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原則是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止和消除成員方政府的不公開行政管理造成的歧視待遇和由此給國際自由貿易帶來的障礙,監(jiān)督成員方政府執(zhí)行世界貿易組織各項協定和履行市場開放的承諾。根據世貿組織的各項協議,我國實行透明度的范圍是與貿易有關的一切政府措施以及所有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法令、指令、行政指導、政策和其他措施。這個范圍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規(guī)范形式和直接涉及對外經濟貿易的內容。顯而易見,加入WTO,接受其透明度這一基本原則,必將對我國的司法制度產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作為WTO基本法律原則之一的透明度原則,其最為重要的一個意義就在于它將從客觀要求及法治發(fā)展的內在需要上改變國家權力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局面,克服或防止任何不受制約的絕對權力和不受監(jiān)督的絕對權威的形成,從而推進我國的司法制度建設。在司法環(huán)節(jié)上,透明度原則將有助于實現司法統一、司法公正等現代法治的核心價值目標。要達到這一價值目標,最主要的是在WTO透明度原則的大背景下,處理好如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法院和行政機關的關系
就司法權和行政權的關系而言,雖然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司法機關不受行政機關的干涉,但在實踐中,司法權受到行政權的干預是最普遍的現象。在我國,不僅法院的機構設置和管理存在明顯的行政化的特征,而且,司法本身也難以獨立于行政,司法機關有意無意成了行政機關的附庸。應當說,這種現狀是和WTO透明度原則不相符的。
在我國,司法機關之所以依附于行政機關,有下面兩個主要原因:⑴行政機關控制了司法機關的經費。按照現行的財政體制,司法機關的經費供給完全依賴于地方政府。所以,在關乎行政機關的訴訟中,司法機關難以做到中立和公正。即使訴訟不關系到行政機關本身,行政機關也能通過各種方式左右訴訟的進程和結果;⑵行政機關控制了司法機關的人事權。目前,對法官的管理基本上是參照公務員的管理,法院的人事權基本上控制在政府部門手中,法官無所謂身份獨立,在客觀上不得不依賴于行政部門。
在西方,法官的身份是獨立的,法院的經費也不受地方政府的控制,行政權難以控制和影響司法權。相反,司法權卻能有效地制約行政權。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明顯地表現在司法機關享有司法審查權。這種司法審查權的范圍相當廣泛,即包括具體行政行為,又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凡是涉及合法性判斷的問題,司法機關均有權審查。而在我國,司法機關行使司法審查權的范圍相當狹窄。根據現行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⑴司法機關只能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不能對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審查;⑵司法機關只能對行政法規(guī)以下的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審查,不能對行政法規(guī)(含行政法規(guī))以上的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審查。由于實際上司法機關受制于行政機關,法律賦予的僅有的一點司法審查權在實踐中又被抵消了。行政權不能受到司法權的有效制約,可以說是目前我國違法行政行為泛濫成災的基本原因。
因此,在WTO透明度原則的大背景下,應當擴充我國司法機關司法審查的范圍,以便對行政行為實施有效的監(jiān)控,遏制違法行政行為的泛濫。具體講,司法機關司法審查的行為應不限于具體行政行為,而應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審查的范圍也不限于行政法規(guī)以下的規(guī)范性文件,而應包括行政法規(guī)。一句話,法律以下的規(guī)范性文件都應受到審查,以制約日益膨脹的行政行為,有效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而司法機關則應從行政機關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司法機關的人財物都不應受到行政機關的控制,這是實現司法獨立的重中之重。
應當指出,強調要強化司法的獨立性,并不意味著行政機關不能調處任何糾紛,關鍵是行政機關有沒有最終解決糾紛的權力,讓誰最終解決糾紛。這是關鍵。行政和司法的界限必須明確,只能由法院擁有解決糾紛的最終權力,如果這個問題不能明確,行政機關擁有最終解決權,這就不符合WTO的要求,同樣也很難說是符合法律的要求。從實踐來看,要正確區(qū)分行政職能和司法職能的界限。
二、處理好法院內部人員和其他機關的關系
處理好法院內部人員和其他機關的關系,即法官獨立的問題。司法獨立,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法官獨立。沒有法官的獨立,司法獨立最終還是要落空。之所以要保證法官獨立,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證法官獨立地作出判斷,防止法官的獨立判斷受到干預。
