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劍
在遼寧省北部有一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在大山深處。沿小鎮(zhèn)往西十里有一座峨岈高山,山巔有一巍峨的廟宇,廟的前殿塑了一高大的菩薩,威武雄壯。
話說民國三十年,國民黨一個連隊的人馬,駐扎在小鎮(zhèn)上。連長姓馬,因他高大力壯,大家都管叫他馬大棒子,他聽了也不氣,只是笑笑。這馬大棒子為人和氣,閑來無事,便喜歡用馬拖幾筐蔬菜,去那廟子里小住幾天,與當(dāng)家主持凈空和尚,談經(jīng)論典,參佛悟性。
這天傍晚,天空烏云密布,不一刻,便電閃雷鳴,下起傾盆大雨。馬大棒子與凈空仍在廂房里促膝長談。忽聽外面,一陣響動,不像是打雷。凈空高聲叫隔墻的徒兒去看看怎么回事。那小和尚正睡覺呢,嘟嘟囔囔地說,“師父,你聽錯了罷,我什么也沒聽見??!”
過了片刻,外面又是幾聲響,凈空肥胖,行動不便。馬大棒子便起身去探看,片刻后,馬大棒子回到屋里,手中的勃朗槍冒著輕煙。他愧疚地說:“我走進(jìn)大殿,暗處猛然躥出一人揮匕首刺來,我躲避不及只得開槍!法師恕罪呀!恕罪,佛門重地殺生?!眱艨瞻参空f:“馬施主迫于無奈而自救,不必過分自責(zé)!”
凈空和馬大棒子來到大廳,只見一個人橫躺在門前,胸口一個槍眼汩汩地冒著血泡,已然死去了。四下一看,什么都沒丟失,唯獨那個菩薩的胸口被挖了一洞,里面空空無物,很顯然,這里面曾藏過什么東西。
凈空正欲邀馬大棒子商量下策。門外忽然傳來了馬蹄聲,大家正驚疑不定。馬已來到門口,進(jìn)來的卻是連部的通信兵。他說:“團(tuán)部有緊急命令,需連長立即返回?!?/p>
軍令如山,馬大棒子立即向凈空辭別而去。
凈空對著油燈,思緒飄到遙遠(yuǎn)的過去。這廟子據(jù)說始建于唐代。當(dāng)時這里屬于渤海國統(tǒng)轄,渤海國王為了向大唐示好,深知唐人信佛,就派特使東去長安,請求唐皇李隆基遣一有道高僧來渤海宣揚佛法。
李隆基聞言,甚喜,乃派唐玄奘的二徒弟辯性去。那辯性年事已高,到渤海講佛不到十年就死了?;鸹蟮玫缴崂訑?shù)顆。渤海國王知道高僧的舍利子是無價之寶,乃雕琢了一個玉盒置放舍利子,周圍陪以價值連城的珠寶。又遣使去長安,畫下西城外木陀寺的結(jié)構(gòu)圖,然后,在這個小鎮(zhèn)上仿建了這個唐風(fēng)十足的廟宇,并把舍利盒藏在大殿菩薩的胸中。這個傳說在歷代的主持的口授下流傳。
馬大棒子終究沒有再來。
時間一晃過去了六十年。小鎮(zhèn)早已成了一個旅游風(fēng)景區(qū)。鎮(zhèn)上住著一個熱愛收藏的人叫李林,他從市文物局退休后,來到這個歷史氣氛比較厚的小鎮(zhèn)頤養(yǎng)天年。那天他正在客廳里閉目養(yǎng)神,突然有一個青年前來造訪。
青年自稱姓馬來自臺灣,他就是馬大棒子的孫子。馬大棒子臨死時,說出了一件秘密:他當(dāng)年去大殿查探,借著黯淡的清油燈光,見一個黑衣蒙面者從佛心挖出一個裹著黃絹的盒子,一時生了貪念,舉槍把其擊斃,倉促之間,把盒子藏進(jìn)了菩薩面前的大香爐里。打算有時間再來把它挖出帶走,哪知部隊轉(zhuǎn)移了大半個中國,始終沒有機會回去了。
