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寧
我去過世界上很多城市,常常被人問道:你最喜歡哪一座城市?
凡是遇到這一問題,我都會有些遲疑,也就是說,在幾十座去過的城市中,很難有一座城市特別突出地從我的記憶中浮現出來?,F在,如果再有人問我這一問題,我會毫不猶疑回答說:雷克雅未克。
2007年10月初,因為小野洋子的光之塔《MAGINE PEACE TOWER》在冰島首都雷克雅來克的Videy島上落成典禮,我特地前往這座極為陌生的城市,到那里之后,當地的報紙有報道說小野洋子說如果你在冰島多住上幾天,就可以參加幾年。這是她對冰島這個世界上最生態(tài)的國家最直接的贊美可是對于像我這樣第一次來到冰島的人來說,不太容易立刻理解小野洋子這話的真實含義,然而,真的當我在冰島的首都住上一周之后,才發(fā)現這座“無煙城市”的魅力。
我從斯德哥爾摩轉機前往冰島,當飛機在距離首都雷克雅未克47公里的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降落之后,我發(fā)現,它有著我所去過的國際機場中最宜人的空間尺度,機場,是一座城市的客關,日后我才知道,這一感受正是這座城市給我的最初的禮儀。
我的職業(yè),使得我從建筑和設計這一特殊的角度來觀察這座鮮為人知的城市。那就是,我必須看看這座城市的CBD和普通住宅的關系,以及居住在這座城市中普通人的感受。我的陌生者身份,使得我的感受不帶有偏見以及不那么麻本。
車,已經進A市區(qū),當我還沒有感受到城市所具有的輪廓線時,已經到了迎接我的有檔次的現代住宅區(qū)。從機場到市區(qū)的沿途風景,讓我驚訝不已,火山之國冰島,到處有火山噴發(fā)之后凝固的巖石,它有些像月球上一樣的荒涼,或者說這些是天然的廢墟。許多巖百在住宅的門口停留顯然是在建造住宅時有意留下的景觀。我看到小區(qū)中修整好的道路,有意不去搬動這些巖石,而像我們寫書法時的鎮(zhèn)紙一樣留在那里。
這些現代住宅大都離雷克雅赤克市中心有一點距離,它們沿湖而建,最好的風景是受到早上或者夕陽陽光的沐浴,因為它們都沒有互相遮擋,而每座戶型和建筑面材都不相同,我們不知道有哪位明星建筑家或者當紅的建筑師來自冰島,可是呈現在我面前的這些設計,無論刊登在哪一本世界一流建筑雜志上都不顯得遜色,這就是淋島現代住宅的品質。
雷克雅未克的建筑幾乎沒有起伏,整個城市是意想不到的平坦,當然,它也是座落在平坦的海灣旁。當夜幕降臨,平均分布且高矮設計統(tǒng)一的路燈,像繁星一樣點亮這座城市。我試圖尋找這座城市的高層建筑,最后發(fā)現那是一座聳立在市中心的教堂回到北京之后我才知道那是世上最壯美的十座大教堂之一。還好,我的直覺引導我在離開雷克雅未克之前最后的一個下午,登上這座有著72米高的教堂鐘樓。從上邊得以以360度俯視這座城市,這時,我才發(fā)現,雷克雅未克的建筑群像童話一般美麗。
如果你看到此文所配的圖片,你會相信,我說得沒有一點夸張。
特別是那一幢幢獨立的小樓,沒有一幢是重復的造型和色彩,房子和房子之間有著禮貌的空間,而這之間的樹本是住宅真正的“保安”。那些伸手就可以模到的門沿,說明那是人進進出出最合適的尺度,沒有哪一家會通過建筑的外立面材料和奢侈的尺度來炫耀富有,我看到有用瓦棱版裝飾外墻,而粉刷一新的小紅房子上,刻有1897年的字樣了解到業(yè)主要顯示的是對一種居住方式和記憶的留戀。這些房子沒有被歸納在所謂的文物保護項目之內,但是,凡是走過這里的人,都會對它抱以尊重的心情,他已經成為城市遺傳基因的一部分。
雷克雅未克是一座理想的城市。所謂理想的城市,就是在這座城市中最高的建筑應該是一座精神性地標性建筑。建于1930年,位于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山丘上的大教堂就擔當著這一角色,而教堂前的西格松雕像是為紀念珧島獨立之父西格松而建,這座教堂從外觀和結構上都類似管風琴,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得以完工,而讓我唯一遺憾的是沒有來得及看到它夜晚像燈塔樣的身姿。
當然,到過雷克雅來克的人都會去體驗藍湖,火山噴泉,冰山瀑布和地裂等壯麗景觀,然而我的筆墨只是著在現代住宅上,在離開冰島時,我把一句話留給我的校友盧弘,一座好的城市不會對心構成壓力。
雷克雅未克,空氣清新透底沒有一絲污染,請問,世界上還有比他更為理想的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