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讀者徐小林:我從故事中國網(wǎng)上看到咱編輯部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12屆故事理論研討班,真是羨慕之至!我很想?yún)⒓酉乱粚醚杏懓?,請問有什么具體要求嗎?
綠版編輯部:好的。第12屆故事理論研討班普遍反應(yīng)收獲很大。類似的活動,本刊迄今已成功舉辦了12屆,研討班因此被故事界形象地稱之為“黃埔軍?!?。如沒有特殊情況,它將一如既往地辦下去。限于人力、物力,這個研討班目前還不能滿足所有的故事作者。但我們相信,只要你有志于故事創(chuàng)作,并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實力和潛力(如在我們雜志上發(fā)表過若干有質(zhì)量的作品、編輯手中目前還留存一定數(shù)量的故事作品),我們會邀請你參加的。還有一年的創(chuàng)作時間,希望在下次的研討班上見到你!
遼寧讀者沈英文:我很喜歡5月下《看誰更像海明威》,能否問一下海明威到底長得什么樣?
綠版編輯部:呵呵,問題很有趣。應(yīng)該說,海明威各個時期的相貌是不一樣的。但根據(jù)故事人物的年齡,此時的海明威當處于壯年期,我們查了一下有關(guān)海明威的傳記,海明威的形象特征是:“長得壯實,是個大胡子”。
北京讀者李頻: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故事開頭有沒有什么講究?
綠版編輯部:開頭的確很重要,好的開頭應(yīng)從起筆就能吸引讀者的眼球。一般而言,故事開頭有三個要求:1.開門見山,一針見血。2.形象引人,抓住讀者。3.定出調(diào)子,引出下文。有材料說《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對作品不但要求有好的“新聞眼”,更有甚者,還要求每篇作品提供20多種開頭以供選擇。你不妨多試幾次,然后選擇一個最滿意的。
(本欄目歡迎讀者提供新鮮活潑、有代表性的問題,一經(jīng)采用,即致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