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嫩江大平原上,天和地憤怒地對峙著:地是綠的,綠得廣闊,綠得深透,天之下一切皆綠。天則是黑的,黑得沉重,黑得陰險,黑得驕橫,奔雷連串,疾電頻閃,壓迫著大地,炫耀著威力。天在氣勢上占了上風(fēng),黑天四垂,怒云攪動,對大地越抱越緊,越壓越低。大地雖有無盡的綠色,卻顯得嬌嫩脆弱,此時惟有一綠柱挺立其間,仿佛是綠色選出的代表,硬頂著暴怒的老天。這是一個軍人,戴著綠色大殼帽,穿一身綠軍裝,肩上扛著大校肩章。
他站在海洋一般平闊無際的大豆地里,大豆長得茁壯而整齊,如刀裁的一樣,他就顯得格外突出,成了豆地里的一根柱子。他身軀精壯雄健,眼光清湛,死死盯住頭頂上變幻莫測的烏云。他是總后勤部嫩江基地主任鄭完植,領(lǐng)導(dǎo)著3000多名官兵,耕種著44萬畝黑土地,如無意外今年大豆又是豐收。而“意外”似乎就在眼前,一場冰雹可能將即將到手的豐收毀于一旦。天越來越黑,黑得讓人毛骨悚然。他的臉色比天空還要陰沉,并不理睬虛張聲勢的雷電,眼睛只盯著咆哮的烏云,不敢有絲毫的疏忽。幾十門高炮從不同的方位瞄準了烏云,只等他一聲令下就向天開炮。在這種時刻更不能有一絲差錯,倘若開炮不是時候,打不準,不僅不能將冰雹云驅(qū)散,還會把別處的冰雹吸引過來都砸到自己這塊土地上。1000米高的天空氣溫是零度,越往上溫度越低,冰雹云是上下運動,而一般的雷雨云是橫向移動。鄭完植就是要在烏沉沉亂糟糟的天空中捕捉到冰雹云,然后用炮火破壞它的上下運動,使之形不成冰雹。
他是血肉之軀,站在大豆地里太醒目了,正是雷電要尋找的目標。又一道龍爪形閃電,把厚厚的云層撕開,如同一鍬捅漏了危如累卵的長堤,困獸般的大水頃刻間將一瀉而下。鄭完植聞到了濃重的水汽,臉上感到了冰的寒意,他識破了烏云的狡詐:在快速平移的烏云上面,厚厚的冰雹云在迅疾地上下翻動,在密謀,在凝聚,在調(diào)兵遣將……就在這時候他下令開炮了!炮口吐著長長的火舌,劃破了天的陰沉和烏云對大地的籠罩。特制的炮彈像冰雹一般發(fā)射到空中,在云層里爆炸。天空抖動,烏云翻騰,連雷電也被炮火震懾住了,不再逗留,開始向高空,向遠處退去。大個的雨點從空中灑落下來,在場的人都心里一驚:這種干巴巴的大雨點正是大冰雹的前奏。人們擔心炮擊失敗,反招來更大的災(zāi)害。
鄭完植沒有讓炮火停止,而是繼續(xù)向烏云轟擊。雨點越來越稀,漸漸停住了,卻并未引來冰雹。天色也越來越亮,烏云急速升高流散。他命令停止炮擊,然后就一屁股坐在大豆地的垅埂上,泥水濕透了軍裝,涼絲絲的,感到很舒服,他很想躺下去……他在心里默默地向天空道謝:感謝合作!
他張開手臂把水靈的大豆秧攬進懷里,讓豆葉和豆莢摩擦著自己的臉,濕漉漉,毛茸茸,盡情地吮吸著大豆地里青澀的香氣,數(shù)著每棵秧上長了多少豆莢,每個莢里結(jié)了幾個豆粒,四個粒的占多少,三個粒的占多少……
(鈞天摘自《晶報》200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