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璇
少年劉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因他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出身無賴,以行伍定天下”的劉邦,日后竟能以其駕馭全局、舉重若輕的雄才大略,審時度勢、因時而動的精確的判斷能力而平定海內(nèi),稱雄天下,其成功的經(jīng)驗無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民間素有“劉邦坐龍椅,一靠蜘蛛,二靠螞蟻”的傳說,講的就是在靈璧的蛛網(wǎng)井和烏江發(fā)生的故事。
在今安徽省靈璧縣漁溝鎮(zhèn)西北有座山,山東邊有一個洞形狀酷似口井。“井”雖不大,可是遠近聞名。直到現(xiàn)在,當?shù)鼐用褚惶崞疬@口井,就會如數(shù)家珍般,講起兩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在濉水之戰(zhàn)時戰(zhàn)敗,藏在這口井里,躲過項羽追殺才保住性命的故事。
相傳,公元前206年,項羽和劉邦各率一支大軍在濉河之濱遭遇。劉邦率領(lǐng)的五十六萬大軍,軍紀渙散,輕視項羽,結(jié)果被楚軍殺得片甲不留,漢軍尸體把一段濉河填滿了,使“濉水為之不流”。這時的劉邦未當皇帝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前無去路,后有追兵,劉邦成為甕中之鱉,插翅難逃。
此時,項羽不禁哈哈大笑:“看你這小子往哪里逃?”項羽心想:要不了多久,會有人提著劉邦的腦袋前來領(lǐng)賞?!皥蟾娲笸酰瑒钐酉蛏街?,不見蹤影。”一位探馬向項羽報告。“把這座山團團圍住,就是掘地三盡也要把劉邦挖出來!”霸王一聲令下,楚軍三萬人馬把這座山圍得水泄不通。霸王確信:劉邦死在今日無疑。
然而,過了一個又一個時辰,仍然不見劉邦的蹤影。劉邦躲到哪里去了呢?原來劉邦在走投無路時見這座山有一個洞頗似口井。他沒有多想即鉆到這口井里了。當楚軍搜查到這口井邊時,有的說:“劉邦不會鉆天入地,可別的地方都查遍了,不見蹤影,肯定是鉆到這口井里去了?!闭f罷要下到井里查看。另一個楚軍一把拉住他說:“你真傻,你看井口結(jié)的蜘蛛網(wǎng)未破,劉邦怎么會藏到井里呢?”一些搜查劉邦的楚軍認為說的不錯,沒有下到井里,劉邦保住了一條性命。
當年楚霸王敗到烏江時,見江邊上有由螞蟻組成的字:“項羽必死烏江”。項羽見狀便想,區(qū)區(qū)螞蟻都知道我項羽今天該死,是“天之亡我也”。我不必再回江東,遂拔劍自刎。其實他不知那是劉邦用計,早令人在烏江邊上用蜂蜜寫了這幾個字,因螞蟻喜愛吃蜜,便聚在一起組成了文字。
劉邦稱帝后,恢復和發(fā)展生產(chǎn),并先后殺死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大封同姓王,鞏固政權(quán)。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選自《中華少年》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