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在越南人的稱呼中沒有第二人稱“你”。
日常習慣的稱呼是哥、弟、姐、妹。我們到越南后,很快就被越南作家排資論輩地呼哥喚弟了,我們團里那位唯一的女作家就成了許多越南人的“小妹”。
我請教越南一位老資格的翻譯家:越南高層人物之間也像老百姓這樣稱兄道弟嗎?他說都一樣。在越南只要一提起胡志明,無論男女老幼,一律稱呼“胡伯伯”,或只叫“伯伯”。有一回他給一個訪問中國的高級政府代表團當翻譯。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獻完鮮花以后,代表團要分頭活動,秘書長就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大聲宣布:跟五哥去的往這邊來,跟八哥走的到那邊去。陪同的中國領導人聽得滿頭霧水,其實五哥就是書記,八哥就是總理。
越南人的人情味兒不僅體現(xiàn)在稱呼上,在說話的腔調(diào)上有更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中國的語音分四聲,越南的語音是六聲,婉轉(zhuǎn)柔媚,因此越南作家格外喜歡朗誦中國的詩詞,而聽他們朗誦唐詩,那真是一種特殊的享受。
越南最早是使用中國文字的,在被法國占領期間一位法國傳教士幫著越南人改革成了現(xiàn)存的文字。有些詞句在含義或發(fā)音上還保留著中國文字的影響,比如中國人說謝謝——越南人叫“感恩”,同志——“禿雞”,首郜——“都兜”,又化——“溫嘎”。還有些詞句則故意跟中國話鬧別扭,如衛(wèi)生間——越南又叫“間衛(wèi)生”,外交部——“部外交”,國防部——“部國防”……
越南的詩人非常多,我們從北到南,凡在作家協(xié)會碰到的人極少有不是詩人的,特別是相當多的政府官員,在介紹給我們認識的時候都格外強調(diào)其詩人的頭銜。我以為,越南之所以盛產(chǎn)濤人有兩個原因:一是越南人天生浪漫多情;二是越南語有助于寫詩。正由于大家都寫濤,就給越南的人際關系又增加了另一種別有情趣的人情味兒——贈詩和背誦對方的詩。
所以,贈詩,背別人的詩,成為交往中一種巧妙的和諧劑。
龍鳳胎的代價夏秋
在世人眼中,生龍鳳胎意味著福氣,比如英國大嘴演員朱莉婭·羅伯茨于2004年11月28日生下一對龍鳳雙胞胎,就被視為上天特別眷顧她。
雙胞胎分同卵雙胞胎(占雙胞胎的25%)及異卵雙胞胎(占75%)。只有后者能孕育成男女兩性的雙胞胎,因為異卵雙胞胎是由兩個卵泡同時或相繼排出成熟的卵子,這些卵子同時或相繼受精。由于胚胎來自不同的卵子和精子,出生的嬰兒相貌不同,性別也可能有所不同,即“龍鳳胎”。龍風胎的幾率約為1/500。而一般雙胞胎的幾率為1/89。三胞胎的幾率是89的二次方分之一,四胞胎為89的四次方分之一。
但是最近一項來自芬蘭的研究表明,一名女性如果有一個雙胞胎兄弟,那么她結婚的可能性會較低,比正常女性少15%:而且生育孩子的能力也較低,與正常女性比生育孩子的可能性少25%。即使生育孩子,與雙胞胎姐妹的女性相比,龍鳳胎的女性平均生育孩子也少于2個。同時,龍鳳胎的女性在成年后某些疾病的患病率較高。這些都是龍鳳胎所要付出的代價。