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偉等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領(lǐng)域引用經(jīng)濟學(xué)常識了。尤其是成本核算,它原本只是經(jīng)濟學(xué)的一個要素,現(xiàn)在已被運用到了其他的領(lǐng)域,擴展到了社會學(xué)、文學(xué),已經(jīng)造就了一些著名的經(jīng)濟學(xué)作家。他們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格外有用的觀察人生的視角。我以為,我們最不應(yīng)該忘記的是把自己的人生來一番成本核算。
我們常說,上帝給了每一個人大體上差不離的歲月數(shù)目。姑且這么算吧,上帝給了我們80年的生命(其實,有太多的人遠遠沒有達到這樣的生命歲月),按每一年365天計算,80年的生命為29200天。前15年的歲月是肉體成長期,基本上沒有自己的獨立意識;65歲以后的生命也差不多老化了,難以擁有足夠好的體力與精力,基本上屬于生命的休養(yǎng)時期。如此算來,生命真正有質(zhì)量有創(chuàng)造力的天數(shù)為18250天。這樣的天數(shù)里,每天三分之一睡眠占去6083天,吃飯、打掃衛(wèi)生之類的活計按每天兩小時計算,減去1521天,如此算來,人真正有效的生命天數(shù)僅為10646天!即大約一萬天!
假如這一萬天換算成一萬元錢,那么我們每一個有效的24小時,就值一元錢。是不是這就意味著,我們每每消耗有效的24小時,就等于花費了上帝給我們的一元錢。上帝是吝嗇的,無論你怎么做,它都不會多付給你一元錢。我們的一生就是一萬元,花完了它們,我們的生命就完結(jié)了,這是鐵定的真理。那么,把人生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成本核算,是不是就是用有效的24小時這“一元錢”,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人生利潤來呢?
可是,對于生命,什么才是真正的“利潤”呢?也許,人生利潤的歸總,一定是會曲徑通幽地指向快樂。
我們不那么容易確定快樂的源泉在何方,但是,我們肯定知道什么樣的作為不快樂?;蛘哒f,什么東西買不來快樂。
快樂是需要艱苦的創(chuàng)造的。心靈的創(chuàng)造、勞動的創(chuàng)造、愛的創(chuàng)造。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快樂??鞓酚质悄敲措y以尋找,它具有稍縱即逝的性質(zhì)。我們必須不停地去創(chuàng)造,才能逮住一絲稍縱即逝的快樂。除此之外,誰能告訴我快樂的另外獲取途徑呢?
哲學(xué)的問題是龐雜的,小小的我找不到答案。如今我能做到的只是這樣的:時時拷問一下自己,每一天做著的事情,每一天所使用的心情,值不值得我付出寶貴的一元錢?
(編輯/楊鐵軍)
所謂名聲米蘭陽光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豬怕壯倒是很好理解的。當(dāng)今社會以瘦為美,愛美人士處心積慮地減肥,什么節(jié)食、抽脂,無所不用其極。只恨自己不能像那些大煙鬼一樣“苗條”得只剩一張皮包副骨頭?;蛟S有人會想人為什么要長肌肉,只一副骨架多好,就不用減什么肥了。想必這是上帝造人時的失誤,可惜天堂聯(lián)系方式不詳,無法寫信或打電話告訴上帝,只好作罷。
至于“人怕出名”就很難理解了。世間有“名利”一詞,而且“名”在“利”前,可見名聲比金錢更讓人心動。因為有名聲就可以得到金錢,而有金錢卻不一定可以得到名聲。
世界上有許多人朝思暮想地渴望名聲,但困難的是,不是人人都能成名,這需要付出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東西,所以成名的人永遠只是少數(shù)。
這世界上聲稱自己“淡泊名利”的人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名聲大得地球人都知道”的,自然就不用再追求了;另一種是名聲小得只有自己知道,根本就沒有名聲,“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聊以自慰。
我最討厭某些人成名后說什么“不小心出了點小名”。別看這話和“不小心闖了點小禍”很像,意義卻大不相同。表面看是謙虛,實際上是虛偽,而且虛偽里透著矯情,矯情里透著惡心。出了點小名賣弄一下本也無可厚非,但是也不必說什么“不小心出了名”,好像名聲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正好砸在了他頭上。萬幸的是未被砸死,也就有機會向世人賣弄,這是他的大幸和這個世界的大不幸。不過我道寧可這餡餅砸住一頭豬或一只狗,至少它們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并不停地向它的同類炫耀。
其實,許多人追逐名聲的根本動機是想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衡和滿足,是在尋求社會和他人對自身價值的肯定。人人都想別人看得起自己,自己卻看不起自己。人們在表面交換著敬重,卻在內(nèi)心交換著鄙夷。
十七世紀(jì)英國政治家哈里法克斯說:“從被追求的那一刻起,名聲就是一種罪惡。只有在那些人們能自然擁有而不必強求的地方,它才能成為一種美德?!碧└隊栒f:“我攀登上高峰,發(fā)現(xiàn)在名譽的荒蕪不毛的高處,簡直找不到一個遮身之地?!?/p>
愿世間追逐名聲之人,三思而后行。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