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玲
摘要通過自編問卷南昌大學進行了調(diào)查,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包分析和研究了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態(tài)度,從中發(fā)現(xiàn)了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為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提供有用的建議。
關鍵字 多媒體;問卷調(diào)查;教學效益
中圖分類號:G431文件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07)02-0039-04
Multimedia Teaching in the Eyes of Students//Zhang Chunling
Abstract Through investigation in Nanchang University with auto-compiling questionnaire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different faculties and grades students' attitudewith SPSS12.0 statistics software ,which finds some questions in multimedia teaching.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article can provide useful advices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multimedia; questionnaire; teaching effect
Author's address Education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9
1問題的提出
多媒體教學已有二十幾年的歷史,是一種基于計算機軟硬件環(huán)境,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但在實際的多媒體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此也有不同的態(tài)度。為此,筆者進行了無記名問卷調(diào)查,并對獲得大量資料,進行分析,以探討提高多媒體教學效率與效果的方法。
教學效益包括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兩方面。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態(tài)度及對多媒體教學效益的反映,并對其進行分析,同時也為了南昌大學的“教改”課題——“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整體教學效益研究”工作開展的需要,特組織安排了此次多媒體教學效益的問卷調(diào)查。
2 調(diào)查的對象和方法
2.1調(diào)查對象
以南昌大學一、二、三年級在校本科生學生為對象,包括文、理、工科學生,共3 220人。南昌大學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211"工程的綜合性大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調(diào)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方式,被調(diào)查學生不記名,為了確保抽樣的科學性和代表性,對各學院各專業(yè)的本科一、二、三年級學生采取分層抽樣、整群抽樣、隨機抽樣等多種方式,由班主任統(tǒng)一發(fā)放和回收問卷,共發(fā)出3 220份,收回3 215份,其中有效問卷3 018,問卷有效率達94%。調(diào)查資料采用SPSS12.0進行處理、分析。
3 調(diào)查的內(nèi)容
為較全面的了解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效益的評價,在設計問卷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多媒體教學的一般情況:從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角度調(diào)查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態(tài)度,這方面的內(nèi)容包括多媒體教學中穿插板書對知識的理解、更喜歡哪種授課方式、多媒體教學授課速度、對多媒體教學的滿意度。
2)多媒體教學效益的調(diào)查:從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角度調(diào)查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效益的評價,這方面的內(nèi)容包括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成績、多媒體教學提高聽課的興趣和注意力。
4 調(diào)查的結果分析
4.1 多媒體教學的一般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多媒體教學中穿插板書對知識的理解有幫助,認同的比例達到85%以上,而且文、理、工科學生和一、二、三年級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不存在差異性。從表2得出,大部分學生更喜歡的授課方式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不喜歡純粹的傳統(tǒng)教學或是純粹的多媒體教學,而且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此問題的態(tài)度具有一致性。
從表3中得知,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的授課速度比較快,教學速度快了,學生可能跟不上,理解也不透徹,消化不了課堂內(nèi)容,就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會有不良的自我暗示,而且筆記也記不下,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上課反映調(diào)整教學速度,總之,教學速度要與學生相配合、相協(xié)調(diào),特別是遇到重要知識點和難理解的知識點時,更要放慢速度,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做筆記的時間。
從表4可見,整體來說學生對教師使用的多媒體教學還是基本滿意的,文、理、工科的學生對此問題的態(tài)度差異性小,一年級學生比二、三年級學生的比例高,71.5%的一年級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基本滿意。對多媒體教學很滿意的不多,比例最高的也只占7.2%,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授課時認真想想怎樣使學生更易接受,提高多媒體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提高學生對多媒體授課的滿意度。
4.2 對多媒體教學效益的評價
從表5可見,整體上大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但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能否提高教學效率問題的回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文、理、工科的比例依次是75.4%、64.9%、60.8%,一、二、三年級的比例依次是74.9%、68%、62.1%。
從表6中看出,整體上大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果,但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能否提高教學效果問題的回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文、理、工科的比例依次是73.1%、61.4%、54.3%,一、二、三年級的比例依次是70.6%、65.6%、57.2%。文科的比例高于理、工科,一年級的比例也高于二、三年級。
從表7中看出,整體上少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提高學習成績,但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文、理、工科的比例依次是54.6%、40.9%、40.7%,一、二、三年級的比例依次是55.2%、47.1%、39.6%,文科的比例高于理、工科,一年級的比例也高于二、三年級。學習成績是教學效果的具體表現(xiàn)內(nèi)容之一,在很多教師的印象中,多媒體教學應該能提高學習成績。但在調(diào)查中,得到幾乎相反的結論。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多媒體教學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樣——能提高學習成績,而且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不能提高學習成績,這點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不過提高學習成績的因素很多,多媒體教學只是其中之一。
從表8可見,少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提高聽課的興趣和注意力,但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對此問題的回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文、理、工科的比例依次是38.5%、24.2%、26.4%,一、二、三年級的比例依次是35.8%、31.1%、28.7%,文科的比例高于理、工科,一年級的比例也高于二、三年級。超過40%以上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否提高聽課興趣和注意力要看情況,看情況主要指教師的授課水平和責任心、學生自己的興趣等等。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能否發(fā)揮其最大優(yōu)勢關鍵還在教師如何使用它,不是用了多媒體教學就能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和注意力,這一點值得注意。
5 思考
在對多媒體教學效益的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
1)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態(tài)度是認可的和積極的。學生更喜歡的教學方式是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認為在多媒體教學中適當穿插板書對知識的理解是有幫助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要完全拋棄傳統(tǒng)教學,多媒體教學有著傳統(tǒng)教學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傳統(tǒng)教學也具有多媒體教學無可替代的作用,如對學生品德、人格的教育,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直接指導、控制等,兩者是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不是相互排斥和相互獨立的關系,不是取代與被取代的關系,而是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的關系,真正做到現(xiàn)代教育媒體與傳統(tǒng)教育媒體的有機結合。
2)調(diào)查結果顯示,文、理、工科,一、二、三年級超過53%以上的學生認為教師講解的速度太快,不利于他們的思考與吸收,影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學生做筆記跟不上講課速度,聽課和做筆記有時不能兼得。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情況適時調(diào)整速度,備課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畢竟,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的學,以學生為主體。大部分學生對現(xiàn)有的多媒體教學是滿意的,但非常滿意的比例非常少,說明多媒體教學還有待改進,教師還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方法。
3)調(diào)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但文、理、工科學生和一、二、三年級學生所占的比例存在明顯的差別,文科高于理、工科,一年級高于二、三年級。學習成績的提高和聽課興趣、注意力的提高是教學效果的具體表現(xiàn),調(diào)查結果并不是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文、理、工科的學生對此態(tài)度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文科、理科、工科,不同年級的學生對此態(tài)度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文科生比理科生、工科生和一年級學生比二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更趨向于認為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能提高學習成績和聽課的興趣、注意力。相對來說,文科生的多媒體課的圖片、動畫、影視更多,主要是擴大信息量,而理、工科學生的多媒體課的畫圖、模型較多,主要是使抽象性的內(nèi)容形象化;一年級學生接觸多媒體教學較少,對其更感興趣,而二、三年級學生接觸多媒體教學較多,對多媒體教學的要求也更高,這也是出現(xiàn)上述調(diào)查結果的原因之一。同時,科類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也不一樣,學習心理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具有各自的特征,所以教師要上好一堂多媒體教學課,不僅要充分準備課堂內(nèi)容,也要研究學生心理,不斷地改進教學。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有所調(diào)整,不能毫無改變的使用同一種方式,要明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