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揭示出了一個歷史的真相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竟然被滴水不漏地隱藏起來,直到35年后,一部寫實電影《實尾島風云》的出現(xiàn),才將它和盤托出。宏大殘酷的電影場面,讓觀眾真實地感受著那個埋藏多年的慘烈的歷史真相。
電影中,他們懷著重生的希望和為國效忠的信念在荒涼的無人島上心甘情愿地接受著日復一日的魔鬼式訓練。而當一朝他們的希望破滅和被人遺忘時,巨大的痛楚和憤怒又促使他們走上公然與國家對抗之路。在真幻之間,韓國民眾發(fā)現(xiàn)他們既是悲的旁觀者,也是這場民族悲的親歷者。
康仁燦(薛景求飾)的父親是“叛逃”到北朝鮮的“叛軍”,年幼的康仁燦受此牽連。他在完全不被韓國社會接受的窘狀下,一路跌跌撞撞成為罪犯,最后因蓄意殺人被判死刑。臨刑前一名軍官到獄中問他:“你能為國家再度拿起這把刀嗎?”接著他與另外30名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囚犯被韓國中情局強制征召,帶往韓國西海岸的無人荒島——實尾島。當時是1968年,負責訓練他們的秘密基地指揮官崔在賢中尉(安圣基飾)宣布:“你們的任務就是直搗平壤,帶回金日成首級?!?br/> 他們被稱為“684北派部隊”,由島上的軍官負責監(jiān)督及訓練。他們的標語是“落后者,一律格殺!被俘者,引爆自盡!”在實尾島上沒有人類,只有一心要刺殺金日成的殺人機器。囚犯們在接受艱苦的訓練之后,被秘密開始準備詳細周密的刺殺計劃送往朝鮮??墒?,三年后韓國政府突然改變了政策,“684北派部隊”計劃被取消。
沙灘上鐵絲網(wǎng)下的訓練,淤泥中的搏斗,死囚與教官和死囚之間的矛盾,以及死囚們重新面臨死亡時的掙扎與迷茫,團結與背叛,使這部講述死囚的電影顯出格外的魅力。尤其是導演加給死囚的悲劇色彩,讓影片自始至終縈繞著死亡氣息,使這部純粹的動作片散發(fā)出人性的啟示。
2003年歲末,這部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剛一上映,就轟動全韓,吸引人們的不僅僅是影片氣勢宏偉的視覺沖擊和演員們爐火純青的精湛演技,更多的是對影片背后那個被埋藏了30多年真相的韓國當代歷史上最悲慘、最壯烈的事件的疑慮和不解,是對“684北派部隊”31名成員最后三年悲慘生命的唏噓和嘆惋。
刺殺金日成的“獾作戰(zhàn)”行動計劃
20世紀60年代末,南北朝鮮之間局勢緊張,雙方都展開了瘋狂的間諜與刺殺行動。1968年,南北朝鮮的緊張對峙達到沸點,北朝鮮在軍隊里成立了一個31人的敢死隊,派他們前往韓國漢城刺殺總統(tǒng)樸正熙。1968年1月21日深夜,31名敢死隊員神不知鬼不覺地穿過重重防御的非軍事區(qū),經過五天艱難的山中跋涉,直逼韓國總統(tǒng)府青瓦臺。就在敢死隊員即將發(fā)動襲擊之際,被總統(tǒng)府的軍警察覺,雙方發(fā)生激烈槍戰(zhàn),5名敢死隊員當場被打死,2人被俘,后來逃走的24人除一人僥幸活了下來,其余的均相繼被韓國軍警人員擊斃。韓國一名當?shù)鼐炀志珠L也在這場槍戰(zhàn)中死亡。這次青瓦臺襲擊事件震動韓國上下,要求報復北朝鮮的呼聲不斷高漲。
恰恰就在青瓦臺襲擊事件發(fā)生的第二天,又發(fā)生了北朝鮮在元山海域扣押美國“普韋布洛”號電子偵察船,朝鮮半島局勢一時呈引爆狀態(tài)。
韓國終于下定決心組建一支專門襲擊北朝鮮的特種部隊,人數(shù)和北朝鮮敢死隊一樣同為31人。原計劃讓這支部隊去搗毀北朝鮮特種部隊的據(jù)點,但經過仔細權衡,最終將任務定位于暗殺金日成。韓國中央情報局制訂了詳細周密的暗殺方案,由空軍負責招募并訓練特種隊員和實施暗殺任務。這就是外界鮮為人知的代號為“獾作戰(zhàn)”的暗殺金日成行動計劃。接受特種訓練的敢死隊員將乘熱氣球飛到平壤金日成宮殿的上空,用降落傘降落地面后,實施暗殺行動。當時,金日成宮殿的構造和周圍地形早已被駐沖繩的美國空軍SR-71高空偵察機拍攝下來,交給了韓國中央情報局。