馬大棒子彌留之際,痛悔人生,希望孫子能到小鎮(zhèn)的廟子來替他懺悔罪過。而姓馬的青年原是個古董好者,他來到廟里對當(dāng)家主持說明經(jīng)過,渴望能一睹異寶,也不虛此行了。主持卻以為是無稽之談,任他磨破嘴皮,主持只是一句話,出家人不打誑語。于是,他找到李林,希望他能夠從中周旋。李林一聽,頓時來了精神,這“佛心”的傳說,他有過聽聞。果真屬實,要是重新找出來,那可是驚人的考古發(fā)現(xiàn)啊,本市的文化地位將因此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李林興奮無比,翌日大早就來到廟中。當(dāng)家主持正是當(dāng)年凈空主持的那個小徒兒。寒暄過后,他回憶說馬大棒子走后,師父就吩咐師兄弟們緊閉殿門,他要在大殿中對佛參經(jīng),吃飯時才略為開一條縫子,傳遞齋食。師父在里面呆了七七四十九天。出來時,抱著一捆抄寫的經(jīng)書。他什么也不說,以后也是抄經(jīng)頌經(jīng),仿佛啥事也沒發(fā)生過。
李林心道:“莫非凈空發(fā)現(xiàn)了寶物,又把它埋在了什么地方,而故意進(jìn)殿抄經(jīng),掩人耳目?”李林進(jìn)殿細(xì)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這里為了迎接游客,裝飾得富麗堂皇,原貌早已不存。若要尋找線索勢如海底撈針。不由得一陣心灰,隨便詢問道:“不知當(dāng)年凈空主持生前可還有過什么交代?”
主持一皺長眉,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說:“唔,師父圓寂前,模模糊糊地說什么‘左騎左騎,我們實在參不透徹!”
姓馬的青年見無果,只得抱憾離去。李林回來后又大查資料,加以推測,串連出一條線索:那渤海國王雖欲留置高僧的舍利子,但唐王得到消息,堅持要他送回去。他終究不敢為幾顆舍利子,以自己國家的命運為兒戲,去與大唐抗衡!假若推斷正確,那寶物最有可能被送回了唐王朝……
李林精神一陣,想到了西安附近那個一模一樣的木陀寺。李林坐不住了,直飛西安,找到那座廟子。主持明亮大法師介紹說:這廟子保護(hù)得極好,自修建以來,里面的陳設(shè)就很少動過,可謂原封原樣了。
李林進(jìn)入大殿,果然也有一座菩薩。面前不遠(yuǎn),就是一個半人高的香爐。李林來到香爐前,凝神沉思,低頭見腳下的地板磚因年代久遠(yuǎn),都生了青苔了。他突然靈機一動:“主持,這地板左邊是七塊嗎?
明亮主持說:“施主研究得可真詳細(xì)!的確如此!”
李林頓時激動起來?!白篁T左騎”原來是指左邊第七塊啊!凈空在抄錄經(jīng)書的過程中找出了秘密,恐怕說出對佛門不利,然而又不忍心佛門異寶永埋地底,故而臨別時才說,可惜已沒多大的氣力,才使人含糊混聽呀。
李林走到左邊墻角的第七塊磚上,用皮鞋猛踩幾下,下面?zhèn)鱽砹丝斩吹幕仨?。他心里有底了,斬釘截鐵地說:佛門奇寶就在這下面。
情況上報后,市文物局委派市博物館的考古隊來挖掘。動工那天,執(zhí)法部門的人來了、各大寺廟的主持來了,看熱鬧的人來了,在眾目睽睽之下,木陀寺正殿左邊第七塊地板揭起來了,下面是一個用大理石鑲嵌得很好的暗洞,一個檀木盒子橫臥其中。
大家頓時屏住了呼吸,千年舍利,就要重現(xiàn)了。
盒子打開,里面是黃絹包著一個物體,打開一層又一層,最后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并非什么舍利,僅僅是一張羊皮紙,上面用朱筆寫了幾個篆字,“佛曰:戒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