位高拆也是常見之著。
參考圖一:黑2小飛掛時,白3一間低夾可下。
進行到黑12掛角是極普通的局面。
由于實戰(zhàn)白6低拆,白8再低夾似乎有些不妥。
弈至白14定式告一段落,白6顯得位置欠佳。
參考圖二:白1高夾是可行的一策。
黑2至12的應對,雙方均可接受,
白13與黑14變換后,再順勢于15位拆補,白一子的位置相當好。
實戰(zhàn)白24拆二,瞄著36位攔逼的好點,但也湊成黑25肩沖的絕好手段,
白24也有別策。
參考圖三:白1關起也是一法。
白1關起使下邊白陣結(jié)構(gòu)完整,又與右上白四子遙相呼應,不失為一種場合下法。
實戰(zhàn)黑39至白42先手占得便宜,再于43位拐頭,黑方布局步調(diào)順暢。
對黑45進角,白轉(zhuǎn)到上邊46位碰,這是此際白方打開局面的一策。
解答圖:對白的碰,黑方也置之不理,轉(zhuǎn)身搶占左邊1位大棋。雙方各行其是,內(nèi)容頗為精彩。
黑5拆一是攻防的要點。
白8、黑9均為目前場合下的“形”。
對白14的提劫,黑方自然沒有在A位應一手的心情。不過以后白棋開劫對雙方都關系重大。
可以說白14提劫是以后局勢變得復雜的根源。
黑15、17過分,黑方由此陷入苦戰(zhàn)。
白16、18反擊有力。
黑19以下已勢成騎虎。
白28是預定的好手。
白30至34先手包收走厚外圍,再于36位扳發(fā)動劫爭,白棋好調(diào)。
至白44的轉(zhuǎn)換白優(yōu)。
白54沖出之前應先做白B與黑C的交換。
實戰(zhàn)繼續(xù)圖:進入本譜,對右上角劫爭的處理越來越成為勝負關鍵。盡管目前還不是大劫,但雙方都有可能利用劫爭擴大事態(tài),關鍵是時機的把握。
從白8起,雙方的行棋都受到劫的牽制。對黑37尋劫,白38以下順勢渡過頗為實惠,
黑43在中央行棋是迫于無奈。此時找不到合適的劫材,如在46位接做讓步則形勢已非。
白46開劫是此際有力對策。白48是絕好的劫材。
黑49必須應劫。當白50提劫時,黑棋因無合適劫材陷入困境。
實戰(zhàn)終結(jié)圖:黑1在此找劫實屬不得已的選擇。
白2解消劫爭當然。至黑11,白方先手打勝了此劫。本來白方已獲勝勢,不料后面進程又生風波。
白54敗著,此時應冷靜地在51位接,以下黑55、白59、黑66、白84,對殺白勝。黑55后形成打劫,局勢逆轉(zhuǎn)。
本局共弈286手,黑勝7目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