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孩子5歲時,我們家移民到美國,我把他送到附近一所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班學習??烧l也想不到,兒子才去了5次就不想去了。兒子說:“老師根本不教繪畫,一點都不教!每次都是給一個題目,就讓我們自己畫,想怎么畫就怎么畫,老師一點不管。畫完了就知道一個勁地說‘Good,Good!好什么好!那些美國小孩的畫,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說得多了,引起我的注意。一天,我進去一看,看到兒子一臉無所適從、無可奈何的神情。天啊,其他孩子有站著畫的,有跪著畫的,也有趴著畫的,說“八仙過海”一點不為過。
每次兒子畫完畫都要問:“像不像?”我發(fā)現美國孩子在畫完畫后,是從來不問“像不像”的,只問“好不好”?
美國孩子學繪畫時,老師往往不設樣板、不立模式,讓孩子從現實生活到內心想像的過程中自由“構圖”。因此,美國孩子畫完畫后,只問“好不好”,不問“像不像”?;卮稹跋癫幌瘛钡膯栴},是指“復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的問題則是指“創(chuàng)作”得如何。繪畫是一種技能,是一種可以被創(chuàng)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種扼殺創(chuàng)造、重復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師傳授的,但創(chuàng)造性是無法教出來的。許多中國孩子具有很高的復制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創(chuàng)造力。
如今兒子已升入高二,最近剛剛結束了一次數學期中考試,主要內容是對數議程。在英語中,log的意思是數學中的對數,也可以是原本、木材的意思。答完試題,兒子在試卷上畫了一只很善于思考的河貍,手中拿著一塊木頭,說“l(fā)ogs are fun!”(木頭真有趣味!)數學考試本身他得了100分,老師又給試卷上的畫“原木和河貍”加了0.2分,一共是100.2分。0.5分以下是不算分的,兒子并沒有因為在試卷上畫這幅圖而多得了數學分。然而這個0.2分卻表達了老師對學生數理邏輯、形象思維和自信心的充分肯定。
(朱自冰摘自《今日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