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以Word電子文檔提交的作業(yè),最讓教師們頭疼的就是抄襲問題。教師應以何種形式向?qū)W生發(fā)布Word格式的作業(yè),如何鑒別學生有無“抄襲”行為呢?
在進行操作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文檔的“屬性”參數(shù)。用鼠標右擊未被打開的Word文檔圖標,選擇“屬性→摘要→高級”命令,在“來源”處可見“作者”(文檔原作者姓名)、“最后一次保存者”(文檔最后修改者姓名)兩項。兩者均為由Word自動取自用戶設置的“用戶信息”,結(jié)合模板,可以用做鑒別學生是否抄襲。方法如下:
教師以Word模板形式(*.dot)發(fā)布作業(yè)。當“學生甲”雙擊作業(yè)模板圖標創(chuàng)建文檔并完成作業(yè),再采用含自己學號的文件名保存作業(yè)時,系統(tǒng)將自動轉(zhuǎn)換為文檔格式(*.doc),并在文件“屬性”的“作者”與“最后一次保存者”中自動記錄“學生甲”設置的相關(guān)“用戶信息”。當其他學生復制“學生甲”的作業(yè)文檔,并另存為自己的作業(yè)文檔時,文件“屬性”中的“作者”仍為“學生甲”的“用戶信息”,僅“最后一次保存者”自動取該學生的“用戶信息”,意味著該學生抄襲了“學生甲”的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