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兒支原體肺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3-0025-01
肺炎為兒科的常見病之一,而其中支原體肺炎占10%~20%,近年來該病發(fā)病率有增高趨勢。筆者有幸?guī)煆脑颇现嗅t(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李家鳳主任醫(yī)師,2004年3月~2006年3月采用自擬麻杏蘇葶湯配合希舒美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60例,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20例均為云南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及昆明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0例,女37例,男23例;年齡3~5歲11例,6~9歲17例,9~14歲32例;伴發(fā)熱者10例,哮喘者5例。對照組60例,女35例,男25例;年齡3~5歲10例,6~9歲21例,9~14歲29例;伴發(fā)熱者7例,哮喘者3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劇咳、干燥性咳嗽1~2周以上,可伴喘鳴或發(fā)熱,雙肺可有細小水泡音或哮鳴音;一般抗菌治療無效;血清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肺炎支原體IgM陽性。
2 治療方法
2.1治療組口服希舒美干糖漿或片,按10mg/kg/d,每天1次,連服3d為1療程,停4d,再服1療程。加用麻杏蘇亭湯,以清熱宣肺,豁痰平喘。組成:麻黃3g,杏仁6g,苡仁10g,冬瓜仁10g,蘇子10g,葶藶子10g,萊菔子10g,桑葉6g,桑白皮6g,瓜蔞殼6g,前胡6g,桔梗6g,炒芩6g,川貝6g,枇杷葉6g,橘絡6g,礞石10g,甘草3g。若鼻塞流涕,加防風6g,蒼耳子6g,辛夷花6g;咽痛,加板藍根10g,魚腥草10g;喘息,加地龍6g,細辛3g。每日1劑,水煎3次,共取汁300ml,分3~5次口服,7d后統計療效。
2.2對照組 單服希舒美干糖漿或片劑,劑量服法同上,連服2療程后統計療效。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好轉:癥狀體征好轉;未愈:癥狀體征無好轉或加重。
3.2治療結果見表1。
4 討論
支原體肺炎的病原為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本病通過呼吸道傳播,臨床上出現頑固久治不愈的咳嗽,發(fā)熱或伴哮喘等癥狀,大環(huán)內酯抗生素是治療支原體肺炎最有效的藥物,傳統治療應用紅霉素,劑量大,療程長,但易發(fā)生紅霉素耐藥,發(fā)生肝腎功能損傷?,F改用希舒美(阿奇霉素),抗菌活性強,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給藥劑量減少,每日單劑給藥,不良反應少。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肺氣郁閉,痰熱壅阻,治以清熱宣肺,豁痰平喘。筆者采用麻杏蘇葶湯配合希舒美治療,其療效比單純服用希舒美的對照組為優(yōu)。所擬方中麻黃、前胡、桑葉通肺氣而開閉,通過肺排出體內的濁氣,將衛(wèi)氣疏布致全身而祛邪外出;杏仁、苡仁、冬瓜仁清熱利濕,通暢氣機,濕去而熱清,同時起到健脾化痰之功;桑白皮、瓜蔞殼、蘇子、葶藶子、萊菔子、炒芩瀉肺清火,化痰平喘,使有形之痰從大便排出;川貝、炙枇杷葉、桔梗、礞石、甘草,加強化痰之功。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方中主要藥物具有解熱、解除平滑肌痙攣、抗病原微生物、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具有能縮短療程,減輕患兒痛苦、方便經濟等特點,可在臨床上推廣。
(收稿日期:200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