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布拉格,有一對年輕戀人,在步入結婚殿堂前,彼此互贈了一件禮物,女人送的是一條銀表鏈,雖然不值什么錢,但是它很別致,表鏈上有個漂亮的小墜兒,在小墜兒的末端,掛著一個嵌著肖像的玻璃圓飾,在這個漂亮的玻璃圓飾上,一面是馬克思的頭像,翻過來是恩格斯的頭像。而男人送的禮物是條金項鏈,巧的是,上面也有一個小墜兒,在小墜兒的末端,掛著的是一個小十字架。
這對年輕人彼此相愛,但卻有著各自不同的信仰?;楹?,這對夫妻過的日子很清貧,在長達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日子常常像變幻不定的天氣一樣,時好時壞。有時候,為擺脫生活中的困境或是為解燃眉之急,他們不得不把兩件心愛之物,一次次傷心地送進布拉格的一家當鋪,當家境稍有好轉時,再把兩件禮物贖回來。就這樣,這兩樣東西在這家布拉格當鋪里,幾進幾出。然而,終于有一天,這兩樣東西再也沒能贖回來。那張當鋪的票證已經(jīng)到期,而他們已無力贖取,就這樣,掛著漂亮小墜兒的銀表鏈和金項鏈,被那家當鋪拍賣了。為此,男人黯然神傷,女人傷心落淚了很久。
這個溫馨又傷感的故事,是詩人賽弗爾特在其自傳《世界美如斯》中講的。當晚年的賽弗爾特穿過時空隧道,回憶起這些依稀往事時,他的內心百感交集。他感嘆父母的婚姻生活,信仰如此不同,但卻能夠一輩子長相廝守彼此尊重。
不過,我被深深感動的,是那兩件心愛之物,在布拉格當鋪里進進出出。為了生活,他們把心愛之物送進當鋪,然后,再想辦法努力贖回來。某些損失已無力挽回,但那種努力贖回來的意志,就像是一首生活里真實的詩,不能不令人感動。然而,時光不能倒流,當年老的塞弗爾特在回憶中,知道自己即便是用一生也換不回那兩件禮物時,他沒有一絲詛咒,而是把自己的一顆心變成了那家布拉格當鋪。這樣,父母的心愛之物就永遠沒有消逝,美好而憂傷的記憶也永遠不會消逝。或許,從某種角度上說,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個布拉格當鋪。
(小 東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