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 子
20多年前,月餅還是過中秋時才得一見的稀罕物。
那一年我初中畢業(yè),考上了沛縣師范學校。中秋節(jié),學校里每個學生發(fā)兩塊月餅,方形,廣式的,五仁餡。我是第一次見到五仁月餅,而以往只見過砂糖餡的。本來以我的饞嘴,兩口就可解決掉了,但我只吃了一塊。
留一塊,給我的母親。
母親對我一貫嚴厲,我因調(diào)皮從小挨打無數(shù),再加上有村人開玩笑說我是從南方要來的,而非母親親生,以致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母愛深存疑慮。父親也曾對母親說,你這樣打孩子,別指望他們長大孝順你。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于明白了母親望子成龍的苦心。
將那塊月餅包好,放在墻上的書洞里,月底帶回了家。
“媽,這月餅是五仁的,你沒吃過吧?”回想起當初我夸張地把月餅遞
給母親的情景,猶自汗顏,因那夸張里面有孝心,也有表演孝心的成分。母親果然有不出我所料的驚喜。但當包裝紙一層層打開,那塊月餅呈現(xiàn)出來的時候,我驚呆了。歷時近一個月后,那塊月餅已變質(zhì),生出了許多墨綠的霉斑。
父親建議把月餅丟掉,母親卻不愿意,她說把皮去掉,蒸一下還是可以吃的。
晚飯的時候,我看見了那塊月餅,在一堆饃饃中間。由于揭去了皮,它的表面很不規(guī)則,但仍然是香的。它的香味從饃饃的氣味中透出來,被小弟準確地捕捉到了。但母親只掰了一角給小弟,小弟放在嘴里,嚼一嚼,鼻子眼睛立即都變了形,“呸”的一口吐在地上。母親說:這孩子。然后,她就細嚼剩下的月餅。
我留意母親吃月餅的樣子,滿臉歡欣,沒有一點痛苦的感覺。
當晚,睡到半夜,我被父母房間的動靜驚醒。原來,母親拉肚子,剛從廁所回來,正是那塊月餅惹的禍。我還聽見父親的數(shù)落:叫你別吃,你偏吃。隔了一會,母親說,孩子大老遠拿來的,咋能不吃呢?接著,她還責備自己說:吃了幾十年霉白芋干子,從沒鬧過肚子,才剛吃了幾年好飯,肚子倒嬌貴了,一點霉東西也降不住了。
被窩里,我的淚無聲地流了下來。
不久,我拿月餅孝敬母親的事在村里傳開了。母親每每向她遇到的人說:五仁的,你們沒吃過吧?里面有核桃、花生……擱了一個多月,還是好吃。然后在村人的羨慕和贊譽中滿足地微笑。
她把霉變一節(jié)略去了。沒人知道,她敘述的是一塊發(fā)霉了的月餅。
(原載2005年9月26日《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