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僧侶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職業(yè),被認為是睿智、博學的象征。如果讓你想象僧侶的生活,很多人會用清心、寡欲、平淡來形容。而日本僧侶的真實生活卻和想象中相去甚遠:有的和尚娶妻生子,有的尼姑成了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還有的做起了生意。看來,用豐富多彩來形容日本僧侶的生活一點不為過。
一次看電視節(jié)目,節(jié)目的內(nèi)容是關于急救的,是發(fā)生在日本滋賀縣的一件真實事情。當時,一個6歲的小女孩不小心把一?;ㄉ壮赃M了氣管發(fā)生窒息,當媽媽的沒經(jīng)驗慌了神,連忙叫孩子爸爸來救,孩子爸爸竟然是一個和尚,正在佛堂給人做法事呢。
爸爸聽到險情,馬上從佛堂跑回來,到孩子身邊急救,但照樣手足無措,于是又打電話求救,終于獲得急救中心的指導,挽救了孩子。
節(jié)目中那個身穿黑袈裟,氣喘吁吁跑來跑去的和尚爸爸,讓人印象深刻。
大多數(shù)日本和尚過的日子堪稱“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兩畝地”,指的是日本的和尚大多靠“地”吃飯。日本的廟宇多經(jīng)營墓地。日本地價高昂,一塊2—3平方米的墓地價格就在七位數(shù),靠出售墓地和每年收取墓主的功德錢,就可以讓大多數(shù)和尚過上悠閑自在的生活。
當然,也有恪守佛門修行要求的,最典型的就是在日本各地隨處可見的“托缽僧”。他們不到施主家門前去懇求布施,而是選擇繁華的車站、廣場等地,戴上斗笠穿上僧袍,端然一立,便不再作聲。
看到這樣的僧人不時有人加以布施,而每得布施,托缽僧便報以法鈴一聲。這樣的托缽僧人,也成了日本城市的一道風景。
還有些僧侶是“腳踩兩只船”。如有朋友談到他認識的日本和尚,除了當寺院主持外,還是出色的工程師,擁有七八項專利,開著貿(mào)易公司,是精明的商人。有的日本和尚還有另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職業(yè)——電影導演。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兼職僧人”,理由很簡單。日本的寺院多是世襲制,就是說主持圓寂(佛徒對死的說法)后,繼承他的就是自己的兒子。這種現(xiàn)象,日本社會也很認同。
?。▌⒃粕秸浴段幕瘓蟆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