我國關于司法獨立的憲法規(guī)定,只是強調了法院作為一個整體獨立于其他國家機關,這與西方國家的憲法規(guī)定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國家的憲法,除了強調司法權由法院專屬行使外,特別強調法官作為一個個體的獨立。如1949年,德國基本法規(guī)定,司法權由法院行使,“法官獨立并且只服從法律”(基本法第97條)。1946年日本憲法規(guī)定,法官依良心獨立行使職權,只受憲法與法律的約束。1947年,意大利憲法也規(guī)定法官只服從法律。我們認為,如果沒有法官獨立的規(guī)定和制度保障,那么,所謂的司法獨立,只不過是一句“真實的謊言”。只有確認和保障法官獨立,司法獨立才會具有現實意義。法官獨立應包含以下內容:
首先,確保法官意志獨立,杜絕沒有參與審判的人參與判斷。如德國基本法規(guī)定“法官獨立并只服從法律”。日本憲法規(guī)定,法官依良心獨立行使職權,只受憲法和法律的約束。意大利憲法也規(guī)定,法官只服從法律。在德國,法院院長雖是法院的領導,但在法庭審判上他卻沒有什么特權?!叭绻粋€審判庭有三名成員其中包括院長,則另外兩名法官可以否決院長的意見。”
其次,確保法官身份獨立,嚴防法官受到別人控制。法官的身份獨立,是指法官一經任命,便不得任意更換,不得被免職、轉職或調換工作,只有依據法定條件,才能予以彈劾、撤職、調離或令其提前退休。法官身份獨立是司法獨立的內在要求,因為,如果法官的職位為其他人或組織所控制,身份沒有保障,很難想象,當有控制權的人向法官提出要求時,法官竟能不按控制者的意思辦。控制了法官的職位,也就等于控制了法官的意志。因此,我國應當確立法官身份獨立制度。
再次,確保法官經濟獨立,免除法官的后顧之憂。西方國家在確保法官身份獨立的同時,建立了法官經濟保障制度。法官的工資到底確立在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取決于該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但一般應比其他國家工作人員高。我國的法官的待遇與國外相比很低,在辦案的過程中吃拿卡要,也就不足為奇了。高薪養(yǎng)廉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國法官待遇不高,應當說,也是滋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應當借鑒西方國家經驗,建立法官經濟保障制度,為實現司法獨立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
三、改進審判方式和程序
近期,在WTO透明度原則的大背景下,我國法院在審判公開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但我們必須看到,各地法院在貫徹審判公開這一原則時,大多局限于庭審的公開。受案件審批制度、審委會制度和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大量的案件仍存在“暗箱操作”的情況。同時,由于裁決文書過于簡單機械,說理性不強,論述不深入,導致了另一層面上的審判透明度不高,也導致個案判決可借鑒性較差。這與WTO關于信息公開化和“透明度”原則的要求差距較大。
我國審判方式的改革仍需要進一步深化。改變的目標是適應嚴格執(zhí)法和司法公正的要求,建立一套公正的、公開的、民主的、高效的審判程序制度。鑒于原有的超職權主義的審判方式既不利于追求客觀的真實,也極易導致司法的腐敗,所以我國審判方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要加強法官的職權,而是要弱化法官的職權和作用,強化當事人參與訴訟活動的程序權利和作用,認真落實公開審判制度,禁止法官在審判過程中單獨接觸一方當事人,貫徹調解的自愿原則,減少法官依職權所從事的調查取證活動。庭審方法要從詢問制向對抗制轉變,審判方式要采取法官的獨立負責和責任制。在司法解釋方面,根據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我們今后在有關知識產權、投資、國際貿易、金融等方面應當充分考慮世貿組織的要求。
四、實行法官精英化工程,努力提高法官的素質
按照相關協議,透明度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要求對司法判決迅速加以公布。對于WTO成員方的糾紛,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效判決必須公布;對于那些沒有公布可能,或者沒有公布必要的判決,也必須使公眾可以獲得;對于任何與WTO有關的司法判決,只要WTO任一成員方要求,司法機關就應予提供,以使其他成員政府和貿易經營者了解熟悉?!蓖该鞫仍瓌t所要求的司法判決的公開,也使得改革和完善我國現有的裁判文書格式成為當務之急。判決書書寫制度的改革必然意味著法官的知識化和精英化。
因為離開了法官的高素質和高文化水平,要寫出達到WTO透明度要求的判決書顯然不可能。這就要求我們要致力于不斷提高司法人員素質,提升法律從業(yè)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層次,一步步朝著WTO基本法律原則的要求邁進。按照透明度的要求,裁判文書必須真實地再現爭訟的有關情況,清楚地展示舉證、質證和認證的過程,詳細地敘述支持裁判結論的理由和根據,以利于裁判文書向社會公布。這樣,為適應透明度原則的要求,法院的整個審判過程不僅僅是庭審程序必須達到較高的公開、透明程度,而且要求法院判案時所依據的所有層次不一、良莠不齊的規(guī)范性文件都要“大白于天下”。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我國長期以來審判實踐中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促使法官依據統一的標準和法律文件,公正、獨立地作出裁決,這為杜絕國家公權力中司法權力的濫用開啟了一扇有效的防護之門。
(吉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