行動極端機密,空軍把訓練地點選在幾乎荒無人煙的實尾島。他們派人把島上僅有的一戶人家攆走,并派以金淳雄隊長為首的空軍特種作戰(zhàn)部隊在島上建造了各種營訓設施。1968年4月下旬,31名敢死隊員抵達實尾島。大部分敢死隊員都是些肇事逃亡的卡車司機,漢城車站的黃牛販子,冒牌和尚,流浪歌手,詐騙犯,酒鬼,馬戲團團長,落魄的拳擊運動員,睡在隧道里無家可歸者等等流氓地痞式的人物,雖稱不上是罪大惡極的犯人,但也是讓警察極為頭痛的難纏家伙。除此之外,另有5名隊員是遭綁架的普通韓國人。
這群有前科的敢死隊員被稱為“訓練兵”,在實尾島接受了近7個月的魔鬼訓練后,他們乘坐軍艦被偷偷轉移到與北朝鮮極為接近的白翎島,等待出擊命令。然而在1969年3月前后,他們卻接到了終止作戰(zhàn)的命令。當時,朝鮮半島局勢出現(xiàn)了緩和趨勢,南北雙方正在醞釀進行分裂以來的首次南北紅十字會談,并最終于1972年7月簽署了《南北和平共同聲明》。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政府為避免引起局勢惡化,決定停止暗殺金日成的計劃。
孤注一擲的“實尾島”叛亂
盡管對停止暗殺的命令極端憤怒和不滿,敢死隊員也只得重新返回實尾島,繼續(xù)他們的訓練。但是,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xiàn)了。返回實尾島不久,島上的供給就基本中斷了,每天的伙食質量越來越差,僅以面食充饑。冬天用來取暖的燃料也無以為繼。實尾島漸漸成為了被人遺忘的荒涼小島。由于營養(yǎng)健康狀況越來越差,而訓練卻仍然那么苛刻,5名隊員相繼在訓練中死亡。剩下的24名隊員則在絕望和孤寂中艱難地守侯,渴望有一天能重新得到國家召喚和重用,擺脫這種讓人生不如死的尷尬境地。
因為只有極少數(shù)干部知道這支部隊的存在,所以中央情報局和空軍高層直到1971年才開始討論這支部隊的存廢問題。新上任的空軍參謀長在聽說了事情的前后經過之后,立即下令解散這支部隊。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才能讓這些敢死隊員保守秘密。最后,為保險起見,韓國當局做出了“毀掉一切痕跡”的指示。
雖然這個指示并沒有明確說明要“殺死全部隊員”,但忍耐已達極限的敢死隊員還是被激怒了?;叵胱约航哪陙硭艿姆侨舜龊蜌埧嵴勰ィ瑳]有休假,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任何娛樂,沒有女人安慰,有的只是隱姓埋名,不為人知的痛苦和地獄般的日日夜夜,而現(xiàn)在當國家不再需要他們的時候,就把他們一腳踢開,他們覺得自己成了國家政策和利益的犧牲品。于是,一場暴動不可避免地爆發(fā)了。
1971年8月23日凌晨5點20分,在早晨空無一人的靜寂中,訓練兵們血洗了實尾島。緊接著剩下的23名訓練兵跳上了相鄰的舞衣島上漁民的漁船,直奔仁川碼頭。在仁川登陸后,他們又相繼劫持了數(shù)輛公共汽車,一路不斷換乘來到漢城的人口永登浦區(qū)。在相繼殺死12位普通市民和警察后,他們沖入街樹路,準備向漢城進發(fā),與中央政府進行直接談判。但是由于受到軍隊的阻止,雙方發(fā)生激烈槍戰(zhàn),到下午兩點四十分,大部分訓練兵走投無路引彈自爆?,F(xiàn)場的公共汽車里發(fā)現(xiàn)了15名訓練兵和3名乘客的尸體,另有4人逃走,后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針對這次叛亂,韓國政府一開始對外宣布是遭到一伙身份不明武裝分子的襲擊,企圖把這次叛亂說成是北朝鮮游擊組織所為。但也許是怕引起北朝鮮的反彈,不到三個小時又改口說是“空軍特種部隊發(fā)生叛亂”。因為無法向外界公開承認是暗殺金日成的秘密部隊發(fā)生了叛亂,所以韓國國防部長和空軍參謀總長只好代為受過,“引咎辭職”。
?。鹃L申摘自《軍事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