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應用敏特英語網絡學習平臺 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專欄
課題組記:淄博市第五中學是“敏特”英語“十五”教育技術研究課題的實驗學校,該校于2005年8月開始正式啟動“敏特”英語實驗。其間,學校的領導、教師,用他們的智慧與汗水,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新方法,經過一年多的摸索,他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通過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新路徑。本文從一線信息技術教研人員的角度,記述了淄博市第五中學應用“敏特”的過程與心得。
山東淄博市第五中學自2005年8月正式啟動“敏特”英語學習系統(tǒng)以來,在課題組專家及領導的指導下,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師密切合作,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經過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2006年高考,山東省英語學科平均分為84.77分,淄博市第五中學英語平均分為95.34分,其平均分比山東省提高了10.57分、比淄博市平均分高出1.94分,在學校高考全部學科中成績最佳。此外,在“敏特”英語學習系統(tǒng)實驗前后,學校高三英語A、B、C三線上線人數(shù)分別為高二下學期末26、66、115人,高考成績提高為31、86、132人,實現(xiàn)了較大突破,其中袁野同學的高考英語成績?yōu)?40分,列全市理科第四名。
學校在積極參與研究《利用智能工具軟件促進英語學習的研究》課題的同時,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有效實現(xiàn)形式,并最終尋找到了提升學科質量的增長點、著力點。下面,我們就實際使用情況進行了如下總結。
積極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
為方便師生對“敏特”軟件的使用,學校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
1.提供暢通、便捷的網絡通道
為保證學生通過網絡都能順利登錄學習,學校投資50余萬元,改造了五中校園網,建成了以港灣6805萬兆核心交換機為中心,雙千兆交換的技術先進、功能完善的校園網,為“敏特智能英語”的學習,提供了高速、暢通的網絡通道。
2.確保每臺機器運行正常
為保證學生在校集中使用,學校將原有的兩個機房的120臺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調整,以滿足“敏特”軟件的使用條件,供師生使用。另外,學校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在短短20天內建成一個配置高檔的學生機房,全天(包括早自習與晚自習時間)為高三學生開放,安排“敏特智能英語”的學習。
3.全力配合英語教師的教學
學校在時間安排和技術支持上全力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全力保證“敏特智能英語”時間。課題實施期間,學校堅持每節(jié)課進行針對性小節(jié)評價,每一課程模塊學習結束進行全面評價。評價除了利用“敏特”系統(tǒng)本身提供的評價項目之外,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補充添加了新的評價項目,如(針對優(yōu)秀學生的)學后成績星級評價和(針對中下學生的)進步情況星級評價,以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以表揚鼓勵為主,同時指出個別學生學習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另外,學校印發(fā)了學生在使用“敏特”階段的學習情況表,并張貼在教室內,以督促和激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英語中來。一年來,敏特英語服務中心兩次為學校的“敏特”系統(tǒng)進行升級,先后六次更新適合高考的學習內容,滿足了學校教學實踐的需要。
4.對輔導課的服務及時到位
考慮到在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的特殊性,為最大限度地保證不耽誤學生的課上時間,學校采取了計算機教師隨堂的措施,增加備用機器、隨時處理突發(fā)問題。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好的學習方法也離不開科學嚴謹?shù)墓芾恚瑳]有嚴格、具體的管理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學校制訂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人機定位。為方便教師的統(tǒng)一監(jiān)督和管理,學校在實施階段將每班學生進行分組、定座位,教師可通過查看座號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在每次使用電腦前后都要作詳細的檢查并在“使用日志”上填寫)。
定期測試,注重數(shù)據的收集、統(tǒng)計和分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學校要進行評估,并幫助英語教師收集、整理其研究成果,分階段進行匯編總結。組織英語教師參加討論會,交流課題研究信息,總結經驗,鼓舞課題實驗教師的信心。
通報成績,用真實的成績變化教育督促學生認真學習。采取在校園網上發(fā)布信息、張貼成績對比海報等多種形式,定期通報學生進步情況,激勵每一位學生在上機學習時認真對待,同時對一部分只追求瀏覽單詞數(shù)量而不重視學習質量的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檢測,達到學習時間能充分利用、學習效果逐漸提高的目的。
教師調控到位。通過多媒體教室軟件,任課教師可及時監(jiān)控全班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確保學習的順利進行;及時分析學生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