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介青
“天哪!老師竟讓我們對爸爸媽媽說‘我愛您!這樣的話,我一個大男人,怎么好意思說出口呢?不說吧,這項家庭作業(yè)又怎么完成呢?不過,老師說,如果實在不好意思說的話,也可以把‘我愛您寫在紙條上遞給爸爸媽媽。但如何把紙條送到爸爸媽媽的手上呢?”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腦子里一團亂麻。
嘿,有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前面不就是花店嗎?媽媽不是特別愛花嗎?而且,她最愛的花不就是康乃馨嗎?哈哈,那我的計劃就取名為“康乃馨行動”吧!
我買了一朵康乃馨(不瞞你說,我手里那點兒錢,也就只夠買一朵了),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拿出紙和筆開始寫。咦,我的手怎么直發(fā)抖?“我愛您”這三個字,怎么寫得這么難看?不行!我又鄭重地在紙上重寫了一張,仔細地折了起來。等折成指甲蓋大小,我才把它塞進康乃馨的花芯里。“康乃馨行動”也就算初戰(zhàn)告捷了。
敲開家門,沒等媽媽張嘴,我就把藏在背后的花兒“呼啦”一下變了出來:“媽媽,這是我……我送給您的……”說完,我丟下一臉詫異的媽媽,飛奔到自己的房間,關(guān)上了門?!皨寢寱吹郊垪l嗎?看到紙條后,她又會有什么反應(yīng)呢?”心里這樣想著,我又把門打開了一條縫,好奇地注視著媽媽的舉動。
媽媽拿著花,左轉(zhuǎn)轉(zhuǎn)右轉(zhuǎn)轉(zhuǎn),正美美地欣賞哩!啊,她看到了小紙條,然后打開了紙條。看了紙條上的字后,她朝我的房間走了過來!“謝謝你!傻小子,都有這份心了……呵呵……長大了,長大了……”老媽的臉也笑成了一朵“康乃馨”。
“傻小子送的這朵花最美!”媽媽邊說邊把那朵康乃馨插在花瓶里,放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一遍又一遍地欣賞著。此次行動,我大獲全勝!不過,我又有了新的計劃——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為了讓媽媽能永葆青春,我決定經(jīng)常向她實施“康乃馨行動”!
【指導老師:王海蓉】
文章最精彩的一筆在于結(jié)尾的畫龍點睛。前面“我”給媽媽送花,僅僅只是為了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這時“我”決定給媽媽送花,完全發(fā)自內(nèi)心。這個轉(zhuǎn)變,真實地反映出“我”對愛的理解,習作的立意也因